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别走,政策底来了……


老乡别走,政策底来了……

昨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相关负责人就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有关提问。

这一消息随后占据了各大财经网站的头版,许多媒体和自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推送和解读,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政策底已到,准备入场为国护盘。小编昨天晚上也抽时间浏览了一遍全文,并摘选出几个自认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供小伙伴们参考。

在展开内容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政策底。

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当股市面临崩盘,或者市场信心严重涣散,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股市丧失了融资功能,政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托市),而形成的底部我们称之为政策底。

经历过18年下半年行情的小伙伴应该记得当时的政策底是年底前高层出来喊话,并亲自到金融机构视察,随后市场开始筑底,并于2019年年初启动了一波小阳春行情。一般情况下,市场低在政策底往下10%之间,以周五收盘2745.62计算,那么市场底就在2471.06之上,具体在哪个位置只能等市场底部形成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才知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底出来之后马上就会迎来市场底,在下跌途中可能会有好几个市场底,具体最后哪一个才是真的市场底,要看政策出台之后市场的情绪是否修复,也就是恐慌情绪是否消失,之后才会形成市场底。比如现在的美股,川总已经多次出来喊话,政府机构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从目前市场的波动来看,恐慌情绪并未释放完毕,目前还看不到政策底,政策底不到,市场底也不回来,所以想投资美股的小伙伴可以再观察观察,等美股波动小一点的时候再动也不迟。

下面我们来看发布会提到的几点内容,主要是答记者问的:

1.关于CPI。《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首要的是要保持币值的稳定,既要保持对内物价水平的稳定,又要保持对外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知识点就是货币稳定是前提,然后才是经济增长。那么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了,那么2月份的CPI那么高,央行是不是要加息压通胀了啊?这个先不要着急回答,等看完就知道了。2019年全年CPI同比上涨了2.9%,拉动上涨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的,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因为猪肉和其他部分食品价格供给不足所导致的。

言外之意就是虽然目前CPI很高,但那只是由于周肉价格上涨导致的,并不是全面的通胀,而且食品价格只能靠增加供给来平抑,加息并不能增加食品的供给,而且目前的货币比较稳定,不存在加息的基础,相反目前的主要政策就是救济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尽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2.为何全球股市波动较大,中国股市和汇率比较稳定?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其必然性,也是正常的。直接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影响,也就是境外的恐慌心理对境内投资者心理的影响;二是资金流动层面的。我们的金融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以前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已经得到了部分缓释和缓解。

得益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A股的估值较低。上证综指的市盈率不超过12倍,上证50的市盈率不到9倍,投资价值凸显,而且流动性充裕,风险较低。

二是疫情对A股的影响已经逐步消化。目前2700多家上市公司在3月上旬已经有98%以上复工,中小企业的员工返岗数据也超过了80%。

至于外资流入,债券市场流出不明显,甚至还有小额的流入;股市近一个月流出的数额相对较大,但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实际流出的外资比例大概为200亿人民币,目前外资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不到4%,影响有限。

再就是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积极支持扩大直接融资,目前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已经达到18.8万亿,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达到了2万亿左右,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0.8%。对偿付能力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其在现有权益投资30%上限的基础上,再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

小编的理解是我们的资本市场具有良好的基本面,而且国内基本已经摆脱疫情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估值还很低,股票非常便宜,就差明说鼓励大家去抄底了。然后还告诉你,外资流出对A股的影响有限,第二大长期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下步还要提高配置比例,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你:再不买,到时候就全部保险资金买走了……

3.下一步的货币政策。

一是分阶段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特别是要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基本匹配,并且可以略高一些。

二是充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作用。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对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中小微、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里面我们还有定向降准,股份制银行的额外降准等工具。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

四是要加大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发行金融债券的支持,目的是要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整体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

最后是要继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不断下行。要积极引导银行体系适当让利给实体经济,让“稳经济”和“稳金融”实现共赢。谢谢。

第一点暗示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加码;二、三、四是货币政策的具体方式,涵盖银行、企业等货币流通的各个链条;最后就是强调市场利率还会不断下调,这就打消了上周五LPR报价未下调的造成的市场担忧,并表示银行体系要适度让利给实体经济,其实也在暗示,下步LPR的加点可能会下调,这对于投资银行股的小伙伴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4.经济下行对银行业保险业的影响。

当中的关键数据是近三年,银行业共处置的不良贷款达到了5.8万亿元,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等高风险业务压将了16万亿元,一批出问题的金融机构已经得到有序处置,P2P的风险也大幅下降,网贷机构数量比三年前减少了90%。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81%,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4.6%,保险偿付能力的充足率达到247%,银行和保险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应对资源是非常充足的。

下一步的政策中又提到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这点的意思是银行和保险有足够的应对风险能力,大家可以放心;另外就是目前只要在公开场合,都会提及房地产,并表示不会放松,说明政策短期内不会放开,这点对房地产的小伙伴要看明白,再说的白一点就是现在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只能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

5.资本市场的杠杆水平。

当前股票市场的杠杆资金总量与2015年高峰时相比已经下降了80%。再比如,我们对股票质押风险采取了降存量、控增量等一系列措施,主要风险指标趋势性好转,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数量较高峰时期已经下降了1/3。再比如,我们优化交易监管,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对监管的明确预期。我们坚持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2019年我们进行了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还有一些双向开放方面的举措。

这些数据就是告诉大家就算再发生极端的情况,股市不会发生15年那样的情况,也不会出现18年下半年那样的情况,其实也就是在暗示目前股市基本没有风险,大概位于底部附近了。

​总的来看,昨天的发布会向市场传递了极强的积极信号,对此小伙伴们可以乐观一点;但发言人同时也指出在外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A股无法独善其身,所以小伙伴们乐观中要带点谨慎,不要太激进。

至于今天市场怎么走,则要看市场怎么去消化这些消息了,小编目前持谨慎态度,毕竟美股周五晚上的大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天的走势,但是不管市场怎么走,小编都不卖,虽然目前仓位已经达到8成,跌的时候有点痛,但是如果真的跌下去,小编还能喊:快扶我起来,我还能加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