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百島洞頭

溫州旅遊體驗師曾香琴:筆名雨山禾子,喜好山水的洞頭草本女子。熱愛自然,亦關心人文。音樂為伴,文字為伍。有時間到四處走走,身體力行,與心靈共鳴。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陽春三月,去大門看油菜花吧!

春回大地,大門田野裡的油菜花已經競相開放了。偌大的外灘農場,一大片金黃的油菜花像鋪滿一地金子,在陽光下閃爍著熠熠金光,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好一派繁忙採蜜中。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作為油菜花觀賞園區,岙底村民居圍繞的油菜田園,一條紅藍相間的塑膠跑道穿園而過,和著新建民居彩色外牆相輝映,岙底村田園和村莊,成了一盤巨大的自然調色板。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巍峨的龜巖腳下,山巒青翠,草木泛發嫩嫩的葉芽。陽光暖暖地照在大地,正是踏春賞花好時節。往年三月,大門的油菜花節活動主場就設在岙底村。花影娑婆處,人影晃動,各色風箏在空中搖曳,遊人如織。旅行社組團的親子游,各種活動打卡,主辦方忙得不亦樂乎。非常時年油菜花開,大門鎮開展了油菜花觀賞“雲上游”,不一樣的舉措,吸引了不一樣的遊客群體來觀賞。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走進田埂,身體埋進了花叢中,只露出腦袋。迎面油菜花的清香撲面而來,任溼泥沾滿鞋幫也不顧。鼠麴草(綿草)開著小黃花,到底無法與高高枝頭的油菜花相媲美。要是掐下這些嫩嫩的鼠麴草回家做清明果,那一定美味極了。可是今天的主要任務是來賞花的,美食暫且放一邊。攝影人佔據有利方位,調節鏡頭,將眼前的金黃收進鏡頭。那爬上民居圍堰跨欄式舉著相機的兄弟攝影人,姿勢挺妖嬈,他們一定也能收穫不少好片子。無人機在田野上空發出嗡嗡嗡聲響,空中俯瞰油菜田園,攝影角度更廣域。年輕的學子,一邊觀賞油菜花,一邊做沉思狀,他一定又想出了讚美油菜花的最美詩句。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不遠處,一位噴灑農藥的老農進入了鏡頭。大家都很好奇,油菜已經是開花期,還需要噴灑農藥嗎?問問老農,老人家有點耳背,沒有回應。黃老師用本地話湊近再問一次,得到回答:就是殺蟲的!得得,一大片農田裡,也就這麼一位老伯在噴藥,看來是勤快人,也是莊稼好把式。一小片空地上,一對夫婦在翻鬆泥土,是要準備種上當季蔬菜吧。“阿姨,把你身子直起來一下下。”身穿紅色格子外衣的阿姨看我們在拍她,不好意思地連連擺手,“別拍了,別拍了,難看死了。”一邊將口罩重新戴戴好,繼續埋頭勞作。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孩兒,跟著奶奶走過塑膠跑道。看著眼前一眾語言陌生的客人談笑風生,孩子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原來一蹦一跳著走過來,此刻突然靜止站在路邊,她和奶奶也是來賞花的吧。每天都能看到金燦燦的油菜花,孩童的心裡樂得像花兒開。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跑道旁一處平臺上,“鋤禾”的老農雕塑挺逼真。炎炎夏日,顆粒飽滿的油菜籽收穫了,插上秧苗,綠茵茵的稻田是大地調色板又換了顏料。一條溪溝穿過田野,溪水流經而過。雨季的時候,山上被雨水沖刷下來的沙土,堆積在溪溝底,勤勞的農人拿起鐵鍬就勢將沙土鏟到田野上,讓土地更肥沃。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溪溝旁有戶李姓人家,主人對花草盆景情有獨鍾,家裡有多盆造型奇特的盆景,都是主人利用農閒時間到山上採集過來,再進行修剪養護的。十多年前,一次雨後漫步,我經過李家院子,看到院牆邊擺放著眾多造型的盆栽,動了心,駐足觀賞起來。主人看我對他的盆栽感興趣,引我到他家二樓平臺觀賞更珍稀的盆栽,還拿出了他養護的盆栽參加縣裡比賽的獲獎證書。無論根雕還是灌木修剪,他都做得很用心。一個農家漢子,能夠痴迷於盆栽藝術,自我欣賞,美化庭院,實屬難得。兩年前初夏,我去大門,特意去看望做盆栽的李姓大叔,發現他精神狀態已大不如從前,院子裡的盆栽都荒了。在他家女兒指引下,李叔有點木訥地翻出以前拍攝的盆景影集,沒有太多語言,就那麼僵著,讓我惋惜不已。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挨著岙底的甲山村林伯,是大門養蜂大戶,他的養蜂產業和技術,名揚海內外。林伯事蹟上了報紙,被農業大學聘為客座講師。林伯經營他甜蜜的事業,帶給他不錯的收入。這次去大門,他家老宅拆了在翻建,我是沿著他寫的路牌找到他借居處買到蜂蜜的。每次去大門,都要到他家買點純正的蜂蜜帶回家。蜂王漿,各種花粉,蜂蜜的等次,林伯說起來很專業。再買一瓶油菜花粉吧,回去嚐嚐。這些純綠色食品,值得擁有。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四季更迭,色彩不同,最美的春天,就在大門山野。有山,有水,有海,有稻田,大門島,是值得來小住或常住的好地方。

溫州百島洞頭 | 大地調色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