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不只是矯正明星納稅問題

(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或避免明星借併購割韭菜)

盤和林

繼范冰冰共需繳納超過8億元人民幣的稅金和罰款之後,稅務部門對影視行業部門徵稅問題進行全行業性規範。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10月2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部署開展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

通知明確,從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稅務機關通知本地區影視製作公司、經紀公司、演藝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視行業企業和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根據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對2016年以來的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自查自糾。

筆者認為,國家稅務總局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不僅僅是一個簡單明星依法納稅的問題,實際上還有助於整個影視行業的規範,有助於矯正天價片酬、擾亂資本市場等娛樂圈亂象的問題,這是因為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能斬斷虛報片酬充當業績等利益鏈條。


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不只是矯正明星納稅問題

影視行業稅收秩序與娛樂圈資本亂象背後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性。近年來,娛樂圈亂象頻出,其中天價片酬和明星在資本市場興風作浪尤為公眾購病,後者使得不少散戶被割韭菜。從表面上來看,天價片酬似乎是一個市場決定價格的問題,而且與明星在資本市場的併購亂象並無多少關聯。但實際上,兩者存在十分顯著互為因果的關係。

以A股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為例,我們就能看清楚這種資本市場的貪婪面目。

2015年華誼兄弟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時,標的公司70%股權估值10.5億元。而其時標的公司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1.36萬元,負債1.91萬元,所有者權益為-0.55萬元。而這家公司是馮小剛擔任法人。

2016年3月28日,唐德影視發表併購公告,宣佈擬以現金的方式收購范冰冰母女名下的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51%的股份。從愛美神公司資料可以看到,其註冊資金不過300萬元,但根據上市公司併購行為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表述來看,唐德影視收購時交易金額要超過其2015年年末總資產的50%(7.4億元)或者淨資產的50%(4.45億元),也就是說,愛美神公司的價值至少降不低於8.9億元。

9月26日,驊威文化因擬以30億估值併購張紀中女兒影視公司,收到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關注函》。而併購對象東陽曼荼羅僅僅成立2年,僅有一部在優酷播出的12集網劇《假如沒有遇見你》。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東陽曼荼羅離承諾的5000萬元相去甚遠,而且,以其承諾的業績來看,該公司2018年要實現承諾的淨利潤為2965的將近10倍。


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不只是矯正明星納稅問題

實事求是地說,到目前為止並無實際證據表明上述三家公司就是以天價片酬來做業績,但其中的詭異實在是讓人咂舌。類似以高額對賭協議,之後再以天價片酬承諾業績,已經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上市公司花數億甚至數十億併購明星的影視公司,有的還是沒有營業額的空殼公司,為了讓外界看起來“合理”,被併購的公司往往在三年內承諾數千萬不等利潤。

一方面,明星將自己成立的空殼公司加入併購之後,相當於將自己在對賭期內的商業價值打包出售,在業績承諾的壓力之下,也必須通過各種演出、代言活動賺取收入,以免當初的併購對價用作不能履約的補償,在這種情況之下,擁有龐大數量粉絲群體的明星自身也開始要求天價片酬。另一方面,更甚至直接淪為利益關聯方的數字遊戲。例如某個明星一部片酬5000萬,一年片酬輕鬆上億,所以即便是空殼公司也很容易年利潤數千萬。

也就是說“天價片酬不用上稅”降低了明星坐地起價甚至影視行業業績作假的成本,從而把種種“烏煙瘴氣”帶到了資本市場,最終這種影視行業的泡沫由廣大股民(公眾)買單。


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不只是矯正明星納稅問題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對於這種影視圈的亂象需要以“庇古稅”(根據汙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對排汙者徵稅,用稅收來彌補排汙者生產的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距,使兩者相等。這裡泛指社會危害)。從稅負公平和收入再分配的角度來說,也需要規範天價片酬的徵稅問題。而從目前的個稅等制度設計來看,無需設置新的“庇古稅”,只要增強影視行業的稅收剛性即可。

基於此,竊以為,這才是此次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是影視行業依法規範發展的新起點。(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