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挺過去” 全力以“復”幹起來——復市復消,餐飲業文旅業民進企業家怎麼看、怎麼辦?

“100畝地服務30個娃!提前預約!”3月21日,重慶迎來了一級響應降級後第一個豔陽高照的溫暖週末。在民進江北區委會社會服務專委會主任、凱文文旅聯合創始人李永勝和意向客戶一同走進了親子研學項目“小桑田”,這個沉浸式傳統文化體驗村,是親子農場“爸爸的農莊”的升級版。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廣涉文旅和餐飲業經營的李永勝,生意受到了不小的衝擊:“1月以來幾乎沒有收入,但房租、物管、人工等支出一分不減。”在民進會員、榮昌區人大代表鄒朝文經營的三惠鵝府,疫情期間營業額縮減80%,生意靠網絡外賣勉強維持。“網絡外賣只是一種補充”,民進會員、渝中區政協委員、俞福記烤鴨火鍋總經理餘程說,川渝地區消費者喜愛的聚餐氛圍、烹飪參與等堂食消費體驗,是外賣不能代替的。

儘管面臨著重重困難,但在餘程看來,“做企業就是要在實戰中總結經驗,不斷想出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全力以“復”促進消費潛力釋放,以優質的供給讓市場上的人、資金流動起來,正是此時此刻民進企業家在本職工作中建功目標。“看到李市長吃火鍋的報道,我很振奮,覺得挺過去就是勝利。”一間餐廳、一個食品加工廠、數個滷鵝外賣店,一個月的人力支出就有十幾萬,為了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生意的影響,確保疫情過後能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鄒朝文沒有辭退一名員工;他還鼓勵打算關門停業的同行抓緊籌備復市,並向他們傳達優惠政策,幫助他們籌備防疫物資。

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什麼?對餘程來說,比營業額上的寒顫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對餐飲業食品安全氛圍的反思:“安全衛生是餐飲經營最基本的底線。”他向市委會反映:一些自媒體營銷短視頻、甚至電視節目,片面輸出“原生態”“野生”等概念,忽視了食品安全和衛生健康,給市場氛圍“帶節奏”,宣傳營銷的導向問題值得重視;另外,有些食品外賣商家的行業准入資質不完備,應當加強監管。

“現在經營開始慢慢恢復了”,鄒朝文坦言,“挺過去”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麼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是一個思路。

在“節流”上,李永勝認為,降低成本不能靠偷工減料、品質打折,而是要著眼從貨物快速流通、提高服務效率。“比如培養員工‘一專多能’,既節約用人成本,又為員工成長拓展空間;又如明確食材採購的品質、數量和規格,不貪戀‘低價多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在“開源”方面,如何吸引“寒冬”之後的消費者?“文旅業、餐飲業要擴大銷路,既要靠自我營銷,更要靠消費者的口碑。”在李永勝看來,產品的品質、創造性、差異性才是恢復元氣的基礎;只有基礎紮實了,產品才能有口皆碑。為此,李永勝將“非常時期抓緊時間大練兵,備戰幾個月後的報復性增長”作為了疫情期間的重點工作。“我們通過視頻會議軟件開展在線培訓,細到一塊肉怎麼切、一塊邊角料怎麼處理才能減少折耗,都是我們的練兵內容。”

深耕文旅,李永勝發現了疫情催生的新機遇。“未來,大家會喜歡鄉村。”李永勝說,接下來,他將更加註重把“綠色”“健康”的理念融合到產品開發、服務呈現和營銷組織中來。在李永勝的子如青山書院,今春的明前新茶、本味零添加的火鍋底料、有機認證的惠農農創產品夜郎貢米,都將陸續啟動線上銷售,這既是李永勝為旗下餐飲、文旅門店復市復消打出的“前戰”,又是他在疫情過後文旅融合實踐中的新嘗試。

單位:民進重慶市委會

發佈:陽光

審核:鐘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