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帶著七歲女兒跳江的母親,你沒權力剝奪她的生命

01

3月20日下午,嘉陵江邊,躺著兩具被打撈上來的遺體,正是10天前失蹤的那對母女。


這件事發生在南充。前幾天我還和她們一起呼吸著這片土地上的空氣,一起期待著解開禁足,徹底自由日子的到來。


據瞭解,這位母親今年33歲,女兒7歲。幾年前她與前夫離了婚,每個月要還房貸和供女兒生活。前夫每個月給1500塊的贍養費,春節期間拒絕了她提出的復婚請求。


3月10日,這位患有抑鬱症的母親,給她孃家嫂子發了一條讓前夫不要再給贍養費的短信之後,就再也聯繫不上了。


監控中顯示,母女倆出去的時候,女孩還是蹦蹦跳跳的,想著終於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卻沒想到卻是被自己的母親帶著走上了絕路。


“好可憐啊,她媽媽把她綁在身上。”旁觀者發出這樣的嘆息。


究竟是有多絕望,才會把自己心愛的孩子也帶走?

已經七歲的孩子,為何連選擇自己生存的權利都沒有?


那個帶著七歲女兒跳江的母親,你沒權力剝奪她的生命


02

我問我媽:你怎麼看待那個母親帶著孩子跳江的事情?


我媽義憤填膺的說:太不負責任了!才33歲,有手有腳,自己不知道去打工賺錢嗎?加上孩子爸爸給的1500元,緊緊張張的也能過吧?就算真的熬不下去了,她也沒資格把孩子一塊兒帶走!


確實,頭條上的評論高達1.6萬條,我媽的說法符合大部分網友的觀點,而且我也是廣大網友的一員。


那個帶著七歲女兒跳江的母親,你沒權力剝奪她的生命

那個帶著七歲女兒跳江的母親,你沒權力剝奪她的生命


那個帶著七歲女兒跳江的母親,你沒權力剝奪她的生命


是的,這個母親的責任感極度缺失。


這個責任感並不體現在離婚時極力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而是在往後遇到了不管多大的困難,都要把孩子健健康康的快快樂樂的養大。


這個問題有很多解決辦法。


首先,她可以自己出去找工作。按照她現在33歲的年紀,不論她的學歷如何,出去隨便找一個商場導購或飯店服務員的工作,一個月也能掙上將近3000塊的工資,加上前夫給的1500塊,緊緊張張的應該也可以湊合一個月的房貸和生活費。


其次,可以交給女兒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女兒已經七歲,不再是吃喝拉撒都要人操心的時候,可以學會做飯、拖地、收拾房間等家務,來幫助自己緩解生活上的壓力,也鍛鍊她獨立生活的能力。


第三,如果實在無法承受高額的房貸,可以選擇把房子賣掉,通過租房子來暫時週轉和應急。按照南充現在的房價,應該可以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母女倆的生活,並且可以不用還房貸。


第四,患有抑鬱症應該及時尋求外界的幫助。自己的父母、哥嫂,還有很多熱心的市民網友,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以及醫院的精神心理科都可以進行求助。不能因為想復婚被拒,就失去所有生活下去的希望。不能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往壞了想。牛角尖鑽的多了,整個世界就真的黑暗了。


第五,如果真走到無法挽回的那一步,不能剝奪孩子的生命。孩子已經七歲,具備了判斷問題的基本能力,她的美好人生才剛剛開始。至少應該給她認識和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而不是主觀的把孩子所有的希望都毀滅。這個時候,母愛的本能必須要戰勝一切,包括對死亡的恐懼,以及這個世界對她所有的惡意。至少應該給她認識和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而不是主觀的把孩子所有的希望都毀滅。這個時候,母愛的本能必須要戰勝一切,包括對死亡的恐懼,以及這個世界對她所有的惡意。


那個帶著七歲女兒跳江的母親,你沒權力剝奪她的生命


汶川地震時,那位弓著背為孩子頂出一片生存空間的母親寫到:孩子,如果你能活著,請記住媽媽愛你。盛海琳在60歲時成為了失獨母親,以超高齡生下雙胞胎,不久丈夫又中風癱瘓,年過花甲的老人再一次承擔起了這個家裡所有的一切,只為養活孩子和丈夫。


因為,活著,就是最美麗的事情。


03


是的,你給了她生命;

但是你,沒權利剝奪她的生命。


這個小生命自從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再也不是母體的附屬品。她有自己的人格權和生存權,是和每個成年人一樣,獨立於這個世間的存在,必須要得到尊重和保護。


很久以前讀到紀伯倫的《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給我觸動很大,分享給大家,重新認識一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希望以後類似的悲劇能夠避免。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紀伯倫《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