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輿情】唐德影視保殼戰再添變數 《巴清傳》拖累公司連虧

【每日輿情概覽】

☆連續三年財報存虛假記載 金剛玻璃被責令改正並罰60萬

☆唐德影視保殼戰再添變數 《巴清傳》拖累公司連虧

☆平潭發展再被減持 控股股東緣何陷入擔保危機?

☆業績變臉後 百洋股份決定10億“賣身”

☆ST昌九重啟賣殼程序 大股東涉嫌違背當初承諾

【監管問詢】

連續三年財報存虛假記載 金剛玻璃被責令改正並罰60萬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剛玻璃”,300093)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案結果出爐。

  3月23日晚間,金剛玻璃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下發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其中提到,金剛玻璃2015年至2017年間的半年報和年報存在虛增營業收入、虛假記載等問題,2016年至2018年年報等存在重大遺漏,公司多位董事、監事以及高級管理人員未盡到勤勉盡責義務。

  告知書顯示,金剛玻璃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年報存在虛假記錄。在此期間,該公司通過偽造定期存款合同和虛構利息收款方式虛增利息收入,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銷售收入及回款,並通過虛增產量分配真實成本的方式虛增營業成本。

  此外,告知書提到,金剛玻璃2016年至2018年間在未經過決策審批或者授權程序的情況下,累計向關聯方拉薩金剛提供非經營性資金3.02億元用於支付股票解質押及質押利息、相關單位和個人資金往來、借款利息等用途。但其未在相關財報中披露該關聯交易事項,2016年至2018年年報和2018年半年報存在重大遺漏。

  對此,廣東證監局依據《證券法》相關規定,擬對金剛玻璃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企業危機】

唐德影視保殼戰再添變數 《巴清傳》拖累公司連虧

  在經歷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後,唐德影視依舊沒有放棄《巴清傳》(原名《贏天下》)。

  近日,唐德影視公告稱,經與天貓技術友好協商,雙方關於《贏天下》的協議發生變化,主要是關於電視劇《巴清傳》多項期限的修改。截至2020年7月15日,唐德影視如未能完成該劇的修改以及未獲得廣電主管部門審批通過並准予播出,那麼,不僅要返還天貓技術已支付的《巴清傳》全部費用,還將按此前協議向天貓技術承擔1.35億元的違約責任。

  誰也沒想到,曾斥巨資打造的重磅項目《巴清傳》,將大IP影視劇的風險展現到極致,並且成為唐德影視近兩年來最大的“水逆”,頻頻拖累公司業績,並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繼2018年虧損超9億元后,唐德影視2019年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只是虧損有所收窄。對於已連續兩年虧損的唐德影視而言,2020年至關重要,如果2020年仍無法扭虧為盈,那麼接下來,它要面臨的將是退市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來看,唐德影視2018年、2019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這意味著,2020年唐德影視恐怕要開啟“保殼之戰”,如果2020年唐德影視仍無法扭虧為盈,等待它的將是退市危機。

【每日輿情】唐德影視保殼戰再添變數 《巴清傳》拖累公司連虧

平潭發展再被減持 控股股東緣何陷入擔保危機?

  近日,平潭發展(000592,SZ)披露《關於公司控股股東所持部分股份被動減持的進展公告》(以下簡稱《減持公告》)稱,控股股東福建山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田實業)於3月19日~3月23日被動減持平潭發展股票共計1931.78萬股,山田實業持股比例由25.40%降低為24.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被動減持的原因在於山田實業為其非控股股東中核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公司)的債務提供擔保,而中核公司存在未能履行融資業務相關協議約定的情形,其中部分股份被質權人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信託)實施違約處置,導致被動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山田實業與中核公司的這筆質押擔保較為複雜,山田實業的另一股東香港山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山田)也與中核公司發生了糾紛。【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業績變臉後 百洋股份決定10億“賣身”

  半年前引入新股東的願望“打水漂”後,百洋股份這次開始了“賣身”嘗試。

  3月24日晚間,百洋產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洋股份”)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忠義、蔡晶擬將持有的29.9%股份協議轉讓給青島海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稱“海洋產業投資基金”)、青島市海洋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下稱“海洋新動能基金”),轉讓對價為9.87億元。

  此次轉讓完成後,百洋股份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海洋產業投資基金、海洋新動能基金,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青島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此前引入新股東,還是這次的控制權變更,或都與公司近兩年來的經營現狀有關。【來源:IPO日報 】

ST昌九重啟賣殼程序 大股東涉嫌違背當初承諾

  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ST昌九又開始賣殼了,其於2020年3月18日晚間發佈相關重組預案稱,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募集配套資金三步操作,置入中彥科技100%股份。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昌九集團變更為上海享銳,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變更為葛永昌。

  ST昌九在2017年曾經歷過大股東換人一事,當時,航美傳媒子公司航美創美出資1.43億元受讓昌九化工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ST昌九18.22%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在當年的5月6日披露的《*ST昌九: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修訂稿)》中,公司明確提示了航美傳媒“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之日起五年內,不讓渡昌九集團和昌九生化的控制權”。然而在時間僅僅過去3年,上市公司就啟動了賣殼程序,如此結果顯然與航美傳媒當年的承諾不符,交易程序是否合規值得懷疑。

  在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丙烯酰胺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但近年來,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的上升,以及化工行業集中整治導致的下游客戶開工率下降,需求減少等因素的影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斷下降,現有主營業務發展增長乏力,未來的盈利成長性不容樂觀,由此積極尋求業務轉型。而此次交易對方中彥科技則以“返利網”APP 及其網站為主要運營載體,與眾多國內外知名電商均有合作的“返利網”致力於向用戶展示、推薦各類商品及服務的優惠信息、使用心得及消費體驗等。在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第三方在線導購平臺。【來源: 證券市場紅週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