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虎

(文/吕晓峰)在大连金普新区,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地下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就是大连光洋科技集团占地约24万平方米的“地下机床王国”。它位于地下十几米深处,厂房通过数控通风装置,实现恒温、恒湿状态。借助这座“地下车间”,光洋科技在国产大型机床上

实现了定位精度0.5微米重复定位精度0.1微米,运动机械分辨率0.1微米的国际领先水平。

“建恒温地下工厂是高精密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告诉笔者,这座地下工厂与建在地面上的工厂相比,地基更加稳定,因此振动较小,而且不易混入尘埃,可确保组装环境条件要求。同时,与在地面上建设同等规模的工厂相比,建设费用虽然高些,但运行成本是同等规模地上工厂的5%,年节省运行经费95%。

“我只要往车间里一站,就会感到心旷神怡。”陈虎说。

回首10年前,当时满怀一腔报国之心的陈虎并没有想到,来到大连自己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惺惺相惜

那是2007年,在北京工作的陈虎一度陷入纠结。收到美国加州大学offer,他却开心不起来。在他看来,国家培养了他20多年,让他挥一挥衣袖便远走高飞,他过意不去:

“我想留在中国实现自己的产业报国梦。”

彼时,大连人于德海也相当烦恼。作为大连光洋集团的创始人,他正在打造一支研发团队,要自主研发数控转台和摆角铣头等关键功能部件。他想摆脱一再“被人掐住喉咙” 的不适与憋闷。1993年,于德海曾购买过一台进口设备,生产厂商对设备的安装、使用都给予苛刻的限制,甚至为防止挪动进行了加密上锁,一旦挪动,数百万元的设备将自动锁死报废;2006年,光洋完成了应用自产五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立式加工中心的整机验证工作。于德海想从国外购入光机配置自主数控系统,但美方厂商以“你们是中国企业” 为由,拒绝他们的购买意向,继而提出种种购买限制,包括提供工艺图纸等无理要求。于德海一怒回国,产生了打造团队自主研发的想法。

团队一步步成型,于德海却感觉还缺一个可担当箭头的领军人物。恰是此时,于德海和陈虎相识,双方“瞬间” 便碰撞出了相互理解和钦佩的火花。一个是慧眼识珠,一个是还君青眼。一席谈话相见恨晚,彼此都明白对方的期冀与诉求、理想与抱负,于是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于总身上有大连人的豪迈和豪情,他对事业的执着打动了我。”

陈虎当即拒绝了美方的邀请,在妻子即将临盆的情况下,背上行囊,踏着大连飘飞的白雪,加入了这个当时在业界声名尚浅的公司。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成绩斐然

来到大连,陈虎发现光洋科技这家民企提供给他的平台比想象中还要好。

“技术团队很棒,董事长很爽,政务环境很给力。”

在陈虎的带领下,光洋从扎实基础零部件做起,围绕智能制造,光洋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拥有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传感器、各类关键执行部件、各类高档5轴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具备了为用户设计制造各类智能化制造装备的能力。

他告诉记者,目前,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旗下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研制的五轴数控复合加工中心已成功打入中国航天、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大连光洋先后为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提供了五轴复合加工中心及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而在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后,公司正在与汽车零部件厂家联合为用户提供光洋集团研制的单机成线智能化制造线替代过去用户使用的多机串联成线的制造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效率提高了3-5 倍。

此外,光洋集团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及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及关键功能部件研发成就显著,继2013年7月31日大连科德制造的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出口德国,树立了中国机床制造的重要里程碑。2015年内再为其提供25 台多型号五轴加工中心,组建第一条全国产战略武器核心部件加工生产线。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创新不止

在业界被称为“老虎” 的陈虎,如今更是如虎添翼。他出任国家数控总线联盟工作组组长,制定出我国首个运动控制总线国家标准。数次作为课题负责人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控技术课题。然而,陈虎的追求并没有结束,他的脚步仍然在继续向前。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北京机床展现场,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其全资控股子公司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联手演绎“大国重器”。

在展会现场,陈虎饶有兴致地向笔者介绍起了大连科德世界首创的带有自动换刀功能的铣削加工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分别配置第5轴和第6轴通道,其中第5轴对应第一通道,第6轴对应第二通道;系统分别获取第5轴和第6轴各关节轴的运动目标位置,第一通道实现对第5轴的各关节轴运动控制,第二通道实现对第6轴各关节轴的运动控制;通过在第5关节安装的电主轴(主轴功率16KW,最高转速可达24000rpm), 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对金属物体的铣、削、磨加工。在第5关节安装电主轴,明显增加了连接刚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大连科德的工业机器人还配有多功能刀库系统,对常用刀具采用多刀配备,相同刀具数量大于1把,可实现自动换刀,并提示人工更新刀具。

“未来,我们将进军航空航天领域的装备制造服务,研制生产能造军工产品的机床。同时,面向2025中国制造,为用户打造智能化工厂。”采访最后,陈虎踌躇满志地说。

民企奋进“智能化制造”——访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总工程师陈虎

来源丨数控机床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