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的寶寶總是喜歡打人怎麼辦?

盧金潮


1歲的孩子喜歡打人,講道理肯定是不行的,孩子根本就聽不懂。

作為家長要多觀察一下,孩子為何會產生打人的行為,常見的因素,比如,平時家裡的照看者在看孩子的時候,孩子動手拍了一下成人,成人立馬錶現出很驚奇或者其他引起孩子興趣的表情,成人自以為是在逗孩子玩,但這給了孩子一個很不好的暗示,孩子以為拍成人(打人)會給成人帶來樂趣,孩子會不斷地重複這種行為。

所以,不能簡單的一句話兩句話評斷為何孩子喜歡打人,作為家長,若發現孩子表現出了一些不好的行為,一定要多觀察,是什麼因素引起孩子的行為,我們常說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家庭親子育兒


題主的問題並不是個案,很多孩子剛滿1歲,就顯現出各種不良行為的端倪呢?

孩子打人、抓臉、扔東西等反常行為,其實意味著孩子的不同需求——只不過很多人都和題主一樣,覺得「這貨還處於外星人無法溝通階段」,怎麼說都不聽。

一看到孩子動手打人,一些爸媽第一時間就給孩子定性:「你怎麼亂打人呀?」然後給予斥責和懲罰。

實際上,對於0-3歲孩子來說,打人、抓臉、扔東西的行為,並不一定都是攻擊性行為——這些反常的行為背後,往往反映出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展出來的新需求。


翔總說事


1、觀察是什麼事情引起孩子情緒不穩定?1歲的孩子正是性格慢慢養成的關鍵時期,先觀察具體是什麼事情導致孩子煩躁易怒,需要通過摔東西和打人來發洩。這個時候也不需要特意地阻止,看看是否因為家裡人在交流時容易起高腔,讓孩子接受到這個信號而產生焦慮和不安,從而在情緒表達時折射出家人間相處的影子,情緒不穩定。

2、孩子打人時,應採用溫和的方式堅決的制止。孩子打人可能是情緒不穩定,也可能是孩子想和別人交流但是把握不好分寸。不管出於哪一種原因,孩子伸手打人時都要阻止,但阻止時注意採用溫和的方式。具體做法可以是,看到孩子伸手打人時,輕輕握住孩子的手,不讓他打。孩子打一次就阻止一次,直到孩子不再伸手打人為止。


大頭—小龍人


人都會有初衷,你的初衷是什麼,就應朝那方向努力,

一歲的孩子愛打人,怎麼就難辦了呢,你是打不過他,還是吵不過他呀,還是你一吵他他就離家出走呀。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吧,這些方式你嘗試過幾種呢,只有自己真的嘗試過無法解決時才去問別人,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盡相同,孩子的遺傳基因不同,家庭條件不同。所以方法方式也不會相同,我覺得這不是個大問題,只有你懶的去嘗試的問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現在的性格就是父母的不良教育造成的。想要孩子變的更好,要先從父母自己學會努力開始。因為只有最好的父母才能養出最好的孩子。


劉友後來者居上


一定要告訴寶寶,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要和他講道理,但是不要體罰寶寶。當寶寶打人時,家長千萬不能用打的方式來懲罰寶寶,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是很強,很多的行為習慣都是模仿大人。如果家長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教育寶寶,不僅不能夠改善寶寶的問題,反而有可能加強寶寶的這個行為。 家長可以用傷心的表情來影響寶寶,讓寶寶慢慢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不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如果寶寶打人的毛病通過教育一時還難以改正,還可以用短時間地剝奪其遊戲權利或將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暫時沒收的方法,讓寶寶認識到打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歡,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們才樂意和他玩,來幫助他改正缺點。


Goblins小華


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家長也要樹立好的榜樣


糖果寶寶育兒分享


寶寶喜歡打人或許並不是寶寶的性格除了問題,大人的反應很重要,如果大人表現的高興,寶寶以為是和在和他玩,並且以為這樣做是對的。

所以當寶寶出現打人等情況,家長應該嚴肅寶寶這樣是不對的,大人也應該表現出痛苦等表情。


林月桐


報警抓他!


往事茹姻


其實好多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打人,不是真的要打人,有時候是孩子想和你玩,只是不會表達,一歲寶寶有時候表達不了!!一歲了可以試著慢慢溝通,多教孩子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湉湉的美好時光


一歲的寶寶打人可能並不是有意識的,孩子太小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有的時候可能是僅僅要摸摸或者叫人而已。多觀察小孩子的目的,多交流,慢慢會好的。多耐心多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