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节日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有很多自己的节日。有些节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本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在中国,每年的节假日,都是旅游的好时节,因为不仅能出去放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体验当地文化特色,增长见识。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前几年在中国大火的一些节日,如今却不再受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了,比如像圣诞节,平安夜,万圣节,情人节等等。虽然每年这些节日期间,还有一些人在过,但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其实,洋节日在中国逐渐遇冷,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像我们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有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春节,中秋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清明节则是祭拜祖先,重阳节则是敬老爱老。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宗教节日,在历史文化上远不及本土节日。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国日益强大了,影响力越来越大,反而是很多外国人开始学着说中国话,吃中国菜,过中国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国家越强大,越有影响力,其他国家都会向你看齐,看看现如今的抖音上,外国人中国话说的多好。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有些洋节日虽然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总体来讲还算正常,像圣诞节,平安夜等等,当然万圣节除外。但是,有一些洋节却十分奇葩,慢慢进入中国之后,不仅没有影响到更多人,反而招来骂声一片,比如有个叫“无裤日”的节日,就被一些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地铁无裤日完整名称为“不穿裤子搭地铁日”,它是由美国民间组织“处处即兴”在2002年发起的一项活动,意在让人们尝试摒弃保守,为生活增加乐趣。近些年,地铁“无裤日”在中国刮起了一阵风潮,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效仿。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在中国,地铁“无裤日”在最早是从广州兴起的,但参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毕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家,这种节日在中国还是很难普及的。后来又在上海举办过,吸引力一些年轻人参加,因为这些年轻人觉得这是紧跟潮流、与时俱进的行为。但乘坐地铁的中国老人们却不认可,他们认为不穿裤子就是丢人现眼,有失体统,是伤风败俗的事。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这个节日也曾传入了日本,但是没想到的是,日本比我们还狠,在活动开始一天后,就强制取消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接到了不少市民的投诉,认为这是伤风败俗的事情。其实,在亚洲大部分国家还是比较传统的,尤其是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虽然日本也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表示不能接受这种节日的,于是就被日本政府强制取消了。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无裤日”到底算不算一个好的文化节日呢?主办方有很多种说法,什么低碳环保,绿色出行之类的,我就纳闷了,不穿裤子还能有这么多说辞,真厉害。不管怎么说,每个国家的风俗有所不同,追求潮流也要因地适宜,也许人家西方人觉得不错,因为他们喜欢追求一些新鲜刺激的新事物,但是我们中国从古自今接受的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地铁无裤日”在中国显得很另类,在老年人眼里就是伤风败俗,也就不难理解了。

伤风败俗,地铁无裤日遭中国老人痛批,这种洋垃圾节日意义何在?

最有意思的是中国的这些主办方,感觉外国的啥都好,都要拿到中国来试一下,但没想到会水土不服,像无裤日这样的节日,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毫无意义,甚至在我看来就是外来的洋垃圾,有过这个节日的精力,还不如过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每一个节日,哗众取宠、营销炒作注定会被人唾弃。

对于像“无裤日”这样的节日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