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推薦的哲學書籍?

某一種未來


《反杜林論》,雖然比較難讀,你如果是學生,還是先讀《矛盾論》與《實踐論》吧,其次是《政治經濟學》。《四書》,《老子》《莊子》,《壇經》等,其實,中國的政論文章,無不包含著哲學思想。最近從網上讀過一篇文章《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其觀點是否正確姑且不論,從中卻可以學習所謂“思考”文章的寫作方法。

道無處不在,悟或智慧之得,不在於讀的書多少,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真正的道在人的實踐中,但是,這個實踐不能如“倏”似“忽”,為報“混沌”之德,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這種行為叫逆“道”而行。

讀點哲學書還是有好處的,可以開闊眼界,眼界開闊了,人也就變得如老人或《思想者》一樣了,《周易》說,無咎。


脂硯正堂


如此籠統的直接求推薦某個巨大領域的書,可見提問者還是出於對哲學有感性認識的程度。因為真正的初步入門的人,是知道需要從哪一本書讀起的,無需籠統推薦。

但這是好事情,對一個領域有求知的願望,是進步的初始。

對於向門外讀者推薦讀物,不應該直接推薦某個大師的某部經典甚至是某流派的奠基著作,因為根本讀不懂。讀不懂的結果是喪失自信和興趣。

所以推薦書的目的應該是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興趣和閱讀路徑。哲學史和哲學哲學流派初探類的書籍就比較符合條件。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在哲學上可以先分兩個大類,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然後分別瞭解。

西方哲學推薦梯利的《西方哲學史》

這本書非常經典,本身作為一本哲學史,其地位,基本上是可以寫進哲學史。

本書從西方哲學的最初源頭開始探討,古希臘哲學開始,到基督教興起後的經院哲學,再到近代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最後到現代實證主義。涵蓋了所能出現的所有流派。讀者從這本書可摸清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找到自己想要閱讀和研究的方向。

推薦的第二本書是郭建龍的《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

這本書別看是一本暢銷書,就以為他淺顯沒有價值。

對於中國人來說,中國哲學是深入自己骨髓的,中國哲學一直悄悄影響著中國人的觀念和行動,只是對這種影響沒有體系化的認識。

這本書從漢朝中央集權建立開始論述,揭示了對中國人思維的大一統格式化;再到三國魏晉對這種集權的反叛;再到東晉五代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儒釋道開始系統塑造中國人的哲學觀念;之後到宋明理學完成儒教思維的固化;最後清朝面臨外來哲學的衝擊,世俗哲學的興起,直到現在也是仍然處在對儒釋道哲學的第二次反叛。

這兩本書可以讓讀者系統宏觀的瞭解中西哲學的發展脈絡,為自己的閱讀興趣找到線索。希望能幫到你。


毀三觀學


如果瞭解一件事物,最好的途徑就是從瞭解它的發展歷史開始。哲學是非常龐大的思想體系,建議先了解它的發展歷史及各學派的思想體系、內涵和形式,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或比較傾向於自我三觀的學派去研究。因此我建議先系統瞭解哲學的歷史,主要看兩本就好:

《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梯利所著,一個是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所作。可能哲學專業老師會建議看梯利版本,但如果是業餘研究哲學就建議看羅素的版本。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和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研究哲學史的兩部重要作品,也是大多數人瞭解西方哲學的首選讀物。《西方哲學史》涵蓋了西方的「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和「近代哲學」,描述了整個西方社會文化傳統的理論結晶,雖然在學術界爭議很大,但仍不影響它長期受廣大讀者的追捧。羅素在1950年獲得諾貝爾獎,很大關係都是因為這一部作品。

《中國哲學簡史》

想了解東方哲學的發展歷程,不必看其他作品了,就看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便足矣。此書從先秦時期的哲學啟蒙聊到近現代西方哲學史傳入中國,貫古通今,格局宏大,充滿睿智與洞見,是世人瞭解中國哲學發展的必讀書籍。


基耶斯洛夫斯基


1《哲學簡史》威爾・杜蘭特 / 梁春

豆瓣評分:8.4分

作者威爾・杜蘭特哲學簡史,也是普利策獎(1968)和自由勳章(1977)的獲得者。

哲學簡史通過對哲學派系、哲學的時代、哲學的發展以及哲學大師的哲學觀的形成分析。

2《大問題》伯特·所羅門

豆瓣評分:9.0分

作者羅伯特·所羅門是世界著名的哲學教師和講演者,目前是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百週年紀念教授和傑出授課教授。


《哲學之樹》、《西方哲學史》等等。


廣學君


好多吧!哲學家的原著,西方哲學:柏拉圖:《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尼各馬可倫理學》。奧古斯都:《懺悔錄》。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洛克:《人類理解論》、《政府論》。斯賓諾莎:《人類理智新論》。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盧梭:《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密爾:《論自由》。體謨:《人性論》、《人類理解研究》。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純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學原理》。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尼采:《悲劇的誕生》、《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胡塞爾:《邏輯研究》、《現象學的觀念》。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維特根斯坦 :《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福柯:《詞與物》、《知識考古學》。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約翰•羅爾斯《正義論》。等等。

中國哲學:《周易正義》、《論語集註》、《孟子正義》、《大學》、《中庸》、《老子道德經注校釋》、《莊子集釋》、《荀子校釋》、《韓非子集解》、《淮南子集釋》、《春秋繁露》、《王弼集校注》、《原道》、《周敦頣集》、《張子正蒙注》、《二程集》、《四書集註》、《朱子語類》、《傳習錄》、《宋元學案》、《明儒學案》、《周山全書》等等。

哲學的不好懂,可以先讀點哲學入門書和哲學史的著作。

哲學入門書:國外比較好的有《蘇菲的世界》,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羅伯特·所羅門的《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等;國內的比較好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袁衛的《哲學家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團的文聘元的《你不可不讀的西方哲學故事》等。

哲學史的著作。西方哲學推薦先讀張志偉老師的《西方哲學十五講》、張汝倫老師的《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再讀鳳凰出版社與江蘇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學史·學術版》。中國哲學先看馮友蘭先生的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再看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合編的《新編中國哲學史》。


蒼巖吹雪


1.《理想國》,古希臘,柏拉圖:讀哲學的人,不可能不讀這本書,因為它太經典了,經典到繞不過的地步。柏拉圖是古希臘最為著名的哲學家之一。讀這本書,你可以在問答中看到智慧的閃光點,鍛鍊自己的思辨能力。他提出了正義的城邦所具備的三個條件,即統治者是有才能且被公平選舉出來的,他們要過公社的生活,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哲學知識。相信對現在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2.《菊花與刀》,美,魯斯·本尼迪克特:如果你想了解日本,那麼這本書絕對是最佳讀物之一。這本書的前身是一個關於日本的研究報告,後來作者又加入了一些章節,成為了現在的我們看到的這個出版物,這本書出版於上世紀40年代,自出版以來,便經久不衰,成為了關於日本的經典讀物。

3.《歷史研究》,英,湯因比:湯因比在歷史學研究中的名聲響亮,在他的這本歷史學著作中,將人類看成一個整體來考慮,以宏觀視角,為我們展現了人類文明史上諸多的歷程,猶如一幅迷人的歷史畫卷,而湯因比本身的博學和睿智,在這本書上也展現的淋漓盡致。讀這本書,雖然有些難懂,但是對於人類歷史而言,是上帝視角最佳的一本作品。

4.《戰爭論》,德,克勞塞維茨:這本書是西方軍事史上最為著名的論述之一,受到了許多偉人的好評。而寫這本書的作者,不僅是一位睿智的哲學研究者,而且還參與了普法戰爭、法俄戰爭等,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他的論述“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命題,至今影響巨大。

5.《正義論》,美,約翰·羅爾斯:關於正義,約翰·羅爾斯為我們提供了經典的參考原則,即平等自由原則、差別原則和機會平等原則。前者要求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後者要求人們在同等條件下,必須要獲得平等的機會。或許這些原則聽起來不太符合現實,但是作者睿智的思辨過程,我們還是可以學習的。


彩雲文旅


《論語》。

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歷代讀書人的經驗之談。深入學習論語會對你的人生態度價值觀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當然,論語是二千年前的書,讀起來很不容易,需要靜下來認真的精讀。方能體會其精髓要義。

認真讀吧!讀了一定不會後悔的。


金剛7894


《王陽明哲學》《中國哲學簡史》《哲學起步》,還有一些人物傳記,如《孔子傳》《愛因斯坦傳》等。



十二月917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推薦你讀《人生的智慧》,講的是人“如何儘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的一門藝術”,意思其實也就是“如何儘量避免、減輕人這一生所遭遇的痛苦的一門藝術”認識自己,瞭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願,明白自己應該從事何種職業,需要扮演何種角色,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活在當下,不要只是計劃和考慮將來,或者一味沉湎於對往事的回想。將來的發展幾乎總是與我們的設想有所不同,甚至過去也與我們對過去的回想有所出入,只有現在才是唯一真實和確切的。不要由於在過去我們的希望落空現在就變得憂鬱寡歡,或者為了將來操心傷神以致敗壞現時。由於懊惱過去和操勞將來,我們拒絕美好的現在時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這可是徹頭徹尾的愚蠢做法。我們不加留意地度過我們美好的日子,只有到了糟糕日子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才會懷念和渴望曾經有過的美好日子。我們臉帶愁容,許多歡樂愉快的時光未加品嚐和咀嚼就過去了,直到以後日子變得艱難和令人沮喪的時候,我們才徒勞地為逝去了的好日子而嘆息。



吳淮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哲學是非常具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會對各種問題進行研究,以更為合適的方式將其闡述出來,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叔本華在完成這部作品的時候年僅28歲,以至於影響了幾代哲學家。書中將憂傷和悲觀的理念用唯意志論的語調的描述出來,細節非常之多,很值得細細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