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疆域抵達印度洋, 如果清朝乾隆再強一些, 中國就是兩洋國家

看如今中國的版圖會發現,只有東面對著太平洋,而看看美國,西面太平洋東面大西洋,如果今天的中國也是兩洋國家的話,那發展層次應該早就超過美國了。其實,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朝代確實曾經有過兩洋,這個朝代就是明朝,曾經擁有太平洋和印度洋兩洋。


明朝疆域抵達印度洋, 如果清朝乾隆再強一些, 中國就是兩洋國家

在元朝忽必烈時期,由於緬軍入侵,忽必烈命令藥刺海率領四川和雲南的軍隊抵抗,然後打敗蒲甘王朝,由於當地炎熱並且貧窮落後,所以元朝時期並沒有派軍隊和官員在那裡,只是設置了幾個宣慰司。

明朝疆域抵達印度洋, 如果清朝乾隆再強一些, 中國就是兩洋國家

到了明朝時期,緬甸各地還是各邦林立,明朝朱元璋在雲南打敗元朝的殘餘之後,順利的接收了雲南和緬甸各地,這時候明朝的版圖則是橫跨兩洋。但當時明朝在西南各地的統治分為流官和土司制度,看過《夜天子》電視劇的都知道,土司就是當地人管理當地人,朝廷只是負責冊封,而流官則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因為西南各地民風彪悍,所以基本設置的都是土司,當時的湖南,貴州,廣西各地都設置有一定的土司,而云南包括緬甸則大部分都是土司。但是土司制度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土司王是世襲的,他們有可能有自己的思想,會產生叛亂,因為土司可以有自己的軍隊,所以這也就是不穩定因素。

明朝疆域抵達印度洋, 如果清朝乾隆再強一些, 中國就是兩洋國家

到了清朝時期,由於吳三桂入主西南,帶去了大量的明朝人,所以西南土司陸續被流官化,但是吳三桂並沒有徹底佔完整個緬甸,康熙打敗吳三桂之後,則在西南設置了流官,當時國家各地紛亂,康熙也沒有時間去管理緬甸那偏遠的地方。直到乾隆時期,國家基本沒其它方向的問題了,才想到了緬甸,但誰知乾隆派兵和緬甸打了幾仗並沒有取勝,於是就沒有再努力爭取緬甸流官化,失去了直面印度洋的機會。

從元到明再到清,如果乾隆帝能夠再努力一些,徹底將緬甸拿下來流官化,那麼現在的中國將是兩洋國家,那樣的話,西南各地的發展將遠遠超過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