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的一瓶飲料,自己不喝帶回去給小孩,你們怎樣看待這同事?

提問官


三國時,有個六歲的小朋友,他爹跟袁術來往密切,有一天小朋友去拜訪袁術,袁術招待他吃橘子。

結果小朋友在懷裡藏了三個橘子,臨走時彎腰告辭,橘子掉出來了。袁術就問他怎麼回事。

小朋友就回答:橘子很好吃啊,我帶回家給媽媽吃。

後來這個小朋友做到了太守,他的名字叫陸績,這就是陸績懷橘的故事。

在我看來,題目中的情況跟陸績懷橘的典故有些許相似,都是以親情為出發點的行為,能夠體現出一個員工的“人味兒”。

這種行為本身沒有對公司造成損失(本來就是發給員工的),所以沒毛病。

有親情羈絆的人,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以前聽一個忘年交說過,他曾跟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因為一件事斷交。

事件也很簡單,那天他朋友叫幾個人去他家玩,當時大家不到二十歲,到了他家,就見他對自己老媽吆五喝六,像訓斥一個犯人一樣。

“當時我就覺得,這人對自己親媽都這樣,以後對待我又會是什麼樣?”他有些後怕地說,於是漸漸疏遠了這個朋友。

——一個人在親情方面的表現,是可以管中窺豹看到人品的,所謂虎毒不食子,壞人也愛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這就是人世間的共同價值觀,是人類能夠找到共同語言、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根本所在。

好萊塢的大片裡,雖然浮誇的特效很多,但價值觀也是相通的:一個英雄人物,自己被人欺負的時候忍氣吞聲,家人一旦被欺負了,立馬掏出槍來硬碰硬。動我,可以;動我家人?我拼了命也要幹翻你!——這種電影能點燃全球的觀影熱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強調的愛家護家的價值觀能夠得到大量認同。

回到題目中,職場中看到這樣的同事,其實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這麼說?一個被親情左右的人,才是一個有牽絆的人,有責任擔當的人。而一個獨來獨往的、彷彿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在公司裡任何時刻都鐵面無私的人,更像是一個機器,能力可能會很不錯,但讓人脊背發涼。

這樣為了孩子帶飲料的同事其實很可愛,你對他好,他也會把你當朋友,這種員工寧可自己掉面子也要為了家人好,他在工作中肯定大概率是寧可自己吃苦,多勞動也要為了家人生活富足的那一種。

所以,沒事別上綱上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業務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