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让天下之士噤口不言,是福是祸?


前卫:让天下之士噤口不言,是福是祸?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噤口这个词就出自这里,意思很简单,就是闭口不言,不说话,或者不让说话。

说话好,还是沉默好?

为什么要让天下人噤口?

噤口之下,到底是福是祸?

这些问题,看似浅显简单,却又异常复杂。

《老子》第五十八章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谓噤口的福祸,亦是如此。

之所以噤口,有不敢说,不能说,不愿说的可能!也有制止胡说,瞎说,乱说的必要。

前者来看,不敢说定然是慑于淫威,不能说也许是惟恐惹祸上身,不愿说必然是失望至极。无论不敢,还是不能不愿,这样的噤口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做到这一点的个人,一时保有无过之福,却必是天下之祸。

允许天下之士言之所言,说之务尽,无论是柔是刚,是褒是贬,善则听其言,不善则犹自勉,这是自信的表现,也是不凡的气度,更是天下勃勃生机之所在。

后者来看,胡说多是因为尸位素餐,瞎说则是无知无畏,乱说更是恶意中伤。这样的人,这样的现象,当然需要噤口。如若任由这些不分是非,不辨真假,不分善恶之人满口胡沁,是非就会颠倒,人心就会尽失,如同枯草黄叶,难以持久。

偏偏,胡说乱说瞎说者大行其道,看似满口仁义道德的良言,忠君报国的忠言,济世救民的善言,实则空洞无物,虚空作假,偏离实际,偏激无度,偏颇无序。种种言辞,巧言令色,只为一己私利。言不由衷,不过沽名钓誉。

而不敢说不能说不愿说的话,大抵说起来,肯定不是娓娓动听之言,赞扬溢美之辞。这些话,或是良药苦口,或是争锋相对,或是直击要害,或是不留情面。话不好听,但听之有用,闻之有益。如果充耳不闻,更噤口不允,久而久之,也就“不敢复言”,冷眼相看,天下死寂一片。

清代大学士张廷玉久居朝廷中枢,祸福自保的名言是“千言不如一默”。

张廷玉的噤口倒不是彻底不说,而是该说一定说,无所谓说或是不该说不能说就沉默。

如果迎面硬怼,说得再对,也是大祸临头,说又有什么意义?噤口也是一种自保与为未来能言做保证。

倘若该说不说,见害不明,见危不言,人人不说,噤口之下,岂非天下之祸?

天下本为天下人所有,是福是祸,噤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