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來真好看——在關係裡成長、綻放



週二晚上的網絡支持性團體結束以後,看著Tingli老師發過來的結束時小組成員的九宮格笑臉截圖,覺得溫暖而感動,於是在看到群裡的號召以後,主動請纓,就我們這段網絡團體情緣寫一篇感悟~

近來拖延症嚴重、有點頹廢、想法太多又無法順利輸出的我,也許是需要一點推力,需要有人在後面push一下吧,才會讓我主動冒頭去做這件事。

也許,也是因為在不同的團體和關係裡,我都得到了滋養和陪伴,有很多感觸和想法縈繞心間,才會按捺不住地想要就這個主題去寫點什麼吧。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成功加入這個線上的團體陪伴活動,之前幾次都是因為未知的原因,zoom的麥克風和攝像頭無法打開,我不能被小組成員聽見和看見,這既不符合團體輔導的設置,也不符合人際交往的原則,只能退出作罷。

你笑起來真好看——在關係裡成長、綻放

而這次得以順利加入,得益於突然的福至心靈,反應過來有可能是在APP的設置裡關閉了zoom的麥克風和攝像頭的使用權限,果然~~~

趕緊加入的同時,不由得也稍稍感嘆了一下,在保護了自己的隱私的同時,也損失了某部分的使用功能,果然有得必有失啊。

雖然我是第一次"出鏡",但並未感覺到陌生或不適,畢竟大家都在群裡泡了快2個月了啊,雖然未見其面但都早聞其名。一個小時的陪伴下來,才發現原來大家的期待都那麼一致,都著眼在團體和家庭教育方面,都希望大家可以在將來一起做點什麼,資源共享、培訓免費、各施所長、互相學習……

這樣的團體叫人怎能不愛,怎會叫人不綻放如花笑顏。

而且,我還有個意外的收穫:原來有人和我一樣,喜歡同時看好幾本書喲~




Tingli老師組建的這個醫務工作者心理支持志願者群,我是在疫情初期,機緣巧合之下加入的。這是一份讓我倍感溫暖的緣分。

在這個來自五湖四海的百人團體裡,有科班出身的行家裡手,也有半路出家的斜槓青年;有經驗豐富的資深前輩,也有剛入門的諮詢小白;有術業有專攻的,也有博採眾家之長的;有精於個體諮詢的,也有長於團體諮詢的……背景、流派、資歷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有著同樣的真誠、開放、熱忱與包容,在近2個月的時間裡,相互陪伴與支持。平時大家各忙各的,時不時地有人會在群裡發佈一些業界資訊或是培訓信息、有關疫情的專業知識、有助於心理建設和自我關愛的方法等等,是一個安全而溫暖的大後方。

疫情期間,我也加入了其他幾個專業學習或工作群,但唯有這個群是最能讓人放鬆和安心的,在這裡大家可以輕鬆自如地袒露脆弱、溫情,或是展現專業才能。也許是因為這個群是由個人發起,沒有受到組織方或官方的影響吧。

慶幸遇見,慶幸陪伴,慶幸同行。

你笑起來真好看——在關係裡成長、綻放


在這個因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裡,有人給我寄口罩,有人給我寄吃的帶吃的,有人關心我家裡的餘糧夠不夠,或者關心我的狀態,提醒我好好吃飯好好休息,注意勞逸結合……這些分別結緣於學生時代、工作時期,或是心理學的學習、成長之路的不同情誼,在這個時候,化作了各種方式在支持和陪伴著我,讓我在孤身迎戰的路上沒有那麼孤單。

同時,在各個由不同的三五好友組成的微信群裡,大家也會就疫情期間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進行討論和吐槽,用一個比較正向的方式去化解內心的壓力和負性情緒,帶給彼此所需的能量、信任和支持。

因為擁有,所以珍惜。


正是因為有著這些、那些、由"關係"帶來的能量和小確幸,讓我得以成長、綻放,沒有被疫情帶來的衝擊、隔離、不確定,而破壞掉我的安全感、帶來太高的焦慮水平,而是儘可能的保持著正常的生活節律。其實,這也是抵禦不確定和焦慮的一種方式。




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交流和交往,具有團隊意識和社會歸屬感,而這些,只有在社會群體中才會得到更大的自我價值體現。這個特點,體現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就是歸屬與愛的需求——建立情感聯繫,歸屬於某一群體,屬於成長性需求。

上面提到的種種,正是歸屬和愛的需求的不同表現形式。每個人都會有獨屬於自己的訴求和表達,但核心都是對親情、友情、愛情、信任、歸屬的需要,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渴望融入團體,成為其中的一員。

你笑起來真好看——在關係裡成長、綻放


在人與人的關係中,無論是被需要、被依靠,還是被照顧、被牽掛,都是一種被看見、被關注,都會讓人感到自己是存在著的,這些都是在關係裡自己存在著的證據。這樣的聯結往往會帶來幸福感,讓人感到是被愛著、是有歸屬感的,不會成為一葉孤舟,或是無根的浮萍。

而我一直,也都在創造著、享受著,自己存在的證據。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都尋思著要在深圳搞一個長期、穩定的諮詢師支持性團體,讓我們這些遊離於組織之外、孤軍奮戰的諮詢師朋友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樹洞和加油站。

在這個醫務工作者心理支持志願者群裡感受到的美好體驗,更是增加了我對此的信心與動力。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為在團體裡、在關係中與人產生聯結、碰出火花,獲得了能量和給養,得到了變化和成長,才能夠書寫出不同的人生劇本。

正如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歐文·亞隆所說,心理諮詢師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職業,其職業風險之一就是孤獨的體驗,必須得忍受這個工作必然帶來的孤獨、焦慮和挫敗感。而且,經常會體驗到自我懷疑或者被誇大的情緒,包括這些自信心上的動盪導致的所有內部狀態的變化。

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創造一個安全的團體,建立聯結。只要有聯結,就會有分擔,孤獨就蒸發了。


最後,就以亞隆的話作為文章的結束吧,也立下一個小小的flag:等疫情結束,就來著手做這件事。

"我自己發現,治療師的支持性團體可以作為抵禦這些風險的有力壁壘。……不管是'治療團體',還是'支持團體'。最為關鍵的是團體提供了一個安全的、信任的氣氛,使得成員可以分享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的壓力。……我認為,團體是提供支持和促進個人改變的重要工具。再加上有經驗的治療師聚在一起能夠共享的技能和資源,難怪我會如此熱切地敦促治療師儘量利用這樣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