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是不是讀史者的妄想?

《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在結尾寫了這麼一段話:

很多人問,為什麼看歷史,很多人回答,以史為鑑。

現在我來告訴你,以史為鑑,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發現,其實歷史沒有變化,技術變了,衣服變了,飲食變了,這都是外殼,裡面什麼都沒變化,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轉來轉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殺的人還是要殺,岳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

所有發生的,是因為它有發生的理由,能超越歷史的人,才叫以史為鑑,然而我們終究不能超越,因為我們自己的慾望和弱點。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點,不能改的,叫做弱點。

首先,當年明月這個說法太過絕對。看過有關批判性思維方法的朋友,即使對歷史絲毫不感興趣,也應該知道這只是博讀者眼球的一種結論。人家畢竟為了賣書,搞得太嚴謹又立場不夠鮮明,豈不成了搞學術的那一套?

我們隱約覺得其有道理的時候,是我們將個人所知歷史中與該結論相似的看法不斷強化的結果。實際上,他給出的支撐理由並不充分,那些人的死顯示了很多事情數百年沒變,但他能舉出100個類似理由支撐結論,我們也可以舉出101個理由反對他的結論。以史為鑑成功的案例並不少,劉邦的故事鼓勵過朱元璋,歷史上的烏托邦實踐鼓勵過近代的革命者,很多例子不需贅述。所以,這個結論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但把條件去除,絕對化就不科學了

以史為鑑是不是讀史者的妄想?

其次,我們來說一下以史為鑑為什麼那麼難

一是千人千面的問題。國外有句話叫“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國內有“盲人摸象”、“管中窺豹”、“歷史是任 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評判標準,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和經濟背景下,會有各種不同的理解。

不同人看同一個歷史事件,會看出不同的側面。一個玄武門之變,有人看出唐太宗的殺伐果斷,有人看出他的冷血無情。很多想做到以史為鑑的人,不過是用歷史上的過往為自己的所為尋求理由和支持,或道德標榜,或順天應道,或尋求說服。

而時代變了,對同一歷史事件的看法也會變。15 世紀初永樂帝偉大的海上遠征不像我們現在期望的那樣在當時歷史著作中受到重視。雖然它們在許多方面比得上西方航海家著名的地理發現,但那時的中國作家從未 對它們產生認真的興趣。遠征被看成是一個討厭的太監的浪費而受到輕視,士大夫對所有宦官的偏見(遠征領袖鄭和是個宦官)在這裡起了作用。而現在,我們會為 中國當時的遠洋行為所驕傲,鄭和下西洋也成了我國建設海洋大國的歷史根據之一。

所以,受制於我們對歷史的認識程度,流於片面或認識侷限也就在所難免,這時的以史為鑑自然會打折扣,但仍不能阻止很多歷史上的聰明人將這個折扣打的很少,也取得了成功。

二是人類社會是個超級複雜的系統,任何瞬間都是無法複製和還原的。歷史是由人寫就的,而人類社會的價值評判標準、技術、商業水平都在變,想完全複製過往的歷史經驗,當然不太可能。但這並不意味著從歷史中我們汲取不了有益的經驗,人類歷史發展有很多邏輯蘊含其中。

《槍炮 病菌與鋼鐵》一書中談到為什麼統治世界的歐亞大陸的文明,而非其他大陸文明;為什麼是歐洲殖民者征服美洲,而非相反;中國為什麼成為了中國人的中國。有些 東西在變,但有一些歷史的內在邏輯是不變的。有糧食的種植才能促成社會分工,農耕文明比狩獵、遊牧文明更易於獲得發展,開放的商業社會比封閉的集權統治更 有活力。

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會失敗?核心人物的才具有限?領導層的內鬥?反叛聯盟的失敗?清廷的氣數未盡?洋人的干預?與士紳階層的隔 離?這些原因都有,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太平軍信仰的上帝並不能聚攏和團結更多民間真正的追隨者。這畢竟是在中國的一場農民運動,當運動的思想基礎與 整個社會儒家傳統割裂太深,超越時代的東西註定無法長命百歲。在這點上,我們當代革命者吸取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又沒有完全繞開歷史上的陷阱, 搞了很多脫離了時代的社會實驗,失敗自然在所難免。

當我們把歷史的場景拉的更長,格局放得更大,我們就更容易從中找到值得我們借鑑的東西。但僅僅侷限於從幾個歷史上的孤立事件,或幾個短期的異變中尋找智慧,或許並不那麼容易。

以史為鑑是不是讀史者的妄想?

三是歷史並不總是那麼必然,偶然在歷史中分量被大大低估了。正 如生物進化時,突變是沒有方向的。如果數萬年前人類從歐亞大陸穿越白令海峽移民北美的時候,帶過去幾批野馬,或許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人就不會那麼容易徵 服印加帝國。如果袁世凱禁住了誘惑,沒有稱帝,穩住了北洋派系,讓中國在列強的眼皮子底下安生髮展幾年,百年後的中國會怎樣?增格林沁不意外戰死,曾文正公能在晚清走上那麼大的舞臺?偶然讓歷史變的更加精彩。

以史為鑑者,即使全面瞭解了歷史,注意到了人類社會的變化,也無法複製歷史事件中的偶然,所以,複製歷史成功經驗總是很困難,避免歷史上的陷阱也不容易。

從小處說,我們個人活過的經驗表明我們有一些缺點和長處,有人能在日後發揮所長,日漸成功;有人卻吃一百個蒼蠅不知噁心。放大了說,人類集體的經驗就蘊含在 歷史中,挖掘多少,吸收多少,考驗的是我們後人的智慧。那些歷史長河中的政治明星,有幾個不飽讀史書?但脫離歷史階段去妄求他們用穿越時空的標準與思想去 改革社會和武裝頭腦,不成耍流氓了麼?

智者還是希望以史為鑑,並且不僅關心歷史,還會立足當下,展望未來。一方面,以史為鑑,只有結合實際才有價值;另一方面,我們只有知道過去,才能更好地暢想未來。

這點我更同意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的觀點: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掙脫過去的桎梏,讓我們能看向不同的方向,並開始注意到前人無法想象或過去不希望我們想象到的可能性。觀察讓我們走到現在的一連串意外事件,就能瞭解人類的每個念頭和夢想是如何變成現實的,然後我們就能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並編織出不同的夢想。研究歷史並不能告訴我們該如何選擇,但至少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選項。

以史為鑑是不是讀史者的妄想?

改一下明月同學的話,與諸君共勉:

缺點未必人人能改,弱點未必無法克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