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考古發現2600年前的大腦裡面還有活著的細胞

震驚,考古發現2600年前的大腦裡面還有活著的細胞

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開始和結束。和人體一樣,大自然也會有新陳代謝,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它就會不斷更新。當一代人逝去,下一代也將到來。因此,每一個有機體都有自己的生命,它將在一定時間內消失。但每一個有機體呼吸停止後,其身體就會被微生物分解,最終“化作春泥保花”,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自然界。

這是自然必須遵循的規律,不會改變。但在2008年,一項新發現改變了人們的想法。考古學家在英國沼澤地發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人類頭骨。科學家發現,人類頭骨已有2600年的歷史。

2600?一般來說,頭骨早就應該被打碎了,看不到原來的形狀。但奇怪的是,頭骨不僅保存完好,而且裡面的組織也沒有完全腐爛。裡面還有一些“活的”物質——很多黑色粘性物質。

據介紹,這個頭骨可追溯到2600年鐵器時代,它是一個被斬首的人的頭部。那人被斬首後,頭掉進了一個泥塘裡。經過長時間的進化,顱骨所在的泥池變成了沼澤。

根據一般規律,人死後大腦會因脂肪含量高而迅速退化,人體自身也會分泌一種酶來協助其降解。這種降解稱為自溶。那為什麼2600年來頭骨沒有被腐蝕?

科學家們有不同意見。一方面,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這個頭骨的主人有一種獨特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的揮發導致酶的分解減少,從而阻礙了脂肪在大腦中的“自溶”。其次,由於頭骨的主人是在相對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被斬首的,而大腦則被扔在泥濘的池塘裡,這就為腦組織提供了一個低溫無氧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腦組織的腐爛速度。

從這個兩千多年來沒有完全腐化的人類頭骨的獨特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有很多東西我們沒見過或沒見過,所以自然是值得探索和發現的。好了,關注我,分享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