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每到開學季,總是能聽到家長朋友抱怨孩子不能專心做好一件事,上課開小差、做作業不認真、看書也是三心二意。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注意力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很多孩子在學習成績上的差距,往往就是注意力上的差距。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注意力又叫專注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有不同的特點。


一般來說,孩子專注的時間,會隨著年齡越來越長。比如2到5歲的孩子,一般對感興趣的事情可以持續10分鐘,5-7歲孩子可持續15~25分鐘左右,7-10歲兒童是25~50分鐘左右。


專注力可以培養,但父母對孩子專注時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比如要求一個3、4的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看一個小時繪本,就不太符合兒童發展規律。


小學三四年級前干預孩子注意力最好,小學階段是養成自尊、自信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好,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讓他失去學習的興趣。


那麼,父母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幫助孩子呢?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不打擾


蒙臺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為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自‘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孩子在有限的專注時間裡,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想讓孩子專心,父母儘量不去打擾孩子。


比如孩子正專心地玩樂高,媽媽走過來問:“寶貝你餓不餓?冷不冷?要不要吃水果?你這樣不對,媽媽告訴你......”


這種行為就是非常典型的打斷行為,不利於孩子專心做事,試想,孩子耳朵邊總是環繞著媽媽的聲音,他怎麼能集中當下的事情?


所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第一點就是當孩子安靜的時候,家長不要打斷孩子,儘量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給孩子安靜的學習環境


除了不打擾,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家庭環境也很重要。


有個學生,在高考的前一晚,父母還在家裡打麻將,客廳裡煙霧繚繞,父母都以為孩子在複習,其實孩子在房間裡早就不堪忍受。


還有的父母在孩子寫作業時,看電視,看視頻,音量還調得很大。


對孩子而言,他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去學習,他也很容易被家裡的聲音所吸引,自然就難以集中注意力了。


提高孩子專注力,環境真的很關鍵。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最好給他一個安靜並且簡單的空間,周圍儘量不要有電視、玩具等過多的干擾物。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幫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


想讓孩子專心的學習,好的身體狀態是基本。


暑假裡,很多孩子玩得興奮了不想睡覺,父母也不管,結果開學,學校的生物鐘完全適應不了,早上起床困難,上課沒精神、打瞌睡。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注意力、睡覺和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些好習慣,孩子做事會很散漫、隨意,注意力肯定是難以集中。


曾經有調查發現:小學裡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智商高,而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很有規律,下課後先去洗手間,再去飲水,上課聽講也認真,作業寫得也整潔。

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睡午覺,幾點睡覺,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對培養孩子專注力是很有用的。時間長了,到了點,孩子就知道該做什麼了,也就會集中注意力做好該做的事了。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控制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


每次去圖書館,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手機正在奪走學生的注意力。


有的學生看書沒有幾分鐘,手機屏幕一亮,馬上拿起手機看;微信、qq響了,又拿起手機聊;忙好了,再去看書,發現已經忘記前面看的內容。


如此反覆,一天就沒了,而書從始至終也沒翻過幾頁。


小孩子也一樣。我在網上看到過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測試:他們讓兩組5歲的孩子在紙上畫小人。


這是每天幾乎不看電子屏幕的孩子,畫出的小人: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這是每天看電子屏幕超過3小時的孩子,畫出的小人: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前者完整豐富,後者簡單呆板,最後的結論就是,

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認知能力。


有位家長曾經對我說,他的孩子就是小小的手機迷,讓他看書寫作業,就用玩手機當條件,你答應他,他就敷衍地把作業做完,也不檢查,馬上跑去跟爸爸媽媽要手機,讓他幹其他事,也是心不在焉。


一個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很難集中精神坐下來看書學習。


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要懂得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越晚讓孩子接觸它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