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鄰居這幾天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總是不想學習,幹什麼都不上進。後來經過詢問才知道,鄰居總是經常批評貶低孩子,還和其他同齡孩子比較,其實這樣做是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關鍵的,掌握合適的方法尤為重要。著名的小學校長竇桂梅稱:“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這句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最好的家庭教育: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一、 放“糖”,給予關愛和鼓勵

著名的企業家喬布斯從小學習成績並不好,而且長大之後創業也是接連失敗,但是他並沒有氣餒,後來成為“蘋果之父”。當別人問他創業經驗的時候,他說是因為自己有一個好母親,當所有人都覺得他不行的時候,母親從來沒有打擊喬布斯,而是站在背後默默支持,給予更多的鼓勵與關愛。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只有用愛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成長出大家希望的樣子。在生活中,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加點“糖”,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暖意,這樣才能滋養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二、 加“鹽”,教會孩子直面挫折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酸甜苦辣,有甜蜜的生活,自然也少不了苦澀。而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要適當給他們撒把“鹽”,才會勇敢地直面生活中的苦難與挫折。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只教會了他們怎麼贏,而沒有教他們輸了之後該如何面對,而導致孩子遇到困難一蹶不振。但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失敗和挫折,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勇敢向前,才能更加成功。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三、 補鈣,培養孩子自強自立

孩子最終還是要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左右,所以給孩子補“鈣”,培養他們變得更加獨立自強是很有必要的。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有很多人已經成年了,卻仍舊離不開父母,連最基本的洗衣服,做飯都不會,甚至上大學還需要父母的陪同。這種“巨嬰”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其實這和父母的教育也有關。小時候沒有及時地培養他們獨立的性格,長大自然什麼都想依賴父母。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自強的性格,不過分寵愛或者偏袒孩子。在生活中,可以從一些小事開始培養,比如讓他們自己一個人睡覺,洗衣服,自己打掃整理自己的房間,家長儘量不要事事都給孩子包辦。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其實,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為孩子的成長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而這種先放糖,後放鹽,再補鈣的教育能夠培養孩子形成獨立、樂觀、勇敢的性格,讓他們在屬於自己的藍天裡盡情高翔。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教育孩子,就讓孩子多讀書,多讀好書,多讀有意義的書,家長不妨多給孩子看一看:

《完美男孩成長指南》《完美女孩成長指南》: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講再多道理不如讓孩子多讀書,多個富含人生哲學的小故事,培養孩子應該具備的好品質,針對男孩女孩不同的性格特點設計,是非常好的一套枕邊書。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清華附小校長:家庭教育,要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