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孩子,我真高興你會追求生活的美

樓下的杏花開了,燦若雲霞。中午喜仔和爺爺下樓撿了好多飄落的花朵。

我剛睡醒,他興沖沖的跑進臥室,給我展示他的成果。


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孩子,我真高興你會追求生活的美

春天來了,杏花開了

看見妹妹還在睡覺,他貼著我的耳朵悄悄說“媽媽,看我找到了什麼,好多漂亮的杏花,我們晚上吃飯的時候把它們在盤子旁邊擺一圈好不好。”

下午我們一起玩了一會兒,喜仔提議喝下午茶。

他和奶奶一起用榨汁機做了蘋果奶昔,把我和老公結婚時用的紅綢披單拿出來蓋在茶几上做桌布,給大家擺好“茶具”。

拿來家裡的零食當作點心放在杯子旁邊,把撿來的杏花一朵朵仔細的擺在杯子周圍,接著給每人到了一杯自制的奶昔。

然後把大家都請入坐,開始享受他組織的下午茶時間。


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孩子,我真高興你會追求生活的美

歲月靜好的下午茶時光


羅丹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掉落在地的杏花原本的命運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喜仔發現了它們的美,並且為它們的美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利用它們的美創造了新的美。

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他在構建屬於他的生活美學。

在平淡粗糙的生活中注入美的享受,我們才不容易被生活的一地雞毛攪擾。

張愛玲的小說《小艾》的女主角小艾,在身上僅有幾塊錢的時候,看到了漂亮的梔子花,還是忍不住要買,在艱難的生活中,那一束梔子花就是她心中的光。只要有光在,再難的生活,她沒有想過放棄。

孩子追求生活的美就是在追求愛

席思說,哪裡有美,哪裡就有愛。

孩子在建構生活的美時,他的心中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愛,這正是我們為人父母平常所忽略的。我們會教給孩子知識,教會他道理,唯獨總是忘記教他認識美,教他熱愛生活。

先從人世間個別的美的事物開始,逐漸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進,從一個美形體到兩個美形體,從兩個美形體到全體的美形體,再從美的形體到美的行為制度,從美的行為制度到美的學問知識,最後再從美的學問知識一直到只有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徹悟美的本身。——柏拉圖

孩子剛開始認識美,往往是從要求食物或用具完整開始的,著名教育專家孫瑞雪說過,在孩子要求一切都必須保持“完美”時,他的審美敏感期就開始了。

審美敏感期一般始於孩子2歲左右,我們會發現給孩子一塊餅乾,他就要求一定是整塊的,有缺口的不會要,衣服上有一點點髒漬,就會難受得哭。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他們會偷偷拿媽媽的口紅在臉上畫,穿媽媽的高跟鞋,買衣服要選擇顏色最鮮豔的……如果我們不瞭解孩子正在建構自己的審美,往往難以忍受孩子的“胡鬧”。


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孩子,我真高興你會追求生活的美

偷抹媽媽口紅的小女孩笑靨如花


發怒的後果是讓孩子感到挫敗,讓他覺得追求想要的美似乎是一件錯事,他沒有辦法把這種天性的感覺進一步從外到內強化,只好中斷,這樣就破壞了孩子的審美學習。

孩子追求生活的美有助於建立自尊與自信

如果我們瞭解孩子追求美的心,把孩子的行為當作關乎成長、關乎品質形成的機會,儘可能去體察孩子對於美的細膩發現,我們就可以為孩子提供適當的幫助。

在孩子追求美的過程中引導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建立他的自尊自信。

喜仔三歲時,我給他買過兩雙同樣型號的鞋,但顏色不一樣。有天上學,他非要一隻腳穿一種顏色,因為他覺得這樣好看。

走到小區裡,有的奶奶看到了就會問,“小朋友你怎麼穿兩隻不一樣的鞋啊”,喜仔就說“我喜歡啊。”

多好,孩子知道“自己喜歡”最重要,而不是根據外在的評價來定義自己的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有了自己的穿衣美學,還知道自己有穿鞋的自由,他不必非要接受來自外界的聲音,這對他以後形成良好的自我評價具有很大的作用。


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孩子,我真高興你會追求生活的美

自信的孩子對生活充滿熱情


當孩子把高度的審美透過外在事物完善之後,就會回到自己的身上,對自己的身體以及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

我們還可以看到孩子們是如何把假髮別在頭上,又如何在裝扮的過程中最終學會欣賞自己的頭髮,這是孩子將美物化的過程。

最終透過一連串的嘗試,孩子形成了自己的審美,併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成為孩子的生命所在。

孩子追求生活的美有助於建立良好的道德感

道德是因為審美而建構和形成的,破壞了審美就意味著破壞兒童道德的形成過程。如果我們保護了孩子審美成長的整個歷程,我們就保護了自身的道德。因為道德品質不來自於道德本身,而來自於人類最早期構建的審美。——孫瑞雪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破壞美的行為——美麗的景區到處扔著遊客遺留的垃圾,平靜的湖面上漂浮著塑料袋,租戶離開出租屋時屋裡一片狼藉。

就如王小波所說,有一種人,自己知道要吃、要喝,要住得舒服,別的一概不管,這就是因為在他們生命的早期關於審美的追求被扼殺,失去了對生活美的嚮往與追求。

當我們沒有追求生活美的渴望,對於醜陋也就習以為常。

先賢羅素曾說過,對人來說,不加檢點的生活,確實不值得一過。

對於生活美的追求,會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是我們改變低俗、粗濫的動力。

孩子追求生活的美有助於形成更好的幸福感知力

羅素先生說,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建設性的工作。

孩子追求美,建設美,創造自己的生活美,是他獲得幸福的重要源泉,這對於他一生的幸福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特別的下午茶時光∣孩子,我真高興你會追求生活的美

孩子對於幸福有更好的感知力


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在孩子對物品、自身、環境提出審美要求的時候,我們需要去認真保護。

如王小波所說,雖然人生在世會有種種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與不幸之間做出選擇。

而這種選擇,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孩子天然就會做出幸福的選擇,我們作為父母,支持他的選擇就好。

這樣孩子長大成人,他就會知道,我這一生,不是苟且活在世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