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這屆奧斯卡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非常看好《小丑》,原以為幾個重要獎項都是它的,沒想到韓國電影《寄生蟲》才是最大贏家。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寄生蟲》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四項大獎,打破了多項奧斯卡紀錄,可以說是大放異彩。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寄生蟲》是第一部拿下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語種電影,也是第一部拿下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更是第一部同時獲得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影片的電影。


一部非英語語種電影獲得這麼多的殊榮,這在奧斯卡上還是第一次,所以,在韓國影人揚眉吐氣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影迷的爭議。


有人說,這是韓國電影公司宣傳動作的結果,有人說,這是奧斯卡為了政治正確的結果,總之都不是正常的結果,一句話,《寄生蟲》不配奧斯卡大獎。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寄生蟲》講述的是關於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故事,它雖然講述的是韓國的故事,反映的是韓國的社會,但卻展現了所有社會都具備的階級矛盾。


不管什麼國家,不管什麼社會,都總會有窮人,也一定會有富人,只要講述的故事跟窮人富人有關,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共性,能引起不同社會的人的共鳴。


所以,《寄生蟲》一經推出,就以極具爭議的社會話題,全球觀眾的廣泛讚譽,職業影評人的意見分歧,成了最具話題性的現象級電影。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其實,在奧斯卡大獎之前,《寄生蟲》就已經在法國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上捧獲了金棕櫚獎,這也是韓國影史上首個金棕櫚獎,意義非凡。


所以,如果你問我《寄生蟲》配不配奧斯卡獎,,我認為是配的,但如果你問是《寄生蟲》是不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我會回答說不是。


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是《小丑》,不是《寄生蟲》。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我認為《寄生蟲》好是好,但還沒有好到讓人歎為觀止和震撼人心的地步,而這一點,《小丑》卻做到了。


沒有人關心你,也沒有人在乎你,憑你掙扎求存,由你自生自滅,《小丑》那種極為沉重的氛圍和壓力,一度將我壓得喘不過氣來。


《小丑》講的故事與《寄生蟲》有點類似,都跟窮人富人有關,都跟階級固化有關,但《小丑》比《寄生蟲》多了點東西,那就是反抗精神!


對比兩部電影的經典臺詞,我覺得“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要比“如果我有錢,我也可以很善良”要有力得多。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感,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有人喜歡《1917》,有人喜歡《婚姻故事》,有人喜歡《愛爾蘭人》,有人喜歡《好萊塢往事》。


說到《愛爾蘭人》,不得不為導演馬丁老頭子感到遺憾,《愛爾蘭人》可以說是這屆奧斯卡最慘的電影了,風頭大盛,提名10項,最後卻全程陪跑,顆粒無收。


不過我覺得這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影片最大的問題就是劇中人物無論是年輕時還是年老時,都是由同一個老年演員飾演,多少都有一點影響觀感。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要知道這是一部黑幫史詩電影,雖然影片情節、演員演技都是沒得說的,可是,誰願意看一群動作遲緩的老頭子捲起衣袖打架呢?


更別說影片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長度,就足以讓一些耐性不夠的朋友望而生畏。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當然,以馬丁·斯科塞斯的地位和成就,多一個少一個奧斯卡獎項,對他來說關係不大,他也無需用奧斯卡獎項來證明自己。


就連《寄生蟲》導演奉俊昊在最佳導演頒獎時,也特別向馬丁大師致敬:“在我上學的時候,就在學習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


“能夠在一起提名就非常榮幸了”,奉俊昊謙虛地說,並引用了一句馬丁說的話:“最強大的創造力來自最私人的東西”,全場歡呼起立。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至於《好萊塢往事》和《1917》則在意料之中,原本我就不是特別看好,《好萊塢往事》因皮特的表演而添彩,《1917》則勝在“一鏡到底”的視覺效果。


這兩部影片最後都因為各自的長處而拿到了它們應得的獎項,布拉德.皮特獲得得最佳男配角獎,《1917》得拿到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等技術獎。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而喜歡斯嘉麗·約翰遜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可惜,雖然“黑寡婦在影片《婚姻故事》中的表現相當出色,但卻沒能獲得最佳女主角,只能希望她繼續努力了。


在這麼多的獎項之中,最沒有爭議,也讓人覺得最實至名歸的,是憑藉《小丑》裡出神入化的演技而獲得最佳男主角的華金·菲尼克斯。


菲尼克斯在《小丑》裡的演技細膩傳神,渾然天成,簡直和小丑混為一體,他重新定義了小丑,給小丑賦予了新的靈魂,也給小丑賦予了新的魅力。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最後,我們回到《寄生蟲》,藉助《寄生蟲》這次獲獎所引發的爭議,簡單說幾句,說說韓國電影,再說說中國電影。


其實,韓國電影這些年的發展我們有目共睹,韓國好的電影很多,韓國影人比我們敢拍,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熔爐》《新世界》《辯護人》《追擊者》《實尾島》《殺人回憶》《共同警備區》等等,韓國好電影是一部又一部,層出不窮,對亞洲對世界都造成一定的影響。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韓國電影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他們什麼題材都敢拍,什麼題材都能拍,而這一點,我們的影人就很難做到。


當然,這與韓國的電影制度有關,也與韓國政府的支持有關。


在《寄生蟲》獲得奧斯卡大獎之後,韓國總統文在寅發文慶賀:“我和我們的國民共同祝賀韓國電影《寄生蟲》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4項大獎。


我為奉俊昊導演以及劇組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們感到自豪,很感謝你們能夠給予國民自豪和勇氣去戰勝困難……


我們政府將努力創造環境,讓電影人能夠盡情發揮想象力,沒有任何顧慮地去拍電影。”


這屆奧斯卡出人意料,韓國電影大放異彩


我相信任何一個電影人,就算不是韓國的,聽了這樣的一番話,也都會熱淚盈眶的。


所以,雖然我覺得《寄生蟲》只是傑作,不是神作,但對於它能奪得多項奧斯卡大獎,我表示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我不酸,承認別人優秀並不難。


別人不好的我們可以批評,好的地方我們則應該學習,什麼時候我們也能讓我們的電影人盡情發揮想象力,沒有任何顧慮地去拍電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