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村,現在村裡人是不是越來越少了?什麼原因造成的?

用戶8947137767941


以前我們村裡面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裡只剩下一些老人和留守兒童,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始種植武鳴沃柑,現在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人員都回到了家鄉,加入沃柑的種植行業,現在村裡面已經很少人出去外地打工啦!


壯鄉阿哩哩


大家好!我是南山劉大。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於這個問題,我能親身感受到! 在小的時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村裡,背朝黃天面朝土的做著農耕的生活,能在外面有正式工作的,也就是有極少數的幾個人。像在小學裡做教師的,在鎮上供銷社上班的,有這樣機會的人很少很少!

後來,隨著城市裡打工的機會增多,都開始陸續的走向城市。剛開始出去的人做的活是拾磚,就是拉著木頭制的地排車,到處去撿磚頭,然後再賣給建房子的,這活特別的累,但掙的錢比在村裡多多了。還有一些人就到各種建築工地打零工,過著四處奔波的生活,也掙不到幾個錢。

慢慢的做各行各業的人也多了起來,有買車跑運輸的,有在菜市場賣菜賣肉的,有租門面做生意的,有開幼兒園的,有在工地上做小老闆的,有做拆遷工地做成大戶的等等,有錢了就在城市裡或著鎮上買了房子,就不回老家住了。現在的年輕人能上學考出去的,也不回農村老家了,也都在外面成家立業了。考不出去的就校仿上面的人出去打工,混的好了,就在村裡蓋上新房子,住在村裡,白天出去打工,起早貪黑的,根本就見不到人。混的不好,還住著以前的老房子。

現在村裡見到大部分人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人口不不及原來一半多。我們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山地,大部分也都不種了,栽上了核桃樹、山楂樹、花椒樹。

我想這就是社會發展的一種現象吧!




南山劉大


我家是山區農村,在這個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算算也在老家呆了成2個月了。可就是感覺不到小時候村裡人多時的熱鬧。當我走出屋子想到田間地理去看看時,以前光溜溜的道路現在是雜草叢生,當我走到田間時荒地也到處是。現在村裡的人確實比以前少了很多。其主要原因有:

1.山區農村耕種困難。在我們那裡老人有句俗話說的好:巴掌大的都是田。面積有一畝的田用手指都數的明,期餘的都是3頭5分的。耕種困難,所以經濟來源很大問題。

2.現在城市的機會比農村多,年輕人多不願意留在村裡。

3.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有些地方通訊信號都還沒有。


粵北小農


分享下想法,謝謝!本人農村生長80後,在18線的縣城生活,戶口跟父母一起農村的,不過孩子老婆戶口來縣城了,為了以後孩子上學也是不得已,畢竟村裡教育還是差一點,這是無可厚非的現實。平時村裡很冷清,年輕人都在外面闖蕩江湖,過年過節的也是熱鬧非凡,不過怕得是三五十年以後得情況,現在孩子成長的環境在縣城,對農村沒啥感情,戶口也都在城鎮,基本也就不回村了,清明能找到祖墳的算是不錯了!!


一頭浩子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村裡的人數確實在不斷減少。對此我發表以下幾點看法:

1計劃生育後

在計劃生育實施後 ,人們的生養意識提高了。人口數量減少了很多。每戶由原先的四五個孩子變成一個。學校也幾經合併,由村小學變為鎮小學。

2:收入不穩定

在偏遠落後的農村,多數人的收入只能靠種地來維持。我們這裡主要種植黨參,洋竽等。但是種植投入的成本很高在這個十年九旱的地方,種地就像在堵博。只要天不下雨,一年的努力幾乎白廢。

3:思想的轉變

父母小時侯家裡窮,都沒有讀過書。他們很小就在地裡勞動,成了能掙工分的小大人。都說“勞動最光榮”,但過度的勞動只是摧殘著他們的身體。父親從小就教我要好好讀書,將來能找一份好工作。而我也想走出這座貧窮的大山!

4沒有發展性

考上大學的孩子一般不會回到農村,相比於農村的落後貧窮,他們更想在城市發展。

很多考不上高中或大學的孩子,也都出去打工了。農村打工掙錢只能靠力氣,掙的不多而也很累。許多年輕人受不了這個苦,也紛紛的去了城裡。

5生活的改善

隨著精準扶貧等多項惠農政策的實行,村裡通了自來水,寬帶,水泥路等,人們的口袋也鼓了起來。也有許多人在縣城買了樓房和小汽車。農忙時在老家住,農閒時在城裡住。

6子女長大後

子女長大成家時往往都會在城裡買房,他們工作生活在城裡。當他們有了小孩之後,多數人會將老人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幫他們照看孩子。

儘管現在許多人搬出了村子,離開了從小生活過的地方。但隨著國家對農村的重視,昔日落後的農村終將會更加美好。但我相信農村將會是一個迎來轉機的地方,那些撂荒的土地終將會有更大的價值!

請各位多多評論哦!


Wait寶


這種現象到處都是。就拿我們老家隊上來說吧,留守在家的共有29人。其中七十歲以上的6人,小學齡兒童5人。還能算是勞動力的也就18人,這包括60歲以上至80十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的老人。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局面的呢?!歸根結底就是家鄉沒有出路,僅靠在地裡刨食養活不了一家人。留在家裡搞養殖吧,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太大,一有問題損傷的不止是金錢,還有少者幾個月的時間。

就拿我本人說吧,現在已經回到了村裡準備做生態養殖,就有不止一位兩位長輩勸過我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你隨便在哪裡一天掙個二百塊錢沒有問題嘛。

說實話,看看前兩天我拍的那個視頻,么爸養的鵝那麼辛苦,換來的卻是那個結果,長輩們的話也許不無道理。




肺魚探農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作為一個90後的農民,對這個事,真的是深有體會,為什麼村裡人越來越少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 是因為現在農村結婚,女方大部分都要求男孩子在縣城買房子。如果不買房子,丈母孃那邊都很難過關,所以在縣城買了房子以後大都住在了縣城,很少回農村了。
  2. 和上面的原因差不多吧,不過這個不是因為丈母孃逼的買房子,而是自己要買房子,有的人手裡有錢了,就打算往縣城買房子,因為小孩在縣城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所以為了孩子,大多都開始往縣城或者市裡買房子。還有的人,是看見鄰居買了就自己也想買,這樣一個比一個的,都在往縣城走,最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不想住縣城的。
  3. 是因為農村土地資源,現在農村實行一戶一宅,不允許一戶多宅的出現了,比如家裡有7口人,倆人一間房都不夠住,然而村裡也不讓另外蓋房子,所以只能往縣城買房子。

這就是我認為的幾點原因吧,還有的是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搬遷到別的城市。綜合來說,以後農村的人只會越來越少,所以國家現在的政策是合村並鎮。把人集合到一塊居住,要不然以後的空村會越來越多,造成土地浪費。


小齊進津


我們老家位於秦嶺南麓的山溝溝裡面,這本來是一個有著100多口人的村莊,不過現在村子裡面的已經沒有了過去熙熙攘攘的從田地裡歸來的人們了,人口是越來越少了,那麼人都去哪兒了呢?為什麼會出現人口的流動呢?

其一,個別家庭經濟條件改善,進入城市生活。尤其是最早一批進入城市務工的人群中,有的在城市做起了生意,後來發展的比較好,賺到了錢就在城市購買了房屋,然後回老家的次數很少了,這樣就流失了一部分人口。

其二,人口朝著交通便利的地方流動。有的村裡交通條件不好,農資進不來,農產品出不去,人們生活極為不便,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朝著交通便利的地方流動,花錢在交通要道邊上購買了房根基建起了新房,時間久了也就不回老家了。我們村也有這樣的情況。

其三,易地搬遷政策推動下流走了一部分。這幾年易地搬遷政策優惠很大,很大農村貧困家庭符合條件的都可以搬到城鎮的集中安置點,他們中有一部分是佔了政策的光,不然靠自身的努力很難走出農村,這部分流出人口還算比例比較大的。

總之,對於像很多山區的農村來說,村裡人越來越少是正常的,因為這裡的生活條件真的不好,人往高處走,有時候真的是回不去的農村。當然了,也不是所有農村都是如此,其他農村平時主要受外出務工及家長陪孩子進城讀書影響,人口會減少,但這個是暫時性的,逢年過節又會多起來,因此,需要區別看待這一現象。


洞察三農萬象


這幾年 咱們黑龍江省 也不知咋了 人越來越少 本身就是農業大省 都是以土地為生的 卻沒人願意去種地了 為什麼呢[what]

在我個人觀點是 有兩點問題:一是 我們是農場 有土地費 而且 農資生產資料費用高

二是 糧價位太低 就算國家的補貼 也不賺錢 年景風調雨順了 還能剩點不多 要是有點自然災害了 那就是必賠無疑 所以才導致農村留不住人的原因…… 真心希望 國家會重視我們 期待……





6208668586冰人


這種現象全國各地的農村都有,越是貧困落後的山區村莊越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以下幾方面。

第一,村裡每年都有老年人相繼去世的,大一點的村莊就有十幾個,小一點的村莊就有五六個。而年青人娶妻結婚的少,有的村莊甚至年青人結婚的一年為零,即使結了婚的年青夫婦只要一個孩子,導致出生率下降。主要原因還是男多女少,高價彩禮造成的。

第二,種田還是傳統落後的耕種方式,以戶為單位,勞動強度大,沒有效益,年青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選擇外出務工,村裡就留下了一些不能行動的老年人和孩子。

第三,有能力的年青人掙下錢後,在城市買下了樓房,把妻子和孩子接到城裡,當起了市民,有的也把父母接到城裡,很少回農村生活了,導致一些零星的自然村消失了。

因此要想農村繁榮發展,吸引農村年輕人返鄉,留住人員,必須實現農業機械化,走集體農業的發展模式,壯大集體經濟,實行農民退休制度,凡是參與農村建設發展經濟的年青農民,到60歲過後有退休金,只有這樣長期發展下去,農村就不會再有荒地了,就不會看到有空心村了,就不會看到有漂亮的教學樓房,教師多,學生少的現象了。這就是我的觀點,歡迎讀者同志參與評價,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