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充足的夜間睡眠和總體睡眠時間會讓寶寶更有活力,專注力會更好,情緒和脾氣性格更穩定,生長髮育更佳。

讓爸媽頭疼的是:寶寶睡個好覺實屬不易,所有帶娃的家長希望寶寶每天都有“嬰兒般”的睡眠。但遇到這些情況: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寶寶睡覺總搖頭

-孩子睡得不踏實

-寶寶睡覺的時候愛出汗

-我家孩子總要抱著、哄著才能睡著

-孩子精力旺盛,不愛睡覺
-寶寶怕黑,總是要開著燈才能睡覺


睡覺時出現異常舉動、醒得早都讓寶爸寶媽十分崩潰,感慨:讓我睡個好覺不行嗎?

Q1:小朋友該睡多久?

0-4個月齡的寶寶睡眠晝夜規律並不明顯,同時夜間睡眠不完整,在這個階段鼓勵爸爸媽媽在夜間按需餵奶,建議每日總體睡眠時間在16-18小時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giphy

6月齡是添加輔食的最佳階段,晝夜睡眠規律開始明顯,夜間睡眠更加完整。這時可以逐漸停掉夜間餵奶,幫助寶寶改善夜間睡眠質量和完整的睡眠時間,有利於寶寶胃腸和心臟、肝臟等臟器在夜間的生長和休息。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睡眠時間: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美國兒科學院和美國睡眠醫學學院推薦的寶寶睡眠時間

· 鼓勵儘早建立好的睡眠習慣!

寶寶睡眠時間不足的話,會出現睡眠代償現象,影響寶寶白天活動的質量和專注力。因此,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就非常重要了。

美國兒科協會認為,寶寶的睡眠習慣在3歲前就相對“固定”了。當寶寶的睡眠晝夜規律逐漸明顯時,爸爸媽媽要幫助小朋友營造友善的睡眠環境,開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giphy

睡眠準備狀態可以從早晨寶寶起床時間倒推11小時開始。

比如:寶寶早晨6點醒來,那麼晚8點前就要讓寶寶進入入睡狀態;18:30~19:00就開始準備晚餐,洗澡,按摩,睡前親子時間,逐步睡前準備狀態了。

寶爸寶媽也可以在全科醫生或兒科醫生的細節指導下,建立適合寶寶的睡眠習慣和規律。

Q2:夜間睡眠時間短,怎麼辦?

寶寶對光線是比較敏感的,睡眠環境充分避光可以改善寶寶早晨醒來的時間。比如:使用遮光性能好的門簾和窗簾,寶寶可能多睡一個小時。

白天寶寶的身體活動量對寶寶夜間睡眠也有影響,美國家庭醫生鼓勵寶寶白天活動量3小時以上。

· 營造有“安全感”的睡眠環境

突然發生的噪音、蚊子叮咬、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都能破壞寶寶安全感的睡眠環境,造成入睡困難和睡眠時間短。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giphy

有的寶寶需要抱著走動入睡也是同樣的原因,爸爸媽媽可以在睡前進行一些睡前互動,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Q3:寶寶睡覺能開空調嗎?

寶寶新陳代謝快,產熱旺盛,易流汗,對成人而言比較適合的睡眠環境溫度對寶寶而言普遍會偏熱。

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低一點溫度的情況下,寶寶睡眠更安穩。

所以,在寶寶睡覺時可以充分利用空調控制溫度和換氣對流的優勢,改善寶寶睡眠的環境。在使用空調時,要注意給寶寶的軀幹部位做好保暖措施。

Q4:開空調睡覺,寶寶出現“鼻音”是感冒了嗎?

鼻腔粘膜可以把吸入肺部的空氣進行加熱、加溼。

低溫時鼻腔粘膜的血管擴張溫熱吸入肺部的空氣而產生“鼻音”甚至少量“鼻涕”,在睡醒之後“鼻音”和“鼻涕”消失。

在寶寶睡覺時適當降低溫度,注意軀幹保暖,確認頸部以下的背部是溫暖的就不用擔心寶寶受涼。

Q5:睡前“搖一搖”真的好嗎?

不推薦過度依賴“睡前搖一搖”。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giphy

小寶寶大腦和顱骨的“間隙”比成人大,過度搖晃會增加寶寶患“搖嬰綜合徵(Shaken baby syndrome)”的風險。

“搖一搖”的作用是讓寶寶產生“媽媽一直都在身邊”的錯覺,增強寶寶入睡時的“安全感”,只要營造適宜的睡眠環境也能夠讓寶寶安全入睡。

Q6:睡著後總是搖頭,是抽搐嗎?

寶寶睡眠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及時用手機錄製視頻,同時記錄這種現象是入睡後多久開始的。

有的寶寶情況複雜一點,需要醫生面診綜合判斷,或複診評估,或轉介專科評估。

Q7:寶寶睡得少、醒得早,怎麼辦?

讓爸爸媽媽最崩潰的是:寶寶5、6點就醒了。寶寶起得過早的原因不止一種,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giphy


舉幾個小例子:

1. 家中窗簾、門簾遮光效果差,有可能是光線影響了寶寶睡眠;

2. 早上環境噪音多,影響寶寶睡眠,也會讓寶寶醒的過早;

3. 環境溫度過高,讓寶寶睡眠的舒適度降低,會減少寶寶的睡眠時間;

4. 如果做了各方面努力,寶寶還是醒得,那就默默接受吧;

只要添加輔食順利、夜奶已停,經過醫生系統評估良好、生長髮育理想、白天活動的時候專注力、活躍度都不錯的寶寶,10個小時的睡眠也是ok的。

Q8:寶寶睡覺打呼嚕,正常嗎?

有必要關注,但並非全都需要專科評估的。

月齡較小的寶寶是不需要使用枕頭的,一些新手媽媽在這點上會出現誤區,只要撤掉枕頭問題就能解決了。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giphy

還有一些是早產或出生時低體重的寶寶,除了打呼嚕,白天都可能還有“痰”的感覺。

實際上可能是常見的氣管軟骨發育還不夠完全,遇到這種情況靜待花開,時間會治癒症狀。

醫生推薦:寶寶入睡好方法

美國家庭醫生共識:建立友善而有安全感的睡眠環境和睡眠習慣,鼓勵分床睡眠(self-soothe),有助於改善寶寶入睡困難和易驚醒的困擾。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圖自:unsplash

從睡前就餐開始為寶寶營造適宜的睡眠環境,避免抱著睡、走動睡、搖著睡、陪睡、開燈睡等等這些不算理想的哄睡辦法。

白天的睡眠時間不超過4小時,在家長的陪伴和引導下寶寶達到一定量的身體活動也是改善夜間睡眠時長的有效途徑。

如果寶寶不僅僅存在睡眠問題,可能需要評估,複診或轉介專科。排除潛在健康因素造成的睡眠問題後,仍然有10%-30%的健康寶寶到3歲存在睡眠問題。

[1]https://www.aafp.org/afp/2015/0815/p274.html

[2]https://www.sleepfoundation.org/articles/children-and-sleep

[3]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johns-hopkins-childrens-center/what-we-treat/specialties/sleep-center/sleep-study-preparation.html

[4]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image?i

mageKey=PEDS%2F82604&topicKey=SLEEP%2F6354&source=see_link

[5]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approach-to-abnormal-movements-and-behaviors-during-sleep/print?search=infant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寶寶睡覺不踏實,家長怎麼辦?

熊小波
全科醫生

博鰲和睦家醫療中心

熊小波醫生2003年畢業於三峽大學獲臨床學士學位,歷經外科輪轉, 專科培訓,ICU管理,香港臨床學習,全科國際診所工作。

加入和睦家之前,熊醫生在全科國際診所工作。熊醫生曾遠赴非洲提供全科醫療服務。2014年9月通過香港政府組織的英聯邦水準的臨床醫學理論考試。2017年11月通過香港醫管局組織的兒科、婦產科及外科臨床技能考試。

熊醫生擁有17年臨床經驗。熊醫生專業領域包括各種內科門診常見病診治,外科門診手術,成人健康體檢,兒童健康體檢,婦科宮頸癌篩查,避孕指導,疫苗諮詢及接種服務等。

熊醫生完成了美國心臟協會的培訓並獲得了以下證書: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高級創傷生命支持(ATLS)和兒科高級生命支持(PALS)。

2019年熊醫生完成國家級全科醫師師資培訓獲得全科醫學科師資培訓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