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後,夫妻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認同這說法嗎?

請叫我達文東


認同這種說法的前提是夫妻的感情出現了問題。下面我用三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加以說明。

首先一種情況為本身兩人的關係就不算太好,但是為了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夫妻二人即使有再大埋怨和怒火,也能剋制自己,尤其是在孩子面前都會忍著,那怕是兩個人剛剛大吵一架,只要孩子一回來,兩人就假裝什麼也沒有發生,各做各的事情。這種情況慢慢下來,兩個人就開始疲憊了,到了中年都懶的吵架了,可是為了不影響孩子,兩個人這時的感覺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這種夫妻最起碼是把孩子放在首位的。

再一種情況:夫妻本身平時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上來的時候,那個火一定是一點就著,像雷。不管不顧的。先自己痛快了再說。這種家庭的孩子就太受制了!長期這樣兩人都麻木了。或許有一天兩人不在掙吵,連話都不想說了,有可能一方出軌,也有可能各懷鬼胎... 但畢竟也是為人父母,為了孩子只好像陌生人一樣將就著過。

另一種情況:本來兩人感情很好。兩個人的能力也都可以。但是媽媽為了照顧孩子和家庭,做了全職媽媽。而丈夫有了妻子的支持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幾年下來兩個人的差距就拉開了。當兩個人不在一個水平線時,兩人看到的都是對方的不足,妻子由於長期於社會脫節,也變的沒有了自信,甚至會疑心丈夫的不忠。這種情況下,兩個人的感情就慢慢的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也有可能會慢慢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書中讀懂的故事


“中年之後,夫妻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相信每個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就拿我來說吧,是不認可這句話的,我和妻子結婚有20年了,結婚的頭幾年我經常到城裡打工,她在老家帶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也因為年青彼此間吵架是常有的事,後來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讓孩子接受好一點兒的教育,我們就在城裡租了個門面,開始做起了建材生意,經過我們兩口多年的打拼,也買了自己的房子,我們兩個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夫妻間爭吵摩擦也越來越少了,多了些彼此間的包容和理解,我們也會經常溝通,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人。有此愛人,此生足矣。




兩三閒魚


首先,我不認同。首先我和我丈夫感情都非常好,我們在中年的時候當然和大家也一樣激情己不在,我們有一個兒子,有親情。夫妻之間的感情是需要經營的。其實男女之間你看上去兩個成年人,其實他就像是倆孩子,都需要對方給與關愛。

在我丈夫40多歲的時候,有在外作生意判斷失誤,損失慘重。是我到處幫他借錢,使他的生意又有了起色。夫妻之間就應該互相成就。我有困難第一時間也是想到給老公打電話。夫妻之間是需要互相關心的。也需要經營,他在外面辛苦一天,回到家給他沏一杯茶,他生日的時候給他送個小禮物。

老公對我也非常關愛,出差回家都給我帶禮物,有時間也作作飯。

所以,不管夫妻到什麼時候,之要好好經營,沒了激情,也是最親最親的人。


靜心的牡丹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了一首詩《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夫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和這首流傳千年的詩想表達的不謀而合,有異曲同工之感。

夫妻原本該至親至近。無論是從空間上、感情上,還是肌膚相親上,夫妻都幾乎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但畢竟是沒有血緣的兩個人融入一個家庭,如不親厚就極可能走向對立面。非愛即是恨,愛之深,恨之切!疏遠如路人也是極有可能的。

就像這首詩裡說的“東西”,說近,幾乎零距離接觸,說遠,無邊無際,窮盡一生難走到頭。這種奇妙的關係不歷經婚姻殿堂的洗禮,柴米油鹽的磨合怎麼能體會出來呢!

今天打開電腦,關注到騰訊新聞裡的一則報道,國標女王劉真不幸去世,其夫悲痛欲絕,幾欲暈倒,還強撐著用其妻生前最愛的粉色玫瑰佈置靈堂,紀念哀悼。

人世間最痛苦的恐怕莫過於最愛的人陰陽兩隔,再難相見。此生我再也觸不到你,你也再難摸到我。此情此景想想都令人唏噓不已。正如元好問的《雁丘詞》中所書:“問世間,情為所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愛情婚姻之於人,如夢如幻;如痴如魅;說它美,美的令人心醉,一旦打碎,破鏡難圓,覆水難收。

想起前幾天播出的熱劇《安家》裡面的海清飾演的婦產科醫生宮蓓蓓,在上海和老公一起打拼,有了家,有了兩個孩子,可以說正是相濡與沫、休慼與共的夫妻典範。可她卻時時感到孤獨,內心無人交流,老公與她有時還不如一個外賣小哥、一個保姆來的有貢獻,可見夫妻隔閡有時如三九寒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能說她(他)們一路走來不夠恩愛,不夠親厚嗎?但後來卻漸行漸遠,彼此傷害,痛苦不堪。

婚姻感情的維繫有時就象人生若只如初見,起初是美的,好的,恩愛的,甜蜜的;但它也是有保鮮期的,要不斷的注入新的活力,保持它的鮮美度。而生活有時卻是那麼殘酷,它象一粒粒砂子,不斷地侵蝕你的心靈,容顏,消磨你對它的熱愛。夫妻雙方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包容它,培養它,熱愛它,持續不斷地關注它,才能讓它青春永駐!愛意永存!




我是若鴻


不認同。所謂想啥來啥,還是要盼點婚姻的好!

心理學裡有一個小遊戲:現在,閉上眼睛,想象你家門口沒有一頭粉色大象。


結果呢!我猜你百分百腦子裡在想一頭粉色大象出現在你家門口。

這就是著名的吸引力法則,你越是想什麼,就越來什麼。

我在抖音上看到一個阿姨,自稱她是騙子。最初她的老公並不是十分好,她就騙周圍的人說她的老公對她很好,這一騙就是十幾年,結果她騙成了自己,深信自己有個很好的老公。也騙成了她老公,她老公也相信自己就是一個好老公,於是對她越來越好。

人們總是有“自證其言”的本領,就是我們總會按照大腦既有的思維來選擇聽什麼、看什麼和相信什麼。所以往好處,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產生奇蹟,往壞處想,事情也會朝著壞的方向發展,結果你會說:看,我想的沒錯吧!

我跟我老公平時關係算是很好的,我也經常誇他,和朋友、同時說他的好。朋友的老公跟我老公是同學,閒聊時會說:你老婆老是在我老婆跟前誇你呢,搞得我壓力山大。好幾次聽到這樣的反饋後,我老公就變得更加好,主動給我做家務,主動帶娃,主動叫我飯後散步、聊天,我覺得老公就是要誇,婚姻也是要誇。

把老公誇上天的不在少數。看《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兩個老婆令我羨慕和感悟,那就是謝娜和蔡少芬,都是逮著機會就狠狠誇老公,俗稱“寵夫狂魔”那種。

其實婚姻越是往後,越會有各種因素去佔據感情的時間,孩子、工作、老人、朋友……說到底都是為了這個家在忙碌,人就那點時間和精力,花了時間做重要的事情,自然沒有時間風花雪月了。

但是我相信,再困難的處境和再瑣碎的生活,只要你肯給感情機會,它後不會讓你失望。


晗風蕭蕭


熟悉與陌生不光是一種感覺,還和人們各種慾望與生存狀態密不可分。

總是覺得這個世界慾望太多,人們都在拼命走出去為了各種慾望拼搏著,奮鬥著。

總是覺得這個世界很不懂得珍惜,享受純美大自然,無限制掠奪,毫不愛惜;享受家人關懷,自然而然,毫不疼惜。



等有一天,大自然報復了,人們可憐巴巴地補救,有時還會吃一塹未長一智。

等有一天,廝守幾十年的人離開了,其實並不是因為陌生了,而是彼此依然熟悉,卻再也走不動對方心裡,彼此不需要不重要了。真正的陌生是不會讓人心疼的,中年夫妻不會如此,幾十年的相伴已經讓他們血肉相連。


山風村郭


人間婚姻百態,夫妻百態。

人生是無數個聚會組成的,婚姻則是耗時最長的聚會。

婚姻不說愛情。

愛情要麼是婚前的錯覺。

要麼是糟蹋在婚後。

其實真正遭遇愛情的比例是很低的。

婚姻把夫妻兩個人最終打造成一對親人。

每個階段夫妻都不是相同的狀態。

應該是時間越久感情越深。

我所謂的感情不是卿卿我我的甜蜜,而是平平淡淡的日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多數夫妻狀態是這樣的。

既然是百態,當然也可能會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專業艾灸師


不認同,為什麼要說陌生的熟悉了,到了中年,夫妻之間不應該是越來越親蜜了嗎?從小的夫妻老來的伴兒,年輕時候,為了共同的家,辛苦打拼,等到了中年,兒女們也都成家立業,都有各自的生活。這才真正到了相互依靠的過餘生,我想是誰也離不開誰的,反之更加的相愛和去溫暖對方,而不是更加陌生。


只求一份安定3786


我不認同。觀點有2。第一,夫妻生活時間長了可以到外面看看世界,找尋共同的愛好。第二,打理生意還是自己人可靠,起碼自己放心點,另外生活中優缺點互補。


行者途說AA66


認同。最初的激情化為親情,從熱烈歸於平淡,從熟悉到陌生,是一種心態的轉變過程。但這種陌生並不等同於不說話,互不打擾干涉,而是藏在心裡的平平淡淡的靜水流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