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智論》第七節 智見清淨


《清淨智論》第七節 智見清淨


道智

§77. 緊接於「種姓智」之後,住立在"諸行滅盡、離行的"涅槃裡的智,即是「道智」。它也被稱作「智見清淨」。


果智

§78. 緊接於「道智」之後,以相同方式轉起在"諸行滅盡、離行的"涅槃上、且是最後階段的智,名為「果智」。


省察智

§79. 種姓、道及果,此三種智轉起的時間並不長久,如一個觀察心〔的時間〕一樣,僅剎那而已,極為短暫。其後,「省察智」即生起。透過省察智,禪修者了知:「至出起觀隨著極為迅速的觀察而到來」;「緊接於最後的觀察心之後,道心躍入『滅』」。此名為「道的審察」。


§80. 他了知:在「道」與「省察」之間的時間,住立於涅槃的狀態。此名為「果的省察」。


§81. 他了知:現今所了知的所緣〔即涅槃〕,已空去一切行法。此名為「涅槃的省察」。


§82. 在《清淨道論》中,有說:「他省察道:『我確實依此道而來』;他省察果:『我獲得此利益』;他省察無死的涅槃:『此法作為所緣而被我所通達』。」


§83. 有些人省察煩惱,有些人則沒有。


§84. 在此〔省察智〕之後,禪修者也是觀察現起的名、色。當他觀察時,名、色顯得很粗糙,不像以往在行舍智時〔所見的名、色〕那樣的微細。為何如此?因為此時轉起的智,是「生滅智」之故。的確!聖者內觀時,首先會生起「生滅智」,這是法性〔即必然的道理〕。


§85. 然而,有些禪修者從道、果出起時,"依彼〔道、果〕威力所生的"、"強而有力的"信、樂、喜與輕安,會遍佈全身而轉起。那時候,〔他們〕什麼也無法觀察。即使加倍精勤地觀察,也無法別別分辨、清楚了知。他們只是體驗著極迅速轉起的喜、輕安與樂。由於強大的信心,禪修者極明淨的心,也會不間斷地轉起一、兩個小時乃至更久。由於此心,禪修者像是住在極明淨、充滿光亮的空曠處。禪修者讚歎那時與明淨心俱起的喜、樂:「如此的樂,在這之前,我一次也未曾體驗、未曾見過!」然而經過兩、三個小時後,信、樂、喜與輕安會變弱。因此,他們能夠繼續觀察顯現的名、色,能夠別別辨別、清楚了知。這時候,也是生滅智首先生起。


果等至

§86. 如是觀察時,毗婆舍那智順次地生起,不久即到達行舍的狀態。這時,在定力未圓滿的情況下,「行舍智」會一再地轉起。不過,當定力圓滿時,為了第一道、果而作觀者,其預流果心會透過「果等至」而達至「諸行之滅」。它的轉起,和過去「道之心路」裡道、果心的轉起是相同的,差異只在「果等至」有久住的能力。


§87. 為了屢屢且速速證入「果等至」,也為了在證入時能夠久住(持續五、十、十五、三十分鐘,乃至一小時或更久),應當下決心:「願如是!願如是!」之後,精勤努力。


§88. 為證入「果等至」而作努力者,生滅智最先生起。〔觀智〕從這個智依序進升,不久後「行舍智」即生起 (不過,熟練時,僅藉由四、五次的觀察即可進升至「行舍智」) 。之後,當定力圓滿時,「果心」屢屢透過「果等至」而安止於「寂滅」〔即涅槃〕。有的人,在走路或用食時,有時也能進入「寂滅」。〔此果〕等至也可隨所決定的時間,持續住立。達至〔果等至〕時,禪修者的心僅住立於「諸行之寂滅」,並未覺知「寂滅」以外的事物。


修習更上之道

§89. 如是熟習果等至之後,應該為了更上之道、果,下定決心,精勤努力。為了更高的道、果而努力者,應當做什麼事?當如過去一樣,於六根門作觀察。


§90. 因此,他應該觀察於自己六根門顯現的名、色。觀察時,他會先看到:在「生滅智」階段裡,行法還很粗糙;他的心也尚未等持。此「更上之道」的修習,並不像為「果等至」而修習的毗婆舍那那樣容易。因毗婆舍那需被重新修習,所以困難了一些,但不像最初開始時那般困難。「禪修者能夠僅用一日乃至一小時,便證得行舍智。」在此,〔我是〕基於許多未具敏捷慧、需受指導的現代人的經驗,透過推論,針對同屬此類的人而說這句話。即使到達「行舍智」,若禪修者五根尚未成熟,也僅是「行舍智」屢屢轉起而已。雖然,證果者在一小時內,便能夠多次進入已證得的果〔即果等至〕;不過,若五根未成熟,他就無法只憑一日、兩日、三日等,而證得更上之道,他只會停住在「行舍智」。這時候,若是為了到達所證的果〔即果等至〕,而引導其心,他卻可能在二、三分鐘內就證入〔果等至〕。


§91. 為更高的道而進行觀照時,若五根成熟,到達行舍智的頂點之後,隨順智、種姓智、及更上之道、果便會生起,如先前的情形一樣。之後,審察智等,也與之前的相同。其餘的乃至到阿羅漢果的「內觀方法」及「智的次第」,隨順已說過的方法,便可了知。因此,我不再詳述。


令念生起之語〔提醒〕

§92. 為了讓禪修者易於理解,僅要略地造述此《清淨智論》,而未詳細、完備。再者,此論僅以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寫下,在許多地方,巴利語並不流暢,且含有重複等的缺點。因此,不應關注書中巴利語寫法及未完備的缺點。智者應好好思惟義理。這是我的提醒。


期望

§93. 雖然〔書的〕一開始就表明:「此〔論〕是為了已得殊勝〔成就〕者而作」;但是,其它人若也閱讀此論,這對他們亦有幫助。〔對於後一類讀者,〕以下是我的期望:


§94. 極吸引人、令人喜愛、美味且有營養的食物,唯有在親自食用後,才能清楚了知。同樣地,在此所說的所有「智之轉起」,唯有親自看見——而非未親自看見——之後方能徹底瞭解。因此,願善人們於此〔諸智〕獲得無疑的了知 (也就是說,希望他們實際修行以便得證) 。


§95. 為了現世少聞的禪修者,了知毗婆舍那方法的馬哈希長老先以緬文造此《清淨智論》,後將之譯為巴利文。


《清淨智論》終


《清淨智論》第七節 智見清淨


注:

1、 《清淨道論》(676-677頁)說,聖者的觀智從「觀道」(vipassanāvīthi)開始。《大疏鈔》(Vism-mhṭ II 434, 487)說「觀道」從「生滅隨觀」開始。另參考《解脫道論》:「彼坐禪人於此地住,於上作精進,為作斯陀含果證,作見生滅為初現觀,如初所說現修行,如已見道,依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諦。彼如是修行向滅,斷麁欲、瞋恚及彼一處住煩惱,從彼道無間作證斯陀含果。」

二、 "pāḷigatimpi ananugantvā"的直譯是「未依循巴利的趣向」。此處的「巴利」可能指「三藏」或「巴利語」,因此它的意思可能是「未依循三藏的寫法」(只是略述之故),或者「未依循古巴利語的方式」(故不流暢)。向智尊者對這句巴利文的翻譯是:「未引出相關佛典的出處」(relevant canonical references have not been quoted)。

三、 《清淨道論》論及「心清淨」時,雖未提到「觀剎那定」;不過,依據其它巴利注、疏,「觀剎那定」也屬「心清淨」。


4、 得「緣攝受智」者,名為「小須陀洹」。若臨終時未退失此智,下一世將不會墮入惡趣。

5、 《精解》只提到「觸知智」乃至「隨順智」等十種觀智。但巴利註釋書中,「名色分別」、「緣攝受」也被視為觀智;廣義而言,包含「種姓智」的話,共有十三種觀智。


6、 1994年時,全緬甸共有332座教導馬哈希禪修方法的禪修中心。據估計,仰光哈希禪修中心總部,從1947年開幕直至1994年止,參與禪修的人數總計約有1,085,082人次。見Jordt (2001), pp. 105-1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