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因為疫情的關係

很多人上下班、進出小區等

測量體溫的次數

已經遠超過去數年來的總和

但你是否發現

身邊人的正常體溫都不到37℃了呢?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從上學開始我們就被教導

37℃是人類的正常體溫

為什麼現在都普遍低了?

難道只有咱們天朝子民如此?

無獨有偶

美國斯坦福大學也得出了相同結論

自19世紀以來

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已經下降到了36.6℃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在短短一百多年裡

成年人的平均體溫便下降了0.4℃

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體溫跟個體免疫力息息相關

例如蝙蝠的體溫能維持在40℃

它的免疫力高出人類上百倍

甚至不會得癌症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根據研究表明

體溫每升高1℃

免疫力會提升5%左右

而體溫每下降1℃

免疫力反而會下降至少30%

換而言之

咱們的體質比百年前的人更差了!


為什麼我們的免疫力

會和體溫息息相關呢?


接觸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

體溫高低是人體新陳代謝快慢的體現

新陳代謝越快,體溫便越高

體內血液流速就更快

而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是靠血液內的白細胞

血流速度加快就能幫助白細胞

更快發現病毒,更快免疫應答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也許有人會問

癌症這類疾病並不是外部病毒造成

免疫系統也能起到作用嗎?

的確,白細胞還起到檢測細胞的作用

如果體內出現了癌變細胞

白細胞可以及時識別殺死

防止癌細胞最終演化成腫瘤


瞭解了體溫和免疫力的關係

再來聊聊為什麼體溫會下降?


首先就是人們變懶了

出門可以打車

吃飯能點外賣

衣服交給洗衣機

甚至連上班也是坐在電腦面前

如此缺乏運動的作息

導致肌肉含量減少

肌肉作為人體最大的發熱機構

肌肉較少自然導致體溫下降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其次是人們過於追求安逸

天氣熱了吹冷氣

氣溫低了有暖風

大汗淋漓的時候

還能喝上冰鎮可樂

久而久之,人體千萬年來的調節中樞

大大減少了接觸刺激的機會

所以連體溫調節功能也下降了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導致體溫下降的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現代人普遍不健康的作息

以及過載的生活壓力

房貸車貸、熬夜酗酒、家庭糾紛...

在壓力狀態下,人體過度分泌皮質醇

便會分解肌肉,儲存脂肪

從而導致基礎體溫隨之下降

人類正常體溫普遍不到37℃?這或許是一個噩耗!

最後,儘管人體的溫度下降了

但地球母親的體溫一直在上升

溫室效應對全人類的影響

或許比體溫下降來的更迅速

冰川融化、氣溫上升、生物滅絕、森林火災...

在大自然的浩瀚偉力面前

人類往往微不足道


對此我們能做的只有

健康飲食、加強鍛鍊,關注身心

關愛身體,也關愛我們的地球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