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需要认真做准备的


死亡,是需要认真做准备的

我们忌讳谈论死亡,我们的文化不鼓励思考他,好像不谈论它一切就万事大吉,好像人都能永生,好像决定要做的事可以无限的拖向明天…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不论我们敢不敢去面对,他就在那里,不论我们敢不敢去承认,它也最终会把我们带走,我们无意于谈论怎么去死,而是在这样一个无法逃避的课题面前,要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去活。

死,是相对于生的存在

死亡和生存截然不同,一些人相信灵魂存在,只有存在灵魂,人才能得永生,才不会惧怕死亡,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死亡是相对于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而所谓存在必然是仍旧没有消失,所以按照这种理论,人死也并未从世间消失,而是仍以我们五官所不能感知的非物质形式存活着,这种状态究竟存不存在呢?换句话说人的灵魂究竟存不存在呢?恐怕只能由当事人去亲身经历,除此以外,任何人是不能体会到的,因为它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感知的范围。

至于当事人是否体验过那种经历,却又只能通过死而复生的人口中得知,然而,死和生本是对立的,死了就是死了,活着就是活着,半死不活并不是一种最终的状态,人在死而复活后的感受也不能作为最终定论来参考,这些人仍旧不能给我们纯粹死亡所具有的切身感受。所以,死,就是一个人和他所有属性的消失。

死亡,是需要认真做准备的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一事实

"选择死亡的人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选择活着的人认为死亡是一种恐怖"。不是人去选择死亡,而是社会现实压迫着人过快的走向死亡,活着也不是被选择的,而是人生受命于父母就要活下去,活着就有活得好的可能,当人充分享有了人生的甜美时,谁会愿意面对自己所争取的一切突然全部消失的结局呢?没人能接受。

生活水平提高了,世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光彩,我们却从来都不顾及自己的生死问题,都以世俗标准去衡量人生的高低好坏,从早到晚醉生梦死,对于自己的生死不闻不问,最后落得被动去接受死亡,所以才会有很多苟且,也才会听到很多"我不想死"的眷恋,有些人过着空虚而漫无目的的生活,原因就在于对死亡的否定,因为当我们像永远都不会死一样的生活的时候,就会拖延明知该做的事情,我们所过的生活仅仅是准备明天和回忆昨天,将每一个今天都浪费掉了。假设每天醒来时就能意识到今天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天,人还回去虚度光阴吗?

死亡,是需要认真做准备的

一旦人学会了怎样去死,他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佛家证悟生死,总是要人大"死"一番再活才能参透,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历车祸的人,抢救回来后永远都会比常人活得认真;被人救过一命的人也会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很多人直到出现意外,发生危险时才想起活着是一件多么庆幸的事,身边还有亲人需要自己去为之付出真心,才懂得去珍惜人生,珍惜生活。另有人在真正面对死亡时,想到死亡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主要是对身边亲人带来的残酷而懂得去珍爱生命。所以,当人真正接近死亡时,就会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也才会用自己的余生去全力追求它。

总之,死亡是一个过程,人从一出生就渐渐的在死亡,故而它不应该成为一个恐惧的存在,而是提醒人有没有过好每一天的警醒,只有人活得充实了、满足了、自在了,才会真正安详的去迎接死亡。

死亡,是需要认真做准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