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品10倍增长空间,新产品3年将放量,今年增厚利润20%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光伏封装材料EVA胶膜和背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EVA胶膜,该产品和背板都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专用材料。公司隶属于光伏行业的封装材料领域,是全球光伏封装材料的龙头企业。

主要观点

一、公司简介:从光伏胶膜龙头向新材料平台公司迈进,全球市占率超过50%,9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2%

二、光伏胶膜业务:光伏胶膜行业利随量走,长期成长性强,仍有10倍增长空间,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三、新材料业务:有望复制光伏胶膜的国产替代之路,感光干膜今年有望贡献增厚20%净利润,新增产线有望3年内放量

四、盈利预测与估值:中信证券上调盈利预测与评级,目标价51.69元,高于现价20%

相关标的:福斯特

一、公司简介:从光伏胶膜龙头向新材料平台公司迈进,全球市占率超过50%,9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2%

1、光伏产业链辅材环节龙头,光伏胶膜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50%

公司目前核心业务为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和光伏组件背板,均处于光伏产业链辅材环节。其中光伏胶膜产品全球市占率超过50%,遥遥领先其他竞争者,并和晶科、晶澳、阿特斯、正泰、天合、隆基乐叶等各大全球知名组件厂商均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是光伏胶膜市场的绝对龙头。此外,经过多年市场调研和实验研发,2015年底公司提出“立足光伏主业,大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的战略目标,推出感光干膜、挠性覆铜板(FCCL)、铝塑复合膜、有机硅封装材料等多个新材料项目,向新材料领域进发。

2、公司9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2%,与全球装机增速有很强同步性

公司收入近九年CAGR=31%,2009年公司营收仅为4.24亿元,2018年达到48.1亿;公司净利润近九年CAGR=22.16%,从2009年的1.24亿增加到2018年的7.51亿元,但体现了一定的周期性,2010-2018年业绩复合增速仅有3.9%,扣非净利润2018年较2010年还略有萎缩。公司业绩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且和全球装机增速有较强同步性。

3、福斯特公布2019全年业绩,净利润增速27%,符合市场预期

2019年实现收入63.8亿元,同比+32.6%;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27.4%,扣除1.1亿元信用减值拨回及6000万元厂区处置补偿后,符合预期的7.6亿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每股0.55元现金红利,并每10股转增股本4股。

二、光伏胶膜业务:光伏胶膜行业利随量走,长期成长性强,仍有10倍增长空间,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1、需求:光伏迈入平价新纪元,长期装机量仍有10倍增长空间

尽管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达几十种,但基本上都离不开胶膜的防护,胶膜的远期需求与光伏装机量几乎呈现线性关系。截至2018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达500GW,占全球装机总量的7%左右,发电量约5840亿kWh,占全球用电量的2%,一次能源结构占比不足1%,光伏装机需求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据测算,假如到2050年光伏提供25%的用电总需求,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10000GW,每年仅更换需求即达400~500GW,加上新增装机将达上千GW量级,是当前装机规模的10倍,以2018年装机量为基数,光伏新增装机将保持8%的复合增速增长30年之久。

传统产品10倍增长空间,新产品3年将放量,今年增厚利润20%

2、价格&成本:行业没有超额盈利,价格支撑力十足,成本端有望进一步下降

由于胶膜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其市场竞争多采用较激进的降价策略,经过近十年的激烈竞争,胶膜市场已从海外主导、国产替代进入到福斯特为首的国内寡头垄断期,格局和价格趋于稳定。

传统产品10倍增长空间,新产品3年将放量,今年增厚利润20%

东方证券认为随着国内新建产能的不断推进,国产供应比例也将逐步提高,有望推动胶膜成本进一步下降。从公司历史光伏胶膜销售价格和EVA树脂采购价格来看,两者中期走势同步性较强,即公司能够将上游涨价的压力向下游传导;而短期则会出现1-2个季度的背离,即价格传导有一定滞后性,且受装机需求波动影响。

3、公司的高效产品有望享受阶段性溢价,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常规EVA(多晶)价格随原料成本波动,毛利率稳定,行业充分竞争;而白色EVA和POE膜(单晶)在参考成本的基础上享受合理的溢价。

三、新材料业务:有望复制光伏胶膜的国产替代之路,感光干膜今年有望贡献增厚20%净利润,新增产线有望3年内放量

1、感光干膜是应用于PCB领域的前端产品,产值超过1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产品持续放量,今年有望贡献2亿净利润

感光干膜作为PCB不可或缺的耗材,产值超过1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目前全球感光干膜的销量超过10亿平方米,按照售价4-7元/m2,产值预计超过10亿美元;根据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预测,2022年产值将超过20亿美元。和PCB不断向大陆转移不同,感光干膜主要产能仍掌握在台湾长兴化学、韩国科隆、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和日立化成等外资企业手上,CR3>80%,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起步较晚,主要有福斯特、湖南鸿瑞新材、深圳惠美亚等少数企业生产,市场份额较低,自给率远低于10%,国产替代空间充足。公司感光干膜已实现技术突破,目前持续放量中,2020年达产后预计贡献约10亿收入,1.5-2亿净利润。

2、铝塑膜和FCCL:目前规模较小,长期潜力可期,大产能产线已在建设中,后续有望放量

目前我国铝塑膜国产化率不到10%,且主要集中在消费类3C锂电池领域,替代空间巨大。此外,由于市场被海外企业垄断,铝塑膜的价格居高不下,毛利率可达60%-80%,公司目前正在建设年产500万平方米的产线,已有一定放量。公司目前建设年产400万平米单面无胶挠性覆铜板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期三年。

3、其他业务主要是背板和热熔网膜,未来仍将继续平稳发展

备办业务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激烈,预计平稳发展,维持每年5-6亿的收入水平。热熔网膜是公司的起家业务,且客户均为长期优质老客户,预计这部分业务也将保持2000-3000万收入水平。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中信证券上调盈利预测与评级,目标价51.69元,高于现价20%

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新品占比提升推动盈利改善,上调2020/2021年净利润预测至9.6/11.6亿元(原预测值为9.1/10.7亿元),新增2022年净利润预测为13.8亿元,对应三年EPS预测分别为1.85/2.21/2.64元,现价对应PE 22/18/15倍,给予目标价51.69元(对应2020年28倍PE),上调评级至“买入”。

传统产品10倍增长空间,新产品3年将放量,今年增厚利润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