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地震時,我們在飛機上是否安全?

abc大宇


我沒找到科學的解釋。但是有個影片叫《2012》,不知道各位看過沒有?

地震、火山暴發、海嘯。主人公一家人坐上飛機,逃往中國。在一路之上,他們看到機場被地震所毀、城市被火山引燃、大地動搖開裂……然而這一切,他們都是幸運的旁觀者。

電影是科幻,但總有一些現實的元素。至少在短時間內,如果飛機能達到一定高度的話,是可以避免地震帶來的傷害的。

為什麼強調“短時間”?《潛伏》裡翠平有句話:“原來飛機是人駕的呀?”

飛機的確是人駕駛的。不光駕駛,還要加油,有飛行里程與飛行時間的限制。超出這個限制範圍,就沒有什麼是安全的了。


棲鴻看紅樓


如果在大地震發生前趕上飛機,是不是就可以撿回一條命?雖然,由於地震在地球上每年都要發生數百萬次,所以科學家們將其稱為一種再常見不過的自然現象。但地震這兩個字對於許多尋常百姓來說,卻不禁讓人充滿畏懼之感。因為,沒有人會關注那些震級很小的地震,以及那些人根本無法感知到、甚至還需要通過地震儀的探測才能發現的地震現象。

在幾十年裡,已有不少次數的大地震發生,因而很多人都將地震等同於災難。因為,這些被大家所知的大地震,的確也對位於震中和附近區域的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其中還包括了很多鮮活的生命,也在這些突如其來的災難中離開這個世界。事實上,很多人都對地震缺乏基本的認知,更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所以,每當有明顯震感的地震發生時,很多人除了擔心自家的房子會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之外,同時還會設想如果發生了大地震應該怎麼辦。

而最近,在我看到的和地震有關的疑問中,除了地震的震感和什麼原因有關、地震發生之前是否有前兆之外,便是如果當發生地震時,在飛機上人們是否就一定是安全的。換而言之,其實大家的疑惑就是,已經起飛的飛機是否能不讓這些幸運兒撿回一條命?

簡單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其一,地震的本質是什麼;其二,地球圈層的位置和組成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地震始於地殼深處能量的釋放,以人類目前對地震的研究情況來說,很多地震的發生都是由於板塊活動造成,而且人類也暫時做不到對地震進行準確預測。

而之所以一些軟件可以提前數十秒的時間提示將有地震發生,其實是因為被提示地點並非震中,地震信息的傳遞其實是通過地震波來實現的。

因此,自然也就不存在很多人疑惑的地震前兆,儘管某些動物的感知系統會比人類更加靈敏,但地殼釋放能量本就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我們腳下的土地,雖然也位於地殼之上,但距離能量釋放點也還有一定距離。

當說到地震的本質是,需要進一步講一下地球的內部構造結構,人類進行的所有生產活動都是在地殼之上的空間進行,而地殼之下則是地幔和地核,這三個部分同時也被稱為地球的內圈層。

這些地底下的物質越往下溫度越高,而我們對地球內部結構的瞭解,其實主要的判定依據就來自於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情況。

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飛機在地球的什麼地方飛!當我們對地球圈層有了基本瞭解之後,就知道答案跟地震的發生位置無關。

從大的方面來說,地球圈層其實就由內圈層和外圈層(生物圈、水圈和大氣圈)這兩個部分構成,地震的波及範圍是內圈層和生物圈,而飛機的飛行位置則是外圈層中的大氣圈。

相信很多人在飛機上都體驗過對流帶來的機身搖晃感,但不管地球地殼中的活動有多劇烈,都不太可能對大氣層的各位置的活動情況帶來影響。

而且,大氣圈層也具有垂直分層結構,而飛機一般都長時間在平流層底部和對流層頂部空間區域飛行,這裡距離我們的地面高度達到六千米以上。

所以,如果在一次大地震發生之前,一部分人很幸運的趕上了飛機,那麼只要這架飛機已經起飛,便不會受到地面振動的影響,而飛機上的人也不會受到生命的威脅和其他意外傷害。事實上,地球上每天都會發生上萬次地震,而大家畏懼的大地震從發生頻率上來說極低,所以,我們不妨對地震有更多的瞭解,從根本上減少內心的恐懼感。


悟空科學


先來看兩個感人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八級大地震,地震導致當地電力、通訊、公路完全中斷,2008年5月14日11時27分,空軍某部運輸機搭載首批100多名空降兵緊急出發趕赴災區,首批空降隊員15人,在5000米超高空跳傘,成為首批進入災區的外界救援力量,即“空降兵十五勇士”。此後又有多批次共計11000名空降兵進入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圖釋:空降兵十五勇士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最高震級7.1級的大地震,隨後國產運八運輸機就向災區精準空投了救災物資。

圖釋:運八型運輸機

這兩次任務,飛機都是在餘震不斷的受災區上空,執行飛行任務,而且是在無氣象資料、全新的飛行路線下飛行的。

直接答案:地震發生時,在飛機上是安全的。

地震時飛機為什麼是安全的?

地震是由於板塊運動形成的,可以這麼想,地球上有就很多板塊,這些板塊不是固定的,當這些板塊發生運動時,就可能發生相互碰撞,這樣就發生地震了。

地震波是彈性波,不是嚴格的機械波,這種彈性波需要介質來傳播,在地殼中由於地殼的伸長和收縮而傳播,並將能量傳播出去,但是這種波無法在空氣中傳播,因此這種彈性波無法影響到天上的飛機。

地震時不產生電磁波,因此對飛機的飛行也不會造成干擾,但是會產生次聲波,一般在地震發生前的幾分鐘到幾天內發出,能感知到次聲波的動物這時就會發生一些反常現象,現在測量次聲波也用來地震的預測。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當發生地震時,我們在飛機上是否安全?

在各位的想象中,地震時如果我們在飛機上是絕對安全的(當然是飛行中的啦),畢竟地震發生在地面上,對空中飛行的飛機無法造成任何影響,所以在飛機上的朋友肯定是能逃過一劫的,但事實上如果將其擴展的話,倒是會存在一些風險!

地震時會有哪些影響

地震的種類儘管有很多種,比如構造型地震,火山地震或者誘發地震等,但它造成的破壞力卻類似,不過因為過程不一樣,幾種地震的影響也有些許差異!

現代破壞力比較強的地震中,絕大部分都是構造地震,全球發生的地震中絕大部分也是構造地震!這種地震是板塊活動影響引起的!地球有一個高溫液態內核,地殼就是地下岩漿延伸到表面冷卻後形成的岩石圈,它會因為地幔柱的山脊效應制造板塊運動!

因此位於板塊板塊之間的錯動位置就是地震和火山的熱點,當然在板塊並非鐵板一塊,內部存在大量的斷裂帶,因此只要有斷層出現的地方,同樣是地震和火山的高發點,鑑於此,地震和火山經常發生的區域就可以統計出來了,也就是是全球地震帶所在!另外地震的各種影響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來:

  1. 震區的可能會出現地下氣體釋放
  2. 震區早期可能會溫度異常
  3. 震區早期一些水庫會冒泡,甚至出現裂縫,水大量洩漏。
  4. 地磁劇烈變化,據說震前可能有地光
  5. 最後就是地震發生,山川變樣,建築物損毀等大規模的破壞出現。

在這些影響中,唯一一個對飛行器有影響的是地磁劇烈變化,但這個影響不會危及到飛行器的飛行,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影響是不大的!地震時在飛機上很安全。

地震時哪裡最安全

當然誰都不知道地震會何時突然降臨,所以上飛機只是順便解決了安全問題,我們卻不能事先上飛機來躲避地震,所以還是得找哪裡比較安全,然後在地震來臨時避難!地震發生時你可能處在任何位置,因此第一時間找到安全區域非常重要,你不要想著開門逃跑,因為地震整個過程可能只有幾十秒,根本來不及通過數層樓跑到安全地帶,因此首選是直接躲避,有幾個原則:

  1. 千萬別鑽床底下:不要以為床底下很安全,樓板塌下床就垮了,會被壓成餅乾!正確的方式是直接趴下在床邊,比床更低,床會頂住樓板形成安全區域,同理櫃子旁邊,或者其他堅固的傢俱旁都會形成救命三角!
  2. 躲開頭上懸掛物:比如大吊燈或者懸掛了重物的下方,因為重物墜下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3. 衣櫃絕不允許進去:衣櫃門可能會被塌下的物體堵住,形成一個幾乎封閉的空間,人在衣櫃裡可能因此窒息,所以無論是衣櫃還是其他能封閉的櫃子,都不允許進入避震。

如果地震停止,樓層結構還比較完整或者非常完整時,請立即轉移到安全地帶,比如空曠地區,這非常重要,因為要在這個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地震或者餘震中間隙裡逃離高危區域。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現代地震預警系統會利用地震波和電磁波的時間差,事先告警,根據與震中距離不一樣,預警時間有數秒到數十秒不等,此時就要判斷了,如果樓層很高,那麼選擇就地避震,如果樓層低矮,那麼還是選擇直接逃離是非之地!

臺灣南投縣發生6.7級地震後福州市民跑下樓避震

如果發生超級地震,飛機上還安全嗎?

當然我們所說的是把地震無限擴大化《2012》地震的原因,這個誘因是黃石公園的超級火山噴發,為什麼說它是超級火山呢?因為它連接的是地幔柱,這個火山未來有形成地盾火山的潛質,各位應知道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初期的生物大滅絕就是由西伯利亞的地盾火山造成的,2.52億年前的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噴發出的岩漿覆蓋了700萬平方千米,大概相當於整個澳洲的面積(略小一些)。

黃石公園火山噴發

當然《2012》還引發了超級地震和板塊大漂移,甚至西藏的位置都位移到了東南亞,這個變化大的有些誇張,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但超級火山的噴出的火山灰絕對會影響飛行器,比如前幾年冰島火山噴發時,大量的飛機改道,甚至停飛!

所以超級地震出現對飛機影響其實並不大,但如果是超級火山誘發的地震,那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火山灰會使發動機熄火,繼而飛機失去動力失速,大家都知道失速對於飛機來說就是一個噩夢,不是可以滑翔下降麼?其實滑翔距離很難超過100千米,簡單的說如果在100千米內沒有合適機場,那麼就要面對迫降或者硬著陸了!

所以不要以為你在飛機上就安全了,只是暫時安全而已哦!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個問題乍一看很愚蠢,但是實際上是一個合理的懷疑!

地球不只是地殼和海洋組成,地殼上空1000公里的大氣也是地球的一部分,海底的地震會引起海嘯,那在陸地的地震引起一些空氣的震盪不是應該也是合理嗎?

地震的本質

地震通過地震波將能量釋放出來,地震本質是一種電磁效應,一波的形式傳播。

地震波主要分為縱波(P波)、橫波(S波)、面波(L波),面波主要在地表傳播,能量最大,而橫波無法通過固體或液體。

真正能夠在空氣中傳播的是縱波,但這個比我們耳朵能接受的範圍還低20赫茲左右,是屬於次聲波。

當地震時,我們會聽到一些可怕的聲音,這些聲音是地震波穿過固體物質是發出的轟轟聲,並不是實際的地震波。

飛機上感覺不到地震波

普通客機的巡航高度在1萬米左右,一個聲波要輸送到如此高的位置很難。

因為聲波在傳播過程中會逐漸失去能量,就像我們的聲音離的越遠聲音聽起來就越小一樣。

即使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強地震,萬米高空中的飛機估計也聽不到聲音,也感覺不到搖晃,因為飛機本身的就有震耳欲聾的聲音在那裡。

最後

飛機在巡航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顛簸,那是因為氣流的影響,和地震沒有任何關係,就算最強烈的地震,如果你在飛機上,也是安全的。

純原創回答,如果有不足,歡迎指出,共同進步,另外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怪羅科普


如果發生地震的時候震區上空有一架飛行中的飛機,那麼單就飛機本身來說,是安全的。

地震本身還是出現在地球表層岩石圈當中的現象。地殼岩層因為某些原因出現了破裂或者是錯動,就會快速向外釋放能量,地殼也會隨之出現快速振動,地震的破壞性也因此而來。

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板塊間的相互擠壓、地質構造活動、岩層塌陷、火山爆發等等,雖然誘發因素多,但地震的破壞力主要來自於地震波。

地震波其實就是以震源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傳播的振動。

它們的傳播方式不同,速度也不同,分為三種:傳播速度較快的縱波(P波)破壞力比較弱,會引起地面上下振動;慢一點的叫做橫波(s波),破壞力比較強,會讓地面前後左右的振動。橫波和縱波在地表相遇時還會產生一種振幅大、波長長的波——面波(L波),面波沿地表傳播,破壞力也很大。

這三種地震波,無論是在地殼內部傳播,還是在地表傳播,介質都還是侷限在岩石圈。飛機本身飛行高度就在對流層頂到平流層頂,10000米左右的高度了,所以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雖然有說法說地震會改變磁場,但是目前來看這種說法也沒有被證實,至少對空中的飛機影響不大。

雖然對空中的飛機沒有影響,但是地震對於地面上的塔臺、跑道等等還是可能會產生影響的。

有可能會導致建築倒塌啊,地面開裂啊之類的,通訊設備也可能會被破壞,這樣飛機在和地面聯繫、或者是降落的時候還是有可能會受到影響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歡迎評論關注轉發。


不吃腸的大腸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你會非常安全。當發生地震時,你已經在飛機上並且飛機已經升空進入航線,那你就是安全的。地震對飛機本身沒有影響。

有個典型例子就是汶川大地震時期,空中交通和支援是最主要的救援方式,中國的伊爾-76、米-8直升機都盡數趕往災區,當時軍隊首先就是用運輸機趕往汶川。即使當時餘震還在發生,對於飛行的飛機而言,都不存在影響。所以地震時如果你在飛機上,那就是很安全的。

有人說大地震有地震波,會影響無線電通信。這話有一定道理,但影響無線電通信卻不能影響飛機飛行。地震的地震波,不管是橫波還是縱波還是面波,都對地面產生破壞力,大地震中對建築物產生毀滅性效果的就是主要是面波。然而無論這些波多強,其始終影響的是地面,無法對天空上的飛機造成衝擊。


飛機有自動巡航和人為操縱兩種方式,假使大地震時,你已經在飛機上並且升空,對飛機而言,大地震摧毀機場、通信指揮台、電網這三個最主要的地面通信系統,飛機失去了地面聯繫,但升空的飛機依然可以通過衛星通信和短波通信聯繫周邊指揮台。其實地震波雖然對無線電波產生干擾,但地震對飛機的影響主要還是因為其摧毀了地面導航系統和指揮台,使得飛機無法正常跟地面取得聯繫。也就造成了人們心理的恐懼。


靜聽竹林風


不會影響飛機本身機械性能,但是大地震會影響地面與飛機的通信,如果塔臺和機場受損,那麼飛機就無法在震區機場降落,只能找地方備降!



西裝獵人韓K






我們再看看飛機在地震時的狀態,也就清楚地震是否對飛機安全飛行產生的影響了。因為地震是震動在地殼內的傳播,並不會傳播到空氣中。即使傳播進空氣,也不過是一種能量很小的低頻聲音,它對飛行中的飛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當然間接影響是會有的,比如地震如果對地面雷達或飛行控制中心造成破壞,就會對飛行中的飛機,造成安全威脅。



另外也很容易想到,如果地震發生時,恰好有飛機正在起飛或降落,因為這時的飛機處於和地面接觸的狀態,飛機的速度又很快,地震必然會對飛機產生嚴重的安全威脅。地震的時間一般是幾十秒或幾分鐘,所以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機場跑道、地面設施如果被地震破壞,對起飛時的飛機也是一種嚴重威脅。


仰望星空


我們知道,當出現強烈地震時,地球磁場會出現瞬間彎曲或不連續等異常變化,如果因地震導致火山爆發或海嘯等綜合性災害,這個災難區域將必然出現惡劣氣象條件,如龍捲風、爆雨、冰雹等。此時,如果某飛行器正好飛臨這個災害區域的上空,必然對飛機產生影響,這是肯定的。

單從地震對飛行器的影響主要來自地球磁場的短暫影響,而且是有限的。主要影響還是來自於強震導致的局部氣象與環境變化對飛行器構成加危險的安全威脅。因為飛行器的飛行需要參照地面安全飛行高度,飛機的橫滾(x軸)、俯仰三(y軸)和偏航(z軸)的三軸運動是根據對應的艙內儀表數據進行操作的。地球磁場異常會使高度儀、陀螺儀等測量儀表讀數出現異地。當然,這種只是短暫的異常。世界上自今還沒有一次地震是長達幾十分鐘的連續性地震。如果出現該情況,飛機已處於在劫難逃的危險境地。



所以,地震對飛行器的安全影響更重要的是來自強震導致的海嘯、火山噴發、雷爆雨、冰雹、大霧霾等次生災害,有效的方法是飛機迅速飛離災區,臨時關閉途經災區的航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