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导语

提起梵高,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向日葵》、《星夜》、《有乌鸦的麦田》,这些画里随便一幅,就能拍卖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天价,如果你有幸能看到这些画,可能不会被价格所震撼,而是画的本身就是很震撼。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梵高、高更、塞尚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梵高是野兽派和变现主义的先驱,也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在梵高短短的一生当中,没有朋友,没有爱人,生活穷困潦倒,受尽摧残。在生命的最后两年,梵高还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院。1870年的一个星期天,梵高在麦田写生的时候开枪自杀了,结束了他37岁的生命。所以我们纵观梵高的一生可以用大写的“惨”字来概括,可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艺术上的辉煌成就。

梵高在人生的后十年里,创作了2000多幅画,他把痛苦当成放大镜去捕捉生活中那些平凡又真挚的心,用画去记录多彩和壮丽的生活。毕加索曾感叹道:如果梵高不疯,他会是我们中最出色的。

那梵高的画到底有什么好?又凭什么值这么多钱呢?看完《渴望生活:梵高传》这本书,你可能就能明白梵高这些作品的价值所在了。

一、一个善良悲悯的天使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也就是梵高的艺术生涯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梵高接触到了社会最底层人民真实的苦难,而梵高也像一个善良的天使,用自己的画笔去歌颂劳动人民的质朴,用行动为穷苦的人们带来福音。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在荷兰南部的一个小镇。梵高的父亲是一位基督教牧师,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地的口碑也非常好。梵高的母亲是荷兰著名“御用装帧师”的女儿,是一个心地善良又很有教养的好女人。梵高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大弟弟提奥和梵高最亲,他是梵高最有力的支持者和知己。

别看梵高的父亲只是一名牧师,但梵高家族在当时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梵高的四个伯父中有三位都是画商,而且文森特伯父还拥有全欧洲最著名的画廊,另外一个伯伯是阿姆斯特丹的海军司令,这些亲戚在梵高成长过程中都曾给予过帮助,可以说,梵高的家庭背景是足够让人羡慕的。

梵高小时候不爱学习,但是他很有语言天赋,除了母语荷兰语之外,还会说英语、法语、德语等六门语言。梵高20岁的时候在他的大画商伯父的介绍下进入了伦敦一家画廊当店员,主要工作就是卖画。在工作过程中,梵高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识,观摩了大量优秀的画作,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让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拥有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为他日后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打下了基础。

在伦敦工作期间,梵高遇到了他生命中第一个女人——爱修拉·罗叶,爱修拉是梵高房东的女儿,是个善良活泼的幼儿园老师,梵高勇敢的和爱修拉表达了爱意和求婚,但是爱修拉却告诉梵高自己已经有未婚夫了,果断的拒绝了梵高,被拒绝后的梵高备受打击。那段日子里他总是无精打采,对画廊的工作也失去了兴趣,他觉得在画廊的工作就是把愚蠢的图画卖给愚蠢的人,这无疑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梵高的父亲尖儿子这么消极也不是事,于是对梵高说:孩子,画廊的工作若是干的不顺心,那就别干了,和爸爸一样当个牧师多好,这也算子承父业。当时的牧师也算非常体面的一个工作,和现在的公务员差不多,每天宣讲完就可以休息啦,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也是非常悠闲,梵高觉得也可以,于是就同意了。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1874年,梵高接受父亲的建议去了布鲁塞尔福音传教士学院学习,但他很讨厌学校古板的教育,在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情况下,就跑到比利时博里纳日矿区干起了非正式的传教工作。这份工作让梵接触到了社会最低层人民的生活,他也因为同情和帮助矿工受到其他教职人员的排挤,后来还被开除了。

这件事对梵高的宗教信仰是一个强烈的打击,让梵高对上帝几乎绝望了。于是他开始把热情投向了绘画,这个时候,梵高已经27岁了。

随后的两年,梵高开始自学绘画,他大量临摹名画,苦练素描技巧,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米勒成了他的精神导师。像米勒一样,梵高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和各类社会底层人物。在这个时期,梵高的作品画风深沉,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极强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梵高这个时期最典型的作品就是《吃土豆的人》,这幅画描绘的就是矿工一家五口人挤在低矮黑暗的小房间里,点着昏黄的煤油灯,分吃一小盘土豆,盛土豆的盘子里还散发出缕缕的蒸气。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

梵高曾对弟弟提奥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他在这幅画里想要传达的观点就是要歌颂诚实并且自食其力这种美德。

二、一个享受色彩的天才

梵高从27岁起开始学画,他连续6年都没有做过正式工作,生活穷困潦倒,家人不止一次劝说梵高,让他找一个正式稳定的工作,不要在画画了,可是,梵高就是不听。1886年,33岁的梵高来到了巴黎,投靠他的弟弟提奥,提奥非常支持梵高画画,在经济上全力资助哥哥,梵高后半生的衣食住行,还有买画材的钱几乎都是弟弟提奥出的。可以说,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提奥也是一名画商,在梵高到达巴黎后不久,提奥就把哥哥梵高介绍给了自己的好朋友莫奈、修拉、高更等年轻艺术家,这为梵高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巴黎期间,梵高的画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的用色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明亮,在创作技巧上也从原来平涂的方式转变成印象派典型的点彩法。在那之后,梵高就把户外写生当成了自己作画的主要方式。

但是,在巴黎的两年里,梵高并不快乐,他想念金色的麦田和耀眼的阳光。后来,经过朋友的推荐,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在这里,梵高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那一年,梵高35岁。

梵高非常喜欢阿尔,他在信中对提奥说:“我想告诉你,世界的这个角落在我眼中空气清新,色彩也令我陶醉,淡橘色的落日,照得田野几乎是蓝色的了,还有璀璨的黄色太阳。”

梵高在阿尔进入了一种尽乎疯魔的创作状态,他可以一整天支着画架子站在田埂旁作画,不吃不喝,有好几次,梵高都被太阳晒晕了,最后是被人抬回家的。

梵高在阿尔没有朋友,这让梵高觉得孤单,为了摆脱这种绝望的孤独感,梵高想到要在阿尔建立一个艺术家的乐园,邀请在巴黎认识的年轻画家前来,一边画画,一边聊艺术。他一边给朋友们广发英雄帖,一边在提奥的资助下,在阿尔租下了一栋二层小楼,他把这栋小楼命名为“黄色小屋”。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但除了高更之外,他邀请的所有艺术家都拒绝了他,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梵高还特意画了一簇向日葵,把它挂在了为高更准备的房间里,这幅作品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名作《十五朵向日葵》。

但是,由于梵高和高更同样个性强烈,他们很快就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中。高更不能忍受梵高对他的画作指手画脚,而梵高则因为高更的高傲而恼怒。最后,两人在1888年的圣诞节彻底闹崩了,高更离开了阿尔,也离开了梵高。

高更的离去让梵高崩溃了,他陷入了失控状态,在疯狂中,梵高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割耳事件后,梵高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1889年5月,梵高自愿住进了离阿尔25公里远的圣雷米精神病院。

三、一个以画抒情的疯子

梵高被诊断患上了癫痫症和躁郁症,在这两种病魔的交替折磨下,梵高的精神开始消沉,他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孤独”,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停止绘画。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梵高发现自己的发病是有周期性的,差不多每三个月发作一次。于是,每当发病日临近前,他就停止工作,躺在床上,准备好应付一场短暂的不适。梵高对自己说:“发病没什么大不了,就像一场感冒,几天过后,我就又能起床作画了。”

在这一时期,梵高的作品进入成熟期,他创作了很多更成熟也更大胆的作品,梵高的巅峰之作《星夜》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在《星夜》这幅画中,梵高的艺术特点体现得更加鲜明了:星空像漩涡一样流动、旋转,好像整个太阳系都在燃烧一样,喷射着黑色的火焰,不时有小行星爆炸的光线点亮了天际。凝视画面,不禁会让人产生一种眩晕感。

尽管在精神病院的这段时间,梵高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画作,但他的病情并没有得到好转,认识到自己的病情没有可能康复后,梵高选择了出院,并回到了弟弟提奥家。提奥把梵高介绍到了离巴黎不远的小镇奥维尔加歇医生那里,梵高在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创作,他以加歇医生为模特创作了名画《加歇医生》。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1890年7月的一天,梵高一如往常,去麦田里写生,这一天梵高画了一幅特别的油画,叫《乌鸦群飞的麦田》,又叫《麦田上的乌鸦》。这幅画就像是一幅由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的绝命书,预示着梵高在祥和的麦田再也追求不到往昔的宁静,只好化作群鸦,冲出黑暗,追赶无限的光明。

就在这幅画完成的第二天,梵高又来到这块麦田,这一次,他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他最喜欢的麦田里,用最符合他性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梵高死后的6个月,弟弟提奥也因为悲伤过度卧床不起,没多久也去世了。后来人们把提奥和梵高一起葬在奥维尔墓园,让这对兄弟在死后也能互相扶持、相亲相爱。

总结

在《渴望生活:梵高传》这本书中,描述了梵高悲惨又辉煌的一生,很多人评价梵高是疯子,不了解梵高的生活、读不懂梵高的画作、不理解梵高的情绪的人的确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读过这本书,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梵高的赤子之心和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渴望生活:梵高》:梵高是怎样用悲惨的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梵高曾说:“我越是老丑、卑劣、病弱、贫穷,越是要用灿烂的色彩报复一切。我将那些色彩精心地画出来,让他们灿烂夺目。”虽然梵高的内心孤独到极点,但是他的画却总能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梵高信奉的艺术的力量,艺术就是能变苦难为慰藉,为黑暗带来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