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滦县,古称“滦州”,因滦河而得名。滦州古城位于唐山市滦县境内,历史上,曾有18位皇帝巡游此地。清朝年间,乾隆皇帝曾游历至此,看到这里风光秀美,好一片繁华胜景。于是他写下一首“览景目难给,千古此滦州”的著名诗句。从此,滦州一举成名天下知。


至今熠熠生辉的成语:老马识途、寻蚁求水、夷齐让贤等典故都发生在这里。今天让我一起走进这里,了解“故事里的滦州古城”。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这是一个“北方江南水乡”,这里有让吃货们惦念的美食小吃,值得细细品味的建筑,还有散落在古老街巷里的慢节奏生活,更有悠久的历史故事。

河北滦州古城,枕燕山而踏渤海,屏京津而扼关外。这里有千古圣贤,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叩马而谏;一代英后,大辽萧太后治辖尊儒改制;十八帝王,御驾巡滦;乱世奇女,杨三姐告状。


公元923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在此建城,滦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京畿锁钥,兵家咽喉”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滦州是殷商时期中国最早分封的诸侯国,孤竹国所在地。辽代天赞二年,公元923年,辽太祖阿保机始建滦州,滦州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现如今这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走过岁月长河,经过历史变迁,2014年5月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个景区的仿古建筑都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在青砖灰瓦的屋檐下面的彩画全是由绘画师傅一笔一划手工画上去的,这些彩画在古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彩画大致分为三种等级类型,级别从高到底分别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这种山水花鸟为图案的彩画就是苏式彩画。两侧简单的向里翻转的花瓣属于旋子彩画。古城内应用最多的就是这两种。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整个滦州古城,以北方契丹文化为主导,滦河地域文化为核心,复原了上河图不夜盛景,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整个滦州古城旅游区呈长方形,由天赞大道为中心轴,分布南北两侧,遵循了古代建筑群中轴对称的原则。


这条中轴线既是整个景区的游览主线,又是古滦州的一个历史时间轴,从辽太祖始建滦州的迎宾广场、到萧太后治理滦州、推崇儒学、促进多民族学习汉文化的崇贤广场、再到多民族通婚的文姬楼,最后到多民族大融合的这个韶音广场。展现了古滦州的历史文化和各民族的交流、碰撞、融合与繁荣。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说到契丹不得不提到滦州古城景区契丹祈福大典演出。契丹祈福大典是根据契丹民族八部酋长的选举仪式演化而来,包括了契丹民族祭天地、祭日月、祭山神、还有一种最有政治色彩的礼仪制度“契丹幡柴礼”,此过程也被成为柴册仪。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杨三姐告状”的故事


一提到滦州,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民国奇女子杨三姐告状的故事,这是发生在滦州的真实故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民国初年,河北滦县浪荡子高占英,与人合谋,将妻子杨二姐杀害。并称其暴病身亡。二姐的胞妹,杨三姐到高家吊唁,看出破绽,杨三姐击鼓告状,怎奈当时官官相护,县官拒不审理。杨三姐无奈,越级上告,一位幼女三上公堂,最终真相大白,使姐姐沉冤得以昭雪。


18位皇帝曾巡游此地,这个有诗有故事的“江南水乡北方”等你相约

沿着古城的街道,探寻滦州的历史和文化,走在一条条青石板路上欣赏街边的青砖黛瓦的盛世建筑,这座“江南水乡”还有多少历史文化、民间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呢?那么不妨亲自来到滦州,来了解一下这座千年古城吧!春暖花开,我们相约滦州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