賣得多了盈利卻少了,老百姓買房的錢去哪了?為何出現這種現象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可謂是猛烈地發展。大家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更是一個地方的經濟支撐。百強的房企不論是市場份額還是銷售規模,都是逐年上升的趨勢。

但是3月17日,根據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受各種的因素影響,房地產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下降,百強企業淨利潤均值增速不及營業收入均值增速,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

賣得多了盈利卻少了,老百姓買房的錢去哪了?為何出現這種現象

根據報告顯示2019年百強企業營業收入與淨利潤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較上年有所放緩。數據顯示,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均值達546.4億元,淨利潤均值達69.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2%、19.5%,但增速較上年減少11.6、20.4個百分點。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房企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呢。

第一營業成本上漲,大家都知道房地產前期開發都需要哪些成本嗎,下面就給大家一一列舉。

賣得多了盈利卻少了,老百姓買房的錢去哪了?為何出現這種現象

1、取得土地開發使用權而出生的各種費用,就比如土地出讓金、土地開發費、向當地政府部門交付的市政養護費、契稅、土地使用費、還有超面積補交的低價費等等。

2、補償合作方地價、合作項目建房轉入分給合作方的房屋成本和相應稅金等。紅線外道路、水、電、氣、通訊等建造費、管線鋪設費、接口補償費。

3、土地徵用及拆遷安置補償費,新條例規定: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產權調換。貨幣補償的金額,應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實行產權調換的,應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4、勘察設計費

規劃費:方案招標費、規劃設計模型製作費、方案評審費、效果圖設計費、總體規劃設計費。

設計費:施工圖設計費、修改設計費、環境景觀設計費等。

其他:可行性研究費、製圖、曬圖、趕圖費、樣品製作費等。

5、基礎設施建設費。該項費用是企業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小區內,建築安裝工程施工圖預算項目之外的道路、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照明、綠化等基礎設施費用,以及向市政公司繳納的各種費用,主要包括道路工程費、供電工程費、給水排水工程費、煤氣工程費、供暖工程費、通信工程費、電視工程費、照明工程費、綠化和環衛工程費等。

6、管理費用,指的是房地產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房地產項目的開發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員工資、工會經費、業務接待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費、諮詢費、審計費、訴訟費、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企業管理用房)、車船使用費、技術開發費、無形資產攤銷、開辦費攤銷等各種費用。

賣得多了盈利卻少了,老百姓買房的錢去哪了?為何出現這種現象

7、銷售費用,開發項目在銷售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或委託銷售代理的各項費用。

8、建築安裝工程費。該項費用是企業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列入建築安裝工程施工圖預算項目之內的費用,如土建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裝修工程費、工程監理費等。

9、戶內精裝修費主要包括廚房、衛生間、廳房、陽臺、露臺的精裝修費用。

10、借款費用。該項費用是企業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

除了營業成本上漲導致房企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還有一點就是房企的負債越來越高,根據現有的數據可以總結出以下結論。不論是全國房地產業企業法人單位還是房地產開發經營法人單位在全年營收增加的同時,負債更是成倍的增長。

賣得多了盈利卻少了,老百姓買房的錢去哪了?為何出現這種現象

那為何如此賺錢的一個行業,企業卻為何一直高負債呢?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搞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房地產上是怎麼運營的。房地產行業看似賺的盆滿缽滿但其實不然,很多的房企最擅長用的伎倆就是“空手套白狼”。

意思就是向銀行借貸拿地,然後用拿到的地建房子賣出去,房子賣出後的資金用來還貸還有用來繼續擴張,為建成的地塊再去銀行借款,如此重複周而復轉。據統計中國前十大地產公司負債率平均 80%。這也就是現在的房企普遍負債越來越高的原因。

結合這兩點再加上現在不斷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現在的房企出現這種淨利潤均值增速不及營業收入均值增速,“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