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否有地域性呢?好比建築各地有其特色?

師朗


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也不乏地域性。地域性寫作的湧現是新世紀以來我國新詩發展的一個重要現象。很多詩人依託身處的地理環境,寫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優秀詩篇。這些地域性詩歌既體現了群體性的特徵,比如,江南詩歌的婉約纏綿、西北詩歌的粗狂豪放,又融入了個體對時代和社會的獨特思考,寫出了深刻的人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地域性詩歌的蓬勃發展讓我們意識到,詩歌的中心並不是固定的,優秀的詩人在哪裡出現,哪裡就是詩歌的中心。悠久而豐富的地域文化,更能讓堅持寫作的詩人們找到創作的靈感和自信。







謝敬

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否有地域性呢,好比建築各地有其特色?

是的!詩歌一定是具有時代性和地域性的,就以李白的詩吧,你不瞭解它的地域風情,歷史背景,僅從詩的字面上就很難捕捉到它所具體表達的內容,好像有很多詩人,借物喻人的居多,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肯定的,而是在兩者之間,多數詩人在一般情況下,都是觸景生情,浮想聯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即興賦詩一首!那麼詩歌帶有地域性的,好比建築物,那我們自然的就會想起,李白的《黃鶴樓…》,一送友人下揚州,這裡就有兩個明顯的地域特徵!一個是武漢的長江,一個是名勝古蹟聞名遐邇的黃鶴樓,這不都是詩與地域的表現嗎?也是地域建築之特色嗎?!



其實,在哪一個時代都有詩歌與地域緊密相連的,好像地域上的建築物與詩歌有著遙相輝映的感覺!只有地域建築的襯托,才有詩的靈魂,總有借詩(屍)還魂的妙用!寓意深遠!沒有地域性建築物做陪襯,就缺乏了詩歌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魅力!


然而我們現代人的詩歌,就比較很抽象,越是很拽,越是有吸引力,因為看似深奧的亦是迷糊的詩歌,會很神秘,才讓你覺得,噢!這是一首好詩,因為我看不懂!!!

(謝悟空!謝閱)!

(原於3、23)!


轉運中的幸福


詩歌是作者心靈火花的描述 ,作者生活在一定的時代社會,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區域環境中,不論認知和感知都無法與一定的社會時代也及社會區域脫節,寫出的詩歌必然打這個時代區域的烙印。

解放戰爭時代,寫革命友誼,寫革命者的精神。比如夏明翰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首詩的時代精神是:為了勞苦大眾求解放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時代區域是國民黨的刑場。

《十里長街送總理》這首詩,在“四人幫”奪權專政的黑惡勢力激起人們的憤怒,周總理一心為人民服務的感人事蹟,在北京長安街的區域,寫出了人民悲痛欲絕的心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詩人杜甫客居四川,茅屋為秋風所破,在四川成都草堂這個區域,有感而發,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

不知對否,請網友們討論。謝謝!


頂頂田


是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每一歷史時期的文學、藝術都是以現實生活為源泉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r

①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變革的時代,思想領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孔子編訂整理《詩經》作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創作《離騷》抒發愛國情懷。\r

②秦漢時期,大一統局面形成,漢賦以華麗的辭藻描繪恢宏氣勢的時代。\r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建安文學一掃華麗文風,陶淵明的田園詩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r

④唐朝的繁盛與科舉制度的最終形成,促成了唐詩的繁榮。\r

⑤唐宋以來,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市民階層的形成,使傳奇小說、詞、戲劇、風俗畫等世俗文學藝術得到發展。\r

⑥明清時期,封建社會衰落與資本主義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說、戲劇走向繁盛。


劉敦傑


詩歌的確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而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自然環境的影響。

詩歌創作者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並非假大空的心理臆想和無病呻吟,而是藉助一定的物質載體來達到思想表達的目的,便是我們常說的“託物言志”“借物喻情”,深居高山者言登高望遠臨絕頂,棲居草原者言天高地闊萬里坦途,遊居江南者言小橋流水桂花香。因為詩人本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各不相同,所藉助的物質載體便有本質的差別,或者詩人本身並無地域性的創作觀念,但因為他所藉助的眼前景色僅他眼前所有,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就帶有了地域性。

二、風土民情的影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詩人在進行創作時描寫的是自己的故鄉,自己熟悉的人或事,這是作者的根性之地。西北的詩人寫的是神性與粗獷,江南的詩人寫的是婉約與纏綿,這些都與詩人所處的地域民情息息相關,詩歌創作自然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地域特點。

三、文學風格的影響。

一般而言,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亦可稱為區域文化,它是一種綜合性文化。地域不同,其文化表現形式也大相徑庭。梁啟超在《中國地理大勢論》中曾談及,燕趙之地,北控長城,南界黃河,太行山綿延數百公里,巋然矗立,民風淳樸豪放性情如山般穩重、仁厚,俠義之風世代相傳;吳楚之地,水鄉澤國,水域交織,民風纖細婉約。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徵(地行、水源土壤等)毫無行跡地對居於此地的人民產生影響。後世交通的發展固然削弱了地域性對文學風格的影響,但又從側面凸顯了地域對文學風格的重要影響。 事實上,文學風格的形成與地域文化關係之密切,古已有之。楚辭瑰麗,《詩經》質樸,可謂南北文學風格分野之始。

以上便是詩歌地域性的原因及表現,所以詩歌創作也不必求同存異,正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自然地理特徵大相徑庭,這才讓中國文學表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恢宏盛景。





木木南洲


詩歌是有地域性的區別的,當地的風土人情、社會環境所造成主流的寫作風格。比如寫詞婉約,北方也有納蘭容若,不過畢竟少數並不是主流。

地域性區分,可以考慮詩歌的幾個流派:婉約派、江西詩派、花間派、豪放派、雅詞派等等。


禿筆寫春秋


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 初民時期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 譯文:去砍伐野竹,連接起來製成弓;打出泥彈,追捕獵物。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會狩獵生活的二言詩,句短調促,節奏明快,卻寫出了從製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

•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雙聲疊韻的聯綿詞和疊字的大量運用,以四言為基本句式,間雜二言句到八言句,節奏鮮明,音韻諧洽,詞彙豐富。(建築82種、草石104種、蟲名35種、馬名28種等)

•【古詩十九首】東漢末期,基本是遊子思婦之辭─如《明月何皎皎》。遊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如《生年不滿百》。對生存狀態的感受,人生觀念─如《青青陵上柏》。

除此之外,詩歌亦有地域性:

•【楚辭】屈原等人開創的一種新詩體,與楚聲、楚歌有直接聯繫,與楚國民間‘巫歌’關係密切,楚辭中充滿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地方方言,受到北方文化影響。

•【二京賦】除描繪苑圃、田獵、宮室之外,還把商賈、遊俠、辯士以及街市、百戲等市井萬象,展現一幅長安,洛陽都市生活全景圖。





晨璟熙


其實藝術是沒有國界,詩歌也是一樣的,我們現在的詩歌,都是借鑑了洋人藝術流派,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詩歌,據說北斗的詩,具有鮮明的西方特色,用現代派詩歌的手法,與詩人的意境,堆疊一些普通人看不懂的詩句,現在許多青年詩人寫得詩,十有八九個人是看不懂的。所以現在有幾個人喜歡看詩歌吧?詩歌這個題材,在中國已經變成了陽春白雪,普通的鄉里巴人,是不會去看的。因為他們什麼都看不到了,其實有些詩人,連他自己寫的什麼都不知道了。他自己也看不懂了,完全是在捕捉片刻的意思流在寫作,如同夢囈吧?這就脫離詩歌的本義,完全是為自我:種玩物,至於別人欣賞不欣賞無所謂,這就是現代詩人的弊端。脫離了群眾。在自我的孤芳自賞。.這就葬送詩歌這門美的題材宗旨,一個失去讀者的文學還有其存在的價值嗎?

文學是人學,寫詩歌即要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也要包含濃烈的激情, 詩歌不是冷冰冰的文詞遊戲,而是帶血的高歌,任何藝術形式,如果你不是充滿激情的去寫,那你寫的這些東西也是無謂的乾燥的。永遠得不到觀眾的喜愛。用你飽滿的熱情,發掘自然的美,發掘人心裡的美,詩是美學。你看我們古代詩人寫的詩,歷經千年還在傳頌。

詩歌當然有其欣賞地域侷限,為什麼現實主義文學在我國盛行,唉,那些稀里古怪的意識流,現代派,荒誕派,野獸派,印象派呀!等等。在中國是沒什麼市場的。中國人欣賞的是功德圓滿。皆大歡喜,最終團圓。好人有好報。中國的詩要朗朗上口韻味濃厚,平平仄仄。四平八穩,這就是民族性。當然人們審美的角度是一樣?好的藝術同樣能引起我們的喜歡的。


江南知士wang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歌是中華文化中一個璀璨的明星!詩歌時代性可以用中國朝代來細分,同時也可以大致劃分成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

那麼詩歌是否具有地域性呢?

答案是肯定的。

正如中國雖然是以普通話為通用語言,但是各地仍有方言。詩歌的地域性特徵自古便展現的十分明顯。

戰國時期的屈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

創作出《楚辭》,這本詩歌集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唐朝的詩歌亦是中國詩歌史上奪目的時代,此時詩歌的地域性也同樣明顯。

南方與北方、中原與邊塞、廟堂與江湖......就意象來說,南方的意象多“柳”“船”“芭蕉”“梧桐”,北方的意象多“大江”“寒風”“雄關”。

中原是和邊塞詩就不用過多贅述。

廟堂與江湖是為朝廷與寫實派的地域性特徵。這個廟堂不僅僅是指處在朝廷中的個別詩人,也有想進入朝廷的部分詩人。他們以歌頌人民安居樂業,官府清廉正直,盛世千秋萬代為主。而寫實派著墨於人民的艱苦生活,官府的貪汙腐敗,朝廷的重稅嚴刑,盛世之後的亡敗氣象,如杜甫。



金庸作品欣賞專欄


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代表性,地域性只是在詩歌中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若刻意體現地域性,那麼必然如同方言似的有其侷限性。

詩歌可以形成寫作者自己的特色,如同古詩詞那樣的風格和流派而異彩紛呈。創立別具風格的詩歌,應該遵循雅俗共賞、唱響時代主旋律這個根本。具有地域性的詩歌,會在某個區域範圍內獨樹一幟而受到人們的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