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評職稱應該說是大學老師追求的重要目標,但由於各種原因,有的老師會選擇放棄評職稱,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一,轉崗行政工作。老師從專職教師轉到行政崗工作,現在高校多實行“一人一崗”政策,不允許職稱職務兩條腿走路,或者只允許教務處、科研處等業務處室的少量行政人員兩條腿走路,即便允許評職稱,同時兼顧行政工作、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行政崗教師也很累,與專職教師比也處於劣勢,因此轉崗的老師由於無法評職稱,或評職稱很難,會選擇放棄評職稱,走純職務的發展道路。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二,發表論文困難。現在高校對論文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數量上的要求外,質量上也提出了許多要求,把期刊分成A、B、C等級,或再細分成A++、A+、A等,不同等級給予的職稱評審賦分不一樣。高質量認文寫起來很困難,同時高等級期刊論文發表一要排隊,甚至是排很長很長的隊才能輪到審你的稿,有的期刊可能兩年後的稿都已經定下了;二是要名氣,沒名氣想突圍很難,許多期刊碩士投稿可能連看都不看就退稿;三是要金錢,有的論文下來甚至要投入10萬以上,沒點經濟基礎的青椒還真投不起稿。論文太難,是很多老師放棄評職稱的重要原因。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三,申請課題困難。現在高校評職稱對課題也多有要求,也會根據縱向課題、橫向課題、帶不帶資、帶資數量等因素給予不同的職稱評審賦分,有的學校還把課題作為門檻條件,沒有就不能參評。縱向課題需要突破學校、省、國家三級大關,每一級都難度重重,而且名氣越大越易通關,本就需評職稱名氣相對還小的老師反不易通關。橫向課題也需要在外面有市場需求,有一定社會影響力,這也是很多需要評職稱老師尚不具備的能力。如果再加上課題審請中的人情因素,對有些老師而言,申請課題太困難了,他們就選擇了放棄。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四,從事學科影響。現在高校承擔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職能,老師評職稱需要在這其中進行平衡,但有的學科就很難兼顧,比如外語、體育等,這些老師承擔全校的公共教學任務,教學工作量大,搞科研時間少,能搞科研,想發論文,但英語、體育的專業期刊卻少之又少,外國語大學、體育大學等專業性大學的老師又有優勢,普通學校的英語、體育老師就很難發論文。如果學校評職稱不設單獨的英語、體育系列,他們還要與其他學科一起競爭,有些老師就會選擇放棄。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五,校外活動影響。現在高校教師允許校外兼職,有的老師就在校外從事第二職業,而第二職業如果收益較高,也會影響到老師評職稱的積極性。如藝術教師從事藝術輔導、法學教師做兼職律師、工學教師自己開公司、商學教師當銀行證券公司顧問等等,都可能有較高收益,老師就不太看得上學校評職稱後帶來的經濟收益,會選擇放棄評職稱,而在校外專心經營。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六、教師學位影響。現在高校入職除部分教師緊缺專業放寬到碩士外,博士已經成為基礎門檻。面對大量博士的加入,僅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壓力山大,學術資源沒優勢,發表論文沒優勢,申請課題沒優勢,校內的各種機會也沒優勢,評職稱同臺競爭很難。如果想考博士,在職博士越來越少;全職博士脫產學習既要單位同意又要放棄工作減少收入;博士畢業越來越難,一不小心就是翟天臨;正常博士畢業也要投入十幾萬,而教師可能還要養家餬口,還要還房貸。進,考博士難,讀博士難,退,與博士一起去競爭也很難,進退兩難,讓部分碩士學位老師無奈選擇放棄評職稱。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第七、其他因素影響。高校教師個性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評職稱的原因也多種多樣,有的就是喜歡教學,在與學生交流中獲得幸福體驗;有的就是清心寡慾,覺得不願競爭,不願拉關係,平平淡淡就是真;有的家庭條件優越,父母或愛人能提供充足保障,評不評職稱都無所謂;有的就想賢妻良母,就想在高校相對輕鬆,時間寬裕,可以好好照顧家庭等等,都會使部分老師放棄評職稱。

當然,現在高校職稱正在改革,大力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五唯”傾向,對教師的評價會日趨科學,希望能讓更多的教師迴歸教育,迴歸初心,迴歸夢想。

職稱於我如浮雲,從此掛靴而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