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辦教師,你想說些什麼?

笨笨潮爺1


我也曾是一名民辦教師,七零年參加工作,教了三年小學五年初中。鄧公讓我們老三屆人參加了高考,我七八年進了大學。畢業後在縣中教高中語文三年,後調入地級市高中教了二十五年,直至退休。如今我已退休十二年,享受著中學高級教師的待遇。我感謝黨和政府,但也希望給曾經未轉正的民辦教師以基本的養老待遇,讓他們安享晚年!


園丁6488


我的父親當了24年民辦教師,在我上六年級的時候,在民轉公一年後,因為計劃生育倒查,由於我是超生,被開除公職,對我父親打擊非常大,在農村教書快三十年,十七歲開始教書,開除時四十多歲,只能幹農活,外出打工,不會任何技能,只能幹苦力,他們那個時候的工資特別低,父親看到現在和他們一起教書的工資漲了好多,心裡難受,想我考個老師,完成他的願望。在省城上班兩年的我,理解父親這輩子的心結,我放棄在省城,來到現在上班的地方教書,希望他能釋懷吧,反正我覺得民辦教師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是悲情人物。政策沒有對他們有合理的安排,但是卻為了我們國家基礎教育奉獻很大的一批人。


鄉鎮教師洋


我曾經就是民辦教師,我要為民辦教師說句話

近來全社會都談論當時的民辦教師。我就是當了4年的民辦教師,我父親在60年代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全家被遣送回鄉參加農村勞動改造,我成為回鄉知青後來當了民辦教師,後來父親平反昭雪。80年代落實政我轉為公辦教師。雖然我轉為了公辦教師,但一直都和那些民辦教師在一起教學,所以我瞭解民辦教師,對民辦教師有感情、有感受更有發言權。

民辦教師顧名思義就是農民供養,農民出身的教師。是我們國家的特殊時期的特殊人群,他們在那個時期頭上帶著“太陽底下最光輝人”,“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四化建設的引路人”的光環。當時正是教育改革剛開始的時期,全社會尊師重教風氣很濃。所以那個時候所有的民辦教師儘管工資待遇很低,他們心情很好,幹勁很大,都為當時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當然他們的壓力是很大的,每年每學期都要參加幾次教師整頓考試,教材教法過關考試。還有學生的升學考試,期中期末考試給教師排名次。還有身邊的其他民辦教師一個個轉為公辦,大家想想那時他們的感覺是什麼樣子的。

我儘管只當了很短時間的民辦教師,但是我很敬佩民辦教師,特別是在這個崗位上乾的時間很長,後來因各種原因離開的。他們都年齡已大,除過會教書以外沒有其他生存的能力。實在可憐,希望國家能照顧這些人。

老民辦教師的辛酸淚,筆者詩情畫意"碧血育桃李,燭炬盡燃燒。教育追夢人,居然老來悽"。這就是對老民辦教師的真實寫照。

字字血,聲聲淚,酸甜苦辣說不盡:

翻開任民辦教師期間的檔案資料,所有的教師(包括學歷、榮譽證書等)證件,件件都蓋上了圓圓的紅章、鋼印,這就證實了民辦教師的身份是完全合法的。

我們的身份不但是國家承認的合格民辦教師,而且還在省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編制在冊。

我們先後走上光榮而崇高的教育崗位上,樂守清貧,愛崗敬業,成了農村教育的一支骨幹力量。幾十年來,風風雨雨,歷經滄桑,可謂是"蠟燭形象","春蠶精神"。

當初,我們當民辦教師的含辛茹苦,辛勤耕耘,甘為人梯勤澆灌,願作孺子老黃牛。

為了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的民辦教師不畏艱難,任勞任怨,嘔心瀝血。儘管在當時鄉村辦學條件非常貧困,教學環境也非常艱苦,但我們當民辦教師的仍然忠於職守,情願苦吃。白天在破舊的茅草房裡為學生上課,晚上在煤油燈下批改作業,還要熬夜備教案,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尤其是我們的老民辦教師,暑去寒來,始終精忠為教,無私奉獻。特別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中,辛勤工作,勇挑重擔。為了保"兩基",促"兩全",以達到國家評估驗收。我們情願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家家上門精心輔導學習,為的是幫助學員早日脫盲; 戶戶走訪耐心做好家長工作,為的是提高學生入學率。舍小家,顧大家,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微薄工資仍然忠於職守,願作人梯,甘為孺子,譜寫了教育新篇章。

"春蠶巧織滿園錦繡,紅燭點燃一代新人"。我們為國而教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值得,人民是滿意的。

我們的老民辦教師對教育多麼摯愛的堅守、苦守為的是什麼???

為的是追求美好的教育夢想!

為的是老來有個歸宿的指望...

喜逄盛世,為解決民辦教師問題先後出臺了許許多多的文件。

一些地方未解決好民辦教師問題,一些地方另搞一套。

心寒!心酸!心傷!令人痛心!

如今,老無所養,病無所醫!

我們年復年,歲連歲,空望淚盡。

願望、盼望、希望,仍然渺茫!

我們曾經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人民教師,知法懂法。

"為教貧一生,委屈背在身"。此時此刻的老民師含著辛酸的淚水,喟然長嘆: 苦度花甲古稀年 ,等到何日有尊嚴?

今日盼明曰,日暮催人老。

我們老了!傷不起了!等不起呀!

可憐我們的老民師風燭殘年,老弱多病,度日如年哪!

我們的黃花晚節該要有一個心安樂意的歸宿,生活待遇要有一個足夠的社會保障,這是老民師夢寐以求的期盼!

我們要大聲疾呼: 解決民辦教師的"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問題不要再姍姍來遲,遙遙無期等不起呀!

我們也相信 :老民辦教師的遭遇能喚醒一些人的良知。

願國家方針政策能早日得到享受,真正感受到溫暖!


季雨蒙


關於民辦教師,我想說的是謝謝他們。

我生長在農村,小學一至五年級我的老師都是民辦老師,現在忘記了學校當時總共有幾位老師了,只記得只有一位公辦老師,也就是我們的校長。

記得我的小學老師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畢業的沒有幾位,大多是初中畢業,一年級老師還是小學畢業,就是他們說著一口家鄉話,教會了我數字加減法,教會了我a o e,教會了認字,使得我有機會擁有現在自己滿意的生活。

親愛的老師們,你們現在過得好嗎?


奮鬥幸福515


這是一段特殊時期的特殊經歷。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我們那因為縣革委會(非三結合)兩個主任建議外地教師返回原藉造成的空缺形成的。村聘給工分,中學給工資(每月29元,公辦48元。後增至105元,已是公辦工資達300元以後了)。當時都很珍惜,教學也很認真,多為學校教學骨幹,不少還當了領導。78年轉正少數,隔多年後陝西省有了政策後(大概85年)逐步轉正,至2002年轉完。其中因違反計生和考試未取得任用證辭退不少。我是76年參加,94年考轉,歷時18年,也是人生青壯時期。


如是是如如是是如如是


小時候,村裡的小學歷經多位民辦教師。記得當年民辦教師的工資是28元(還是18元?),但是村裡提供大米(每戶輪流種水稻田“公田”,收割後給600多斤稻穀),還有一片菜地、一塊茶葉山、大約5畝經濟林歸學校所有。這些田地就是學生勞動課的勞動對象。

雖然是民辦教師,但是村民沒有低看老師,遇到老師總是叮囑要對自家孩子嚴厲一點。

村民家裡有蔬菜、節日做的糕點,甚至是殺豬,都會拿點給老師,所以老師的吃飯基本不用自己掏錢。

在我的記憶裡,民辦老師都是很負責任的,教學水平也不差。

我所在的村是全省最小的村(今年終於撤併了),但是這麼多年來村裡的大中專學生數量位居鎮所在地的村之後處於第二位,村民都說“本村風水好”。我想,正是當年幾位民辦教師培養出村民重視教育的意識,才是真正的“風水”。


怡江風331


我們那裡的民辦都轉公了,但之後是大量的代課教師,這些代課一代就十幾二十年,其實和原民辦只是名稱不同罷了。當時我這公辦收入也低微,他們則更低僅夠糊一人之口。在這種狀態中堅持著,我校那時9個老師6個代課,沒有他們的堅持便沒有鄉村教育的藍天。作為原負責人,我感謝他們與我共同努力,完成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如同過去的長征,我走到了延安,而他們卻沒有,深望國家記得他們,為他們將老的人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這許是和他們長期共事的我們這些老師比別人更殷切的期盼。因為我最瞭解他們。謝謝你們,所有的原民辦代課教師。


凡夫記實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教育,基本是清一色民辦教師。我的啟蒙老師王志強她便是其中一位,王老師身擔班主任丶語文課丶數學課丶勞動品德課,她每天到校進教室就是一天,批改作業不從拖延,當面教改。有同學跟不上,她會帶家義務輔導,然後送學生回家。我從八七年高中畢業回家鄉中學也作了一名民辦教師,是通過縣統一考試然後頒發《民辦教師任用證》

才上崗,擔任初一四班班主任教語文課,後來因有老師病或休產假,又陸續兼任過歷史丶地理丶生物丶外語(曰語)課,那時校長也兼課教畢業班政治。全校四五百名學生,老師二十幾位,一大半是民辦老師。民辦工資每年840元,還是自己下村去討。我在3個村有欠工資四五千,直到14年在民師上訪催促下才給付清,而我己下崗十二年了。其實作為曾經的一名民師和曾經民師的學生,想說得太多太多了。最後願中國民師這個特殊的教育隊伍,會有公正公平的待遇!


王軍95141


我也是社助教師,64年參加教學工作的。我們大隊共有六名社助教師,後來都已經轉正了。現在都已經退休了,一個獲得了副高,其餘獲得中級職稱,我們這裡很少有辭退的。說起那個年代的社助老師,確實很辛苦,正好處在九年義務普及教育時期,白天在學校裡上課,晚上還要去給你承的不能上學的適齡兒童或者少年上課(夜校)。學校教學工作也很重,因為都是社助老師,需要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示範教學,公開教學,作業評比展覽,備課教案的相互學習,統考,抽考等活動非常多。考查也很嚴。如普及率一定要達到要求,大隊適齡兒童一定要達到95%以上,按年齡編班,一年級必須是幾歲的,二年級是幾歲的,以次類推,年齡段不能亂,升留級也嚴格,每年的年報我們非常作難,只要一個學生錯了,年報無法完成,不識字少年一定掃出文盲。你教的課一定要完成教學任務。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都要達標。如果你完不成任務,你就抽禮拜天或者下午放學後補課(無償的)。土地承包後,我們這些社助老師就更忙嘍。今天我回憶起我們社助老師走過的教學生涯,還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那個年代我們社助老師確實很辛苦。今天我看到沒有轉正的社助老師,我也非常同情呀!他們已經老了,我們轉正的社助老師,退休費都得四五千,有的甚至有6000多元,可他們什麼都沒有,我也希望國家對這些沒有轉正的社助老師補發給一定的生活補助。他們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轉正,但他們和我們一樣,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為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付出年輕時的心血,奉獻了青春,在祖國教育事業留下了他們的光輝足跡!現在祖國有了較好的發展,不要忘記了曾在那個特殊年代裡在教育戰線上奮戰過而沒有轉正的社助教師,他們現在都老了,給他們一定的生活補助是合情合理的,讓他們安心快樂的度過晚年。


夕陽紅1433223


民辦教師是民族良心

我自己都是資深老教師了,但對我印象最深刻,最令人牽掛和痛心的 還是那些國家教師最缺乏時刻的原民辦教師。他們工資待遇微薄,大多在偏僻農村,好多人堅持到九十年代,大多因各種各樣原因離開了教師隊伍。我小學基本是民辦教師教大,隔壁田哥,算幸運,堅持到後來帶薪退休,還有兩位因為老婆拖累,現在生活都不好。一位很優秀的王老師,因三十多年沒見,我在姨家醋房前幾年見過,後來才恍然大悟,至今還為沒有喊老師而後悔。

由於文革影響,公辦老師一度全國性缺乏,我高中畢業時候的英語老師,還是轉公辦不久的幸運兒。隔壁田哥是我小學二年級時候帶班主任,初中畢業水平,字寫不好,但對學生特別嚴厲,打是主要手段,為此我媽經常罵他,他也知道不是真心 ,還是一如既往。現在還記得當年偷著下河游泳,被揪住候,直到一根楊樹枝被打禿,身上火辣辣疼了好幾天,也懶得告訴家裡人 ,也知道說了也沒用。

他們都是時代的產物,撐起了教育普及的重擔,是精神榮譽的獲得者,同時也是物質的棄兒。就專業素養,肯定沒有我們這些經過師範院校系統培養的老師水平高 ,但由於時代原因,老派傳統色彩很濃厚,可能具備誤人子弟的能力,絕無辜負教師身份的初衷與表現。

現在全國各地,陸陸續續都出臺了一系列變通措施,對那些老民辦教師也採取了多種多樣的援助或補助。

請不要忘記她們,和參加過戰爭的老兵一樣,也是國家功臣,在年老之際,應該贏得全民族崇敬。

在此,向這些民族良心敬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