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沒打借條,昔日戀人為錢反目成仇、對薄公堂

親戚、朋友之間借款往來司空見慣,礙於情面出借方往往不好意思要求對方打借條。且現在的社會虛擬交付非常便捷,使用支付寶、微信、網上銀行等轉賬形式日益普遍。借款人賴賬,錢久催不還,沒有借條只有轉賬記錄,該怎麼辦?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能吃啞巴虧,因為沒有借條上法院,不一定就是敗訴,成功收回錢款的機會還是有的。我們先看個案例,從中找點啟示。

借錢沒打借條,昔日戀人為錢反目成仇、對薄公堂

案情介紹

袁某和冉某是昔日戀人,在2014年--2016年共同生活期間,冉某以其所承建的工程資金週轉困難為由,要求袁某幫其籌藉資金用於工程週轉。經多方籌借,袁某多次以轉賬和現金的方式向冉某出借近100萬元,考慮到雙方的特殊關係,冉某沒有向袁某出具過借條、欠條等憑證。後冉某陸續轉賬歸還借款47.78萬,剩餘款項未還,並否認借貸事實,雙方因此對薄公堂。袁某無法出具借條,但向法院提交了短信截圖、銀行轉賬記錄等有關證據。

法院審判

法院經審查後認為,袁某和冉某雙方之間雖沒有借條、欠條,但根據短信的內容以及雙方當時處於戀愛關係的特殊情況,雙方之間沒有借條、欠條等符合常理,認為雙方之間發生的經濟往來實為民間借貸關係。冉某辯稱雙方同居期間經濟處於混同狀態,因無證據舉證,對此辯稱法院未予採信。針對雙方借款金額認定,法院通過轉賬記錄查明袁某出借給冉某76.85萬元,冉某已歸還47.78萬元,最終法院判決冉某償還袁某借款本金29.07萬元。

上面這個案件令人唏噓,雙方曾經也是濃情蜜意,相愛過,卻因借貸問題反目成仇。且因為雙方之間沒有借條,法院僅支持了轉賬部分的借款金額,對於現金借款部分無法認定,袁某可謂是情財兩傷。戀愛期間,情侶之間關係雖然緊密,但涉及到錢款上,最好還是簽訂借條、欠條等憑證,避免事後傷神。

借錢沒打借條,昔日戀人為錢反目成仇、對薄公堂

民間借貸是實踐性合同,有兩個生效條件:當事人借款的合意和交付錢款的事實。當事人對於自己提出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即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所言,如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將會承擔不利後果,導致敗訴。

朋友、同事或親戚之間相互借款,未出具借條或簽訂借款合同,遭遇對方耍賴不認賬時,我們應冷靜面對,不可貿然起訴,以免打草驚蛇,不利於證據的收集。可以先選擇通過私下溝通的方式,雙方確定一個還款週期和數額,引導借款人出具還款計劃或還款協議等書面材料,創造將來主張權利的有力證據。那萬一對方不配合不籤呢?我們也不打無準備的“仗”,要花時間和精力自行收集證據,證明雙方之間存在著借貸關係,主要圍繞著民間借貸關係的兩個生效要件去尋找證據。

一、證明交付錢款的事實:銀行轉賬記錄及備註、微信或支付寶轉賬記錄及備註、現金借款的保留銀行支取現金的憑條並找相關證人或通過雙方的電話錄音方式來進行證明。

二、證明當事人借款的合意:雙方圍繞借款、還款的當面交談錄音或電話錄音;QQ、微信、支付寶聊天記錄、微信語音記錄等電子證據;手機短信;第三人的證人證言等。

收集上述證據時特別要注意,錄音取得的合法性:錄音內容應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如隱私權;錄音內容完整,未被剪輯、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收集聊天記錄或微信語音記錄等電子證據時,必須要具有真實性、完整性和關聯性。這些證據證明要求高,實際操作複雜,有條件的建議直接去公證處進行證據保全,確保一次成功取證。

借錢沒打借條,昔日戀人為錢反目成仇、對薄公堂

沒有借條就意味著沒有證明借貸事實的直接證據,但不同的間接證據均能夠從不同側面間接證明借貸事實,不相互矛盾,各個間接證據之間互相印證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也是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依據的。所以沒有借條也不要慌,儘可能找尋多一點的間接證據,提高成功追回借款的機率。在這裡再次提醒大家,借條是有效避免借款糾紛的關鍵,因此在借款過程中,切記一定要打借條,並規範借條的形式。涉及到金額大的民間借貸,還是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