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近日,演员张佳宁在《我家那闺女2》里帮助继父求婚母亲的新闻引发观众热议,网友们纷纷赞叹张佳宁的孝顺与体贴,羡慕她与继父的相处模式以及为她妈妈感到幸福。

在节目里,张佳宁不止一次鼓励叔叔求婚,征得叔叔同意后,更是热情地帮叔叔策划整个求婚仪式,从挑选钻戒到布置场地再到制造惊喜,每一个环节张佳宁都亲自把关,生怕让妈妈感到失望,不得不说她真的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张佳宁的倾心付出收获到了预料外的惊喜,整个求婚过程中,其母亲没有长者面对“浪漫”的一贯扭捏之态,更没有打击子女的热情,她含着泪欣然接受,并且当众拥抱了这个要陪她走下半辈子的男人。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这个场景让人感动,更让很多人带入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节目过后网上更是发起了“子女应不应该支持父母再婚”的话题,其中大部分的网友都支持父母再婚,认为这是子女孝顺的体现,更有人悲情讲述单身母亲独自带孩子的辛酸,她们需要有人依靠,需要有人给她们幸福。

但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因为牵扯出来的前提条件实在太多太杂,只能适用政治课本的知识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张佳宁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她跟着母亲、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虽然张佳宁从小没有父亲,但是在妈妈心里,别人家孩子有的,她的女儿一样不能少,她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和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女儿身上。舅舅张晓龙更是在家里担任了“父亲”的角色,等于说张佳宁是跟着舅舅张晓龙长大的,张晓龙会管着张佳宁不许睡懒觉,要学会做饭,28岁的年纪也要谈恋爱,还不允许熬夜。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从小被宠爱到大的张佳宁,阳光自信又开朗,内心充满了爱,她会亲自给“准后爸”喂东西吃,在路上会和他手牵手,这样亲密的举止,想来亲爸都难以做到。张佳宁很早的和原生家庭和解,让她期待着母亲能够走入一段新的幸福婚姻。在她心里,婚姻能给她妈妈新的依靠和久违的幸福感。

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张佳宁一样幸运,陈学冬也是从小父母离异,但是他却被寄养在大姨家,从小感情的缺失,让他对父母都异常的冷漠。当父亲提出再婚时,陈学冬更是直说:“要想自己承认这个后妈永远也不可能,除非自己和父亲断绝血缘关系。”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这话听起来是如此的绝情,甚至很多人会觉得陈学冬不孝顺,父母再怎么样也不会和孩子有如此的深仇大恨,但可能他们大概无法理解从小感情的缺失,以及对完整家庭的渴望,会让孩子形成什么样畸形的婚恋观吧。再他们眼中父母再婚,意味着背叛,而婚姻就是“坟墓”,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被爱着的孩子,才能懂得去爱别人。而被抢走了“糖果”的孩子,或自卑、敏感,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又或者叛逆、愤恨,选择永远不原谅父母。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你结婚,我祝福你,不是祝福你结婚,而是祝福你找到幸福。”这是徐静蕾曾经在采访中说的一段话。从小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徐静蕾一直以来对婚姻是恐惧的,这也就是她和黄立行恋爱十年不结婚的原因。但两人三观相投,对于婚姻都没有太大的向往。“一切都挺好的,可以说100分,也不会因为结了婚就变成120分。”保持彼此恋爱的状态却不踏足婚姻,就是他们两个人理想的幸福。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而父母若要再婚,我们选择支持或者不支持的理由应该只有一个:她(他)是否能够从这段即将到来的婚姻关系中收获幸福。不是所有人都会如张佳宁一样幸福,找到一个真心实意对自己和妈妈好,性格脾气各方面都非常不错的人做自己的家人。财产纠纷、新的人际关系处理等等一系列人性的考验都会伴随新的家庭组建而逐渐产生。

陈学冬一再阻挠自己的父亲再婚,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女人结婚的目的并不单纯。他在《奇葩说》里说:“那个女人到现在也没有想要找工作的意思,她和那个孩子吃的穿的都是用的我爸的,并且我也不想去养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以及另外一个陌生的小孩。”众生相不同,半路夫妻牵扯出来的问题太多了。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我们希望父母幸福,但也希望他们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看清人也看清婚姻,不要让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社会发展到现代,婚姻已经不再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个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才是每个人活着的至上目标。如果婚姻不能带来满足感,甚至还会导致个人幸福感严重下降,甚至引来个人价值观的撕裂,单身不香吗?

《我家那小子》中武艺陈学冬等人的家长在被问如果有机会是否还会选择再婚时,四个年过半百的女人齐刷刷的一起摇头。她们下半辈子追求的幸福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但不会通过婚姻来实现。

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的条件,父母对幸福追求的方式,我们做子女的最多就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予以考察,剩下的就是祝福。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父母离婚和再婚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能很好地处理这段关系,以至于伤害到了孩子。演员王鸥的父母在她三岁时就离婚了,父亲常年酗酒家暴,母亲难以忍受于是选择离婚,王鸥说她永远都忘不了母亲离家时的那个场景:妈妈当时收拾好行李头也不回的走出家门,任凭小王鸥怎么哭喊,她也根本不予理会。从那以后,她就轮番被寄养到亲戚家,父母谁也不管她,她每天就站在阳台上,听楼下高跟鞋的声音,等妈妈来,却一次次的希望落空,逐渐变为绝望......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后来,母亲再婚了,给她生了一个妹妹,可悲的是母亲对妹妹要比对王鸥要好很多倍,这样的差距让王鸥至今耿耿于怀,甚至在节目里当着镜头的面控诉母亲:为什么同样都是亲生女儿,我究竟差在哪里?悲惨的童年,让王鸥从小就养成要强的性格,她坚强独立、事事都要做到最好,如此优秀的背后隐藏的不过也只是她被父母伤的千疮百孔的脆弱的心灵。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已经37岁的王鸥一直都在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敢爱也不会爱,明道曾经问王鸥一个问题:“你是不是遇到的都不是特别好的人,我看你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因为从小缺少爱和关怀,所以王鸥什么都自己做,不敢寻求别人的帮助,她不会撒娇,不会交往,不会服软,陷入一种“依赖无能”的状态,所以她一直都是一个人。

父母追求幸福本是一件值得祝福的事情,但却毁掉了一个孩子幸福健康的童年甚至是一生,孩子何其无辜?母亲生下孩子是一种伟大的行为,但是生而不养,生而不闻不问是对责任的蔑视。为人父母,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是我们一辈子的责任。

不要再说支持父母再婚就是孝顺了,婚姻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时有女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这是所有人对幸福的终极幻想。

父母离婚再婚都是为了去追寻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只是婚姻这个外壳能否装下每个人对幸福的全部幻想,需要自己去考量。但也请父母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看一眼身边的孩子,他们的幸福谁来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