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2017年北京東正拍賣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專門為了一把紫砂壺開設了一個拍賣專場:“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最終這把壺以1550萬元人民幣的落槌價成交。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這把壺是顧景舟先生在1989年所做,簡致純美!當時顧老已經74歲,堪稱是其晚年最重要的文人壺作品。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1989年,金陵畫派大師亞明先生在江蘇倡議書畫家與制壺高手合作,本就是老友的兩人一拍即合。

據當時活動的參與人、見證人、顧景舟弟子葛陶中,和現南京藝術學院潘春芳教授回憶:“兩人合作這件作品是,顧老特地選取了曼生十八式中的井欄式”。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為什麼要選取井欄式呢?在紫砂壺藝術與書畫結合的壺形中,井欄屬於比較成功的一類,因其造型簡潔,壺身留有大空間的畫面,可供文人墨客施展。

許偉軍井欄:

所以在考量壺形制作是,顧老就充分考慮到怎樣將紫砂工藝引向“工藝與文化”相結合的藝術殿堂。

壺成之後,亞明先生直接在壺身、壺底落墨,並無紙本墨稿,顧老在壺身親自篆刻,所以兩人合作的這把井欄壺是絕跡孤品。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亞明在與顧老合作的這把壺上題寫了“青松本無華”的銘款,取自“宋四家”米芾的代表作《蜀素帖》中的“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

張茂業井欄:

並在壺身另一面配畫青松圖案。亞明所繪製的松樹分為一支三段,三段松枝所對應的延長線皆在壺身的突出位置:松頭對應壺嘴,第二段對應壺頭,第三段對應壺把。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亞明正是通過把握二維平面間線與線,三維空間線與輪廓形體之間的關係來表達體積語言,增強了這把矮井欄形體的表現力。

自古文人雅士喜歡用【青松】來比喻高潔、高尚的情操。

所以【青松】不單單具有吉祥的寓意,更是象徵了顧老堅定的、大樸無華的從藝品格和在紫砂界松柏常青的地位。

亞明在壺底寫下一段銘文,是亞明給予顧老壺藝以極高的評價。

銘文如下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壺自先秦有之,紫砂始於明正德,至今近五百年,高手不過十餘人。顧兄景舟當為近代大師。顧壺可見華夏之哲學精神、文學氣息、繪畫神韻”。

鈐印:景舟制壺(底印);顧景舟(蓋印);壺叟(鋬梢印)壺身銘文:青松本無華,亞明

顧老創作的矮井欄繼承傳統又具創新意識,表現出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大象求簡】的高超境界。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孤品:青松本無華|顧景舟制亞明書畫《矮井欄壺》


顧景舟曾說:“若將紫砂比作一條船,年輕時,我為它拉縴,是個賣力的縴夫;中年時為它揺擼撐篙,當是淥公;一直到晚年,才為它掌舵。

回首平生,我把一生都獻給了紫砂。”

在顧老與亞明先生合作的紫砂壺中,惟此件最能體現二人的藝術風格與特色。

不僅見證了當代書畫名家與制壺高手的合作,更可以稱之為對顧老一生成就的總結和濃縮。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