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小孩很佛性(無慾無求),怎樣才能激發起上進心?

用戶3046136661350


多帶孩子出去看看,轉轉,尤其是去一些落差比較大的地方,比如:鄉鎮的車站,省會的車站,大型的機場,讓孩子好好的感受一下環境和氛圍,以及不同人群的狀態!再比如:去住一住小旅社和帶星的賓館。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社會的不同,讓孩子自己提問,然後你來回答!要讓他明白:今天他的狀態和選擇將會直接決定明天他的生活方式!

另外,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要充分的尊重孩子,以平等的姿態給孩子聊天,讓他談他的感受和發展,並誠懇的告訴他你的想法和用意!請你不要小看孩子的意識和理解能力!拿出你和同事和領導溝通的心思,你一定可以很好的引導孩子!


路人Brian


很高興能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你所說的孩子無慾無求是指哪方面呢?如果是說孩子不喜歡和別人比較,不喜歡和別人競爭,不喜歡爭強好勝,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呢!正如劉繼榮在《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裡所說的:“如果健康、快樂,如果,那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所以你沒必要太焦慮了,尊重孩子、接納孩子就好。

但如果你指的是孩子做事不積極、不認真努力,那確實需要家長去引導,我覺得你可以嘗試從下面幾點去影響孩子:

一、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上進的家庭氛圍。家長期望孩子積極、努力上進,而自己卻做不到,這對孩子來說就是句空話。我們說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孩子在寫作業,家長卻在追劇、刷小視頻,孩子是很難接受到積極上進的信號。家長要去努力用行動改變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你比好了,孩子自然追隨。

二、善於利用書籍引導孩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看些名人傳記類的書籍,讓孩子知道別人是怎麼努力上進的,適當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討論這些名人,這時候把家長的觀點傳達給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甚至可以利用孩子對某個人物的崇拜,把這個人怎麼努力的事蹟告訴孩子或者讓孩子自己去閱讀,更能發揮這樣的作用。

三、不吝惜對孩子的表揚。有些家長擔心表揚孩子,會容易讓孩子驕傲,往往通過批評來鞭笞孩子,認為這會促進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但這樣做往往是適得其反的。教育學、心理學中有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叫羅森塔爾實驗,驗證瞭如果家長經常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對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孩子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好!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這就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尤其是兒童,傳遞出積極的期望給他,他就會很快朝這個期望進步,發展得更好。

四是關注孩子的朋友圈。九歲的孩子應該有一些固定的玩伴了,你可以觀察下孩子玩伴的情況,有沒有特別積極上進、努力的,可以引導孩子向他學習,但這時候千萬注意,不要去比較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去學習別人的優點。如果孩子身邊沒有這樣的夥伴,那你可以帶孩子多和一些積極上進孩子來往,潛移默化的去改變孩子。

五是重視和孩子的交流,家長也要積極和學校聯繫,瞭解孩子學校的情況。

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我們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小愛322


1.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孩子報了一堆補習課,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有沒有興趣,孩子只能被動接受。慢慢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什麼都給自己安排好了,自己只能接受,沒有人瞭解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就會變得越來越無所謂。

2.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讚美。

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鼓勵和讚美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好某件事,不管是不是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家長都要給予鼓勵和讚美,這樣孩子就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而且會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有興趣。

3.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家長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要正確引導。孩子的腦袋裡總會有那麼幾個問號,比如說,之前王老師的一位學生把牛奶倒進魚缸裡,家長二話不說就把孩子揍了一頓,後面問清楚之後才知道,孩子想讓小魚喝牛奶長高,而家長卻不問青紅皂白責備孩子,這樣孩子再也不敢把自己心理的想法做出來或者說出來了。


小王老師的王老師


這個詞能用到九歲的娃娃身上,空前絕後,佩服!


思考帶來希望


給個手機玩


隨想記


真實事件,我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是,4歲了也不哭不鬧不說話,特別安靜,沒當回事,後來去看是自閉症,什麼原因導致的不清楚,但是開始家長都是忽略的,我覺得還是先去醫院聽聽醫生怎麼說,排除心理障礙的可能之後,再想怎麼去調動他的積極性,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小泥醬愛臭美


全家老少來一次野外求生生存登山之旅,路線加場景自己需提前安排和規劃。必須保證安全,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主路思想就是讓他感覺到危機意識。今年我帶著全家最小的五歲徒步差不多十小時登山。第二天他說我們去更高的那一座山,叫我買乾糧[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莽山80後農民


父母再富裕,你都要告訴ta 這些是爸媽媽的財產,和你沒有任何關係。每天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擦皮鞋-抹桌子-拾地上垃圾-洗碗等等,做不好重來,直到做好為止。做家務活的過程中你得告訴孩子,你勞動了才有收穫。我兒上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拾街上的礦泉水瓶子,當然是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拾,大概五十個都弄去賣,他吃冰激凌的錢就是這個錢。我們父母都愛孩子,但要愛在心裡。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說要變壞。


1966的馬


九歲的孩子本該是朝氣蓬勃,活潑好動的年紀。有些孩子的性格打小就從孃胎裡帶來的,而有些是後天形成的,我們不但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更要注重環境的影響。從孩子咿呀學語開始,我們不能讓孩子呆在家裡,要經常出去親近大自然或者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你會發現經常出去玩的小朋友都比較活潑好動。

《三字經》裡面的孟母三遷,講述的就是孟軻(孟子)的母親為了兒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第一次他們住在墳場附近,孟子經常學人家上墳人做喪事,他母親覺得不好一定要搬家。第二次搬到鎮上,鄰居是一位屠夫,孟子竟然學屠夫賣肉,被他母親知道後又搬家了。第三次搬到了學校附近,這裡全是知書識禮的老師和學生,孟子很高興的又跟著老師和學生們一起讀書了。

孟子後來成了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很重要,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學什麼樣,所謂環境造就人。所以應該找出孩子佛性的原因,適當的交換環境和人物之間的交流可能會有所改變。





八月的桂花正盛開


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無慾無求這麼敵視了,有人說十歲的孩子就應該活潑,真挺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