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靜主任:新生兒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處理(下)


徐小靜主任:新生兒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處理(下)

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其止血及凝血功能不成熟,較易發生出血性疾病,最常見的是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維生素K缺乏所致的新生兒出血症,以及其他多種原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症,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新生兒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處理尤為重要。

重要觀點

1.嚴格遵循輸血指徵,結合限制及非限制輸血原則進行個體化治療。

2.警惕輸血不良反應,提高輸血治療效果。

3.重視臨床輸血管理,保障輸血質量和安全。

1、新生兒輸血風險

(1)多次或大量輸血,輸血反應風險增加。

(2)感染:接受汙染血液後感染風險更大,早產兒免疫系統不成熟。

(3)輸血反應:輸血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病、過敏反應、非溶血性發熱反應、急性或遲發性溶血反應。

(4)電解質異常和心血管系統併發症。

大量輸血:高血糖、高血鉀和代謝性酸中毒風險增加。

小劑量輸血:<15~20 ml/kg則很少發生。

反覆輸血會導致鐵負荷增加。

在極低出生體重兒,快速輸血增加心室內出血的危險。

2、早產兒輸血常見的風險

(1)輸血相關性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

相關原因:輸血前貧血嚴重程度;腸道血流灌注改變;輸血有關的免疫調節性腸道損傷。

處理:輸注過程中暫停餵養,可能會降低輸血相關性NEC的發生率,有報道從5.3%降至1.3%。

(2)輸血相關性腦損傷

①腦室內出血(IVH)

②腦室周圍白質軟化(PVL)

機制:影響血流動力學。

Baer等以54例極低出生體重兒為研究對象,動態頭顱B超監測發現,紅細胞輸注是發生嚴重IVH的獨立危險因素,紅細胞輸注是1級IVH進展為嚴重IVH的最顯著變量。最近,Christensen等通過回顧性分析發現,減少早產兒早期(1周內)紅細胞輸注會降低嚴重IVH發生率。

(3)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

輸血可能是發生BPD的危險因素之一。Del Vecchio等回顧性分析了8年間NICU早產兒併發症的發生率,發現採取限制性輸血策略後BPD發生率明顯下降,早產兒輸血率從2007年的14.8%下降至2011年的6.3%,BPD的發生率從3.2%(39/1166)下降至0.9%。

可能機制:存儲的血製品內增加的非轉鐵蛋白結合鐵,炎性介質增強了氧化應激。

(4)輸血相關視網膜病(ROP)

早產兒輸注成人血液後氧容易釋放到組織中,在血液置換等大量輸血時更為明顯,使組織內氧過多,可能增加早產兒視網膜病的發生。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