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

or

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全國,

“寒冬之後仍是寒冬”

大量線下機構湧入線上,

導致大量出現短期內用戶量暴增的現象!

龐大的用戶數一窩蜂湧入的同時,

給服務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這樣對比看,受衝擊最大的是線下機構

其次為線上線下融合機構!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隨著在線教育用戶以“千萬”量級增長,

當前線下教育行業情況預計在6月份後,

線下機構會倒閉50%。

而受疫情影響,線下機構尋求線上轉型,教育界領航者們紛紛加大在線業務比重。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穩定資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投資風險。線下教育機構有師資、核心研發力量、服務質量。


雖說疫情加速了線下教育機構的在線化,

一但疫情結束先遣教育企業

肯定會第一時間清掃戰場,

此時會有至少

5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被清除。

這個時候,中小型教育機構要學適當丟卒保車,採取一定的措施,預留充足的現金流,保障企業的長遠利益。某些企業為了節省現金流,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K12機構線下裁員比例在百分之七左右,早教機構裁員達百分之三四十。


對於傳統線下機構來說,

這場疫情倒逼的線上轉型之路,

也並不好走,屬於被“逼上梁山”

畢竟,就當前形勢而言:

轉型線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此時線下機構面臨

三個重大問題

01

如何通過開源節流保障現金流的充足,

即“備好糧草”的問題。


02

在行業巨頭與跨界平臺的雙重免費課壓力下,

如何合理定價避免用戶流失的問題。


03

如何快速適應線上的教學場景問題。


這個階段大家都在自救,

能做什麼就做什麼,

否則幾個月過去,

用戶可能早把你忘了…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在線教育和地面培訓是兩種不同的邏輯體系,大多數傳統線下機構不具備在線教育的經驗,原本就是在疫情期間,倉促上馬的機構,肯定會出現大量的問題。如果疫情繼續延續到6月份的話,應該還會有一些機構比較艱難。


疫情過後,

倒閉50%的會是線上機構還是線下機構,

需要時間去檢驗,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那些坐以待斃、不思求變,

現金流有問題的機構肯定會死得很慘!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目前來看,在校學生接受的主要是線下教育,線上教育一直只是補充。但這次疫情之下,在線教育成為一個重要選擇,也顯示出發展在線教育的重要性。


而當下已經出現或者遇到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①線上工具 / 團隊學習 / 轉型方案②家長安撫 / 課時轉換 / 招生方案③內容推廣 / 新課宣傳 / 持續招生④教師管理 / 遠程辦公 / 薪酬調整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停課以來,很多機構在延期靜候和主動轉型的抉擇上焦慮。課程轉線上,難度不言而喻,對於團隊的要求,家長的心態,服務的難度,教學環節質量的保證都是挑戰。

危機總是給予我們成長的警示,還要思考:

教育行業下一個主戰場在哪裡?

大家都在討論的"OMO"模式?

即“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的全新商業模式。該模式通過在線分享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線下商務的有效聚合,簡化消費者獲得實體商品和服務的途徑,使商家與客戶之間能夠通過各種移動終端進行交易和消費。能夠有效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拓寬收益渠道以及增加新老客戶的黏性。


是否"OMO"模式?

教培機構到底值不值得一試?

教育培訓機構如何運用OMO?

野子想說的是:

OMO模式目前還處在早期階段!

但現在能確定的就是,2020年也許已經成為全世界線上化最普及的一年!


線上用戶“千萬”增長與線下教培機構的轉型“自救”攻略!

病毒促使人們適應線上化協作的合作方式對消費者來說

線下作為真實體驗的場景線上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好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