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和《茶花女》,這兩篇小說中,“情”有什麼不同?

《羊脂球》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而《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成名之作。這兩篇小說的女主角都是妓女。

但是,由於這兩個女主角在作者心中的位置不同,作者對他們的用情的類型不同,深淺不同,所以,他們留給讀者的印象也大不相同。

《羊脂球》中的“情”,是同情。

《羊脂球》以1870—1871年普法戰爭為背景,寫了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的10個人,同乘一輛馬車逃往一個港口的故事。作者以小見大,把社會大舞臺搬到了一輛馬車裡。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這10個人共乘一輛馬車:奸商鳥先生和他的太太;大資產階級、省議會議員拉馬東夫婦、佈雷維爾伯爵夫婦;兩個修女;民主黨人科爾尼代;最沒有地位的妓女“羊脂球”。

馬車上,那幾個闊太太得知羊脂球的身份後,絲毫沒有憐憫之心,咄咄逼人的對她進行挖苦諷刺。

馬車途經多特鎮時,一普軍軍官要要羊脂球陪睡,否則全部旅客都將被扣。羊脂球果斷拒絕。因為她雖然是妓女,卻有自己的尊嚴。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更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妓女身份的羊脂球拒絕陪睡。

乘坐馬車的那9個上等人,由於羊脂球拒絕陪睡,全都被扣留在小酒館中,他們非常氣憤。

男人們都走了過來。鳥先生怒火沖天,主張把這個“賤人”連手帶腳都捆起來,交給敵人。伯爵出身於三代都做過外交大使的家庭,他自己自然先天有一副外交家的氣派,他不主張運用手段,他說:“還是應該好好地勸她。”於是他們神秘地商量起來。

最後,在同車人的軟硬兼施下,羊脂球只好就範——完成了普軍軍官的“陪睡”心願。

羊脂球用她的陪睡,才使全車人能繼續趕路。第二天清晨,同車的9個人早已作好了出發的準備,只等羊脂球一人了。

她終於出來了,她好像有點羞慚,有點激動;她向旅伴們這邊走過來,這些人一起轉過身去,就像沒看見她似的。伯爵扶著老太太,領她到了一邊,離開這不乾淨的東西……

人人都離她遠遠的,就好像是她會帶來什麼疾病似的。後來大家都匆忙地向自己的車子走去,最後就只有她一個人在後面,她上了車,坐在位子上,什麼也不說。


《羊脂球》和《茶花女》,這兩篇小說中,“情”有什麼不同?

羊脂球

羊脂球用她的“陪睡”,達成了全車人離開小酒館、繼續出發的心願,而她得到的,是同車人的加倍的輕蔑。

在馬車行進的途中,同車的人都帶了食品,而羊脂球因為走得匆忙,沒有來得及作準備。馬車裡的人吃著美味的食品,他們吃得那樣津津有味,心安理得。此時,他們完全忘了在到達小酒館之前,羊脂球曾經拿出自己的一籃子食物,與他們共享……

夜裡,飢寒交迫的羊脂球一直在哭,雖然她在強忍著,但嗚咽聲還是不時地傳了出來…

羊脂球是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妓女,而在她身上,我們卻看到了她維護民族尊嚴的愛國情操,看到了她善良熱情,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小說中她與那些上流社會人物的偽善、自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篇小說中,作者筆下的“情”,是同情,字裡行間對羊脂球充滿了同情。

《茶花女》中的“情”,是愛情。

《茶花女》是在法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它講述了年輕的阿爾芒,與巴黎上流社會一個妓女之間所發生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寫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

小仲馬是著名作家大仲馬的私生子,他的生母是一個女裁縫。大仲馬拒絕認小仲馬的生母為妻,小仲馬的身份,也是直到7歲時才被大仲馬承認。小仲馬的一生,都把探討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問題,作為創作的中心主題。

《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她的原型是瑪麗·杜普萊西,法國巴黎名妓,小仲馬曾經的戀人。瑪麗是個美豔絕倫的風塵女子,小仲馬是在偶然的機會下認識了瑪麗,併成了瑪麗所愛的人。但是,由於嫉妒、猜疑和貧窮,小仲馬最後極其痛苦地離開了瑪麗。之後,瑪麗死於疾病和寂寞的雙重摺磨中。小仲馬從外地趕回巴黎時,瑪麗已經下葬了一個星期。

瑪麗的死,深深地觸動了小仲馬;他回憶與瑪麗交往的快樂時光,閉門寫作,不到1個月的時間,便寫出了小說《茶花女》。

1848年,小說《茶花女》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此時的小仲馬,還不到24歲。

《茶花女》敘述阿爾芒與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小仲馬用他的愛,塑造了魅力無窮的“茶花女”。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美麗、聰明、善良,她雖然淪落風塵,但依然保持著純潔、高尚的心靈,她甘願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她雖然是妓女,但她的身上卻閃爍著聖潔的光輝。

《 茶花女》是用倒敘、回憶的手法寫的。阿爾芒要為瑪格麗特修一座墳墓,併為此買下一塊墓地,在遷墳時,看到的茶花女是這樣的:

一雙眼睛已變成了兩個窟窿,嘴唇已經爛掉了,兩排潔白的牙齒緊緊地咬在一起。黑色的長髮已經變得乾枯,並且貼在雙鬢上,青色的面頰已經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儘管這樣,我還是可以認出這就是平日裡那張白裡透紅、神采奕奕的臉。

看到這樣的情景,阿爾芒難受極了。他的胸脯在劇烈地上下起伏著,眼睛裡充滿了血絲……

阿爾芒初見茶花女時,她是那樣的美麗迷人:

一輛敞篷四輪馬車停在那兒,一個穿著一身白色衣服的女人從車上下來。她走進商店的時候引起了一陣低低的讚歎聲。而我卻像被釘在地上似的,從她進去一直到她出來,一動都沒有動……

她服飾雅緻,穿著一條鑲滿花邊的細紗長裙,肩上披一塊印度方巾,四角全是金鑲邊和絲繡的花朵,戴著一頂意大利草帽,還戴著一隻手鐲,那是當時剛剛時行的一種粗金鍊子。

歌劇院裡的瑪格麗特,更是嫵媚動人:

當她放下望遠鏡的時候,嘴角上浮現出一絲微笑,這是女人用來致意的一種非常嫵媚的笑容,顯然她在準備回答我即將向她表示的敬意。

瑪格麗特死後的淒涼和恐怖,與她生前的美麗嫵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羊脂球》和《茶花女》,這兩篇小說中,“情”有什麼不同?

茶花女

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就是他曾經深深的愛過的女人。

餘秋雨筆下的愛情是這樣的:如果秋天走了,我會在雪中愛你。 如果世界消失了,我會在天堂愛你。如果你走了,我會在淚水中愛你。

小仲馬筆下的愛,讓我覺得餘秋雨寫的“如果你走了,我會在淚水中愛你”,實在是太單薄了。

請看小仲馬的愛,小仲馬所愛的人走了,到另一個世界去了,如果他也僅僅是“在淚水中愛”,那就不會有《茶花女》了。

小仲馬為了他心中的女神,為了他的愛,寫了小說《茶花女》。《茶花女》讓作者的愛,在他的筆下復活;讓作者心中的女神,在舞臺上光彩奪目,在電影屏幕上傾國傾城。

結束語

《羊脂球》和《茶花女》,都是法國小說,小說裡的女主角都是妓女。寫《羊脂球》時,作者莫泊桑,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寫的。他能給予羊脂球的,是同情,當然,他也可以把這種同情給予其他的任何一個被欺凌、被侮辱的人,任何一個值得同情的弱者。

而小仲馬在寫《茶花女》時,已經完全融入了自我——他不是在寫別人,而是在寫自己,寫他自己的愛情,寫他所愛的人。正因為如此,小說中,阿爾芒對瑪格麗特從欣賞、愛慕、追求、深愛,到誤會、失去、悔恨的感情經歷,才寫得如此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同情,可以給予任何一個值得同情的人;而愛情,卻只能給予自己所愛的人。

愛情是相互的感情,是喜歡;而同情是單方面的,是對弱勢方產生的憐憫之心。愛情裡可以有同情,而同情裡沒有愛情。

毛姆說:“真、善、美並不專屬於有錢上名校的人,也不專屬於整天泡圖書館,或經常出入博物館的人。”

《羊脂球》和《茶花女》,雖然作者筆下的“情”大相徑庭,但是,它們讓我們看到的真善美——在那些被侮辱、被傷害的女性的身上,所展示出來的真、善、美,卻是相同的。

長醉百草園 2020.3.17

《羊脂球》和《茶花女》,這兩篇小說中,“情”有什麼不同?

茶花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