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頂層的最強力支持 中國航空貨運業進入機遇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有序復工復產的措施;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

會議指出,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存在明顯短板,要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保通保運保供,又增強物流國際競爭力。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航空貨運市場迎來了新的機遇。

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國內多家民航貨運相關企業以及相關專家,瞭解到國內民航貨運發展的相關情況。

短板暴露

航空貨運依賴客運 疫情期間腹艙運力嚴重不足

受疫情影響,全球客運遭受重創,隨著國內外航司大面積削減航班計劃,航空腹艙運力供給短期出現嚴重不足。

民航資源網專家林智傑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我們航空貨運能力一直偏弱,客運量是美國的三分之二,貨運量只有三分之一,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客機腹艙運的,真正有戰略投送和大貨運輸能力的全貨機很少。美國最大的聯邦快遞有681架全貨機,排名第二的UPS也有260餘架,而中國內地總共不到180架。

為什麼航空貨運引起了國務院層面的關注?林智傑說道,“中國要做世界工廠,要融入全球產業鏈,運輸要有保障。這次疫情影響,客機一停,這點貨機根本不夠用。原材料運不進來,產成品運不出去,生意還怎麼做?”

據民航資源網數據,2019年中國國際航線貨運量腹艙佔比為48.6%,全貨機佔比為51.4%,二者基本齊平。國內航線方面,由於我國擁有較為發達的客運網絡,國內航線貨運量腹艙佔比遠高於國際航線,約為70%,所以腹艙運力供給對我國航空貨運市場有顯著影響,尤其是對於國內航線。

由於專用貨機太少,使航空貨運過分依賴於客運,難以與貨運的增長需求同步。尤其受疫情影響,我國客運航線大量停航,腹艙運力供給嚴重不足,帶貨能力受到極大削弱。如2月份以來航空貨運平均執行率只有20%左右,腹艙運力供應嚴重不足。飛友科技、AirSavvi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月20日起我國國內航班取消率呈直線上升,2月起,每日取消航班超過10000架次。

像北京-上海、上海-深圳、上海-廣州這些熱門航線每天僅能執行20架次,取消超過80架次。同時隨著國際貨運能力的大幅下降,造成了大量貨物在外國口岸積壓。

174架全貨機

撐不起國際貨運市場佔有率和跨國競爭力

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存在明顯短板,當前受疫情衝擊國際航空客運萎縮,導致客機腹艙貨運大幅下降,對我國產業的國際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要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既著力保通保運保供、支撐國內經濟,又推動增強我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

中國民航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內地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僅有13家,全貨機總數僅174架,全貨機佔航空貨運量的比重並不大。其中順豐航空、中國郵政航空、中國國際貨運航空、中國貨運航空、圓通航空、龍浩航空、友和道通航空7家為全貨運航司,國航、東航、南航、金鵬、川航、天津貨航、長龍航空等運營以客機腹艙資源為主。截至目前,數量最多的順豐航空擁有69架貨機(其中外包11架,自有58架,B747-400飛機2架,B767-300ER飛機8架,B757-200飛機31架,B737-300/400飛機共17架),另外擁有遠程貨機最多的南航僅有14架。

與DHL、Fedex、TNT、UPS這些國外物流巨頭相比,國內的貨運航司無論是在機隊規模、遠程機隊數量、國際物流綜合服務商數量、平均載貨率、貨運航線網絡覆蓋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如Fedex公司有貨機681架,DHL有貨機270架,UPS有貨機261架。另外阿特拉斯航空是全球擁有B747F/777F洲際遠程貨機最多的公司,共63架。

此外,國際快遞巨頭也在不斷增加中國跨境物流的航線覆蓋面,如去年3月UPS對外宣佈中歐優先整箱和拼箱多式聯運鐵路貨運服務新增六個點,其中包括重慶、蘇州、武漢和長沙。

市場佔有率低也是我國航空貨運面臨的主要問題,一名業內人士向紅星新聞談到,“我國以普通貨為主,高附加值和快件等高端產品比重偏小,多以紡織製品、玩具、工業製成品等傳統工業製品為主,國外航空公司運輸的多以高附加值、運輸價格承受力強的快件、電子電器、生物醫藥等為主,目前我國民航80%~90%的航空快件被跨國快遞公司和航空公司壟斷,由此導致境外航空公司國際航線收入遠高於我國民航公司”。

因此國內航司想要立足貨運市場,保有國際市場競爭力及影響力,大力發展航空貨運業是必然選擇。

提升國際運力

各大物流公司近來密集開闢國際航線

擴大航空貨運規模,提升國際貨運運力是航空貨運發展的核心之一。

3月25日,順豐開通了“杭州=曼谷”國際航線,該航線是順豐航空於2020年3月開通的第五條國際航線,也是順豐啟用自有全貨機在杭州開通的首條國際航線,航線由B757-200型全貨機執飛,目前承運的出口貨物類型主要包括口罩、防護服、消毒水等防疫物資,進口貨物類型以普貨為主。

而在3月24日,順豐航空一架B757-200型全貨機滿載貨物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抵日本東京,標誌著順豐航空本月助力復工復產的第四條國際航線“上海=東京”正式開通運行,這也是順豐航空在上海開通的首條國際航線。

2020年3月,順豐航空頻繁出手,已成功開通“深圳=大阪”、“深圳=吉隆坡”、“無錫=新加坡”、“上海=東京”、“杭州=曼谷”五條國際貨運航線,國際航線網絡輻散能力持續加強。

另外,圓通航空也持續加力,截至目前,圓通航空共有自有全貨機12架,國際航線20條。其中,757全貨機載重量為25T。

圓通航空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2019年,圓通速遞不斷加大自有航空與機隊的投入運營及國內、國際航線的深入開拓,開通了西安—曼谷、煙臺—東京成田、長沙—曼谷等航線,為圓通速遞參與國內外快遞物流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圓通速遞充分利用自有航空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積極拓展第三方客戶,開展商業化運營,進一步提高了圓通速遞自有航空的利用率與運營效率,降低自有航空的運營成本,提升了自有航空的盈利能力

順豐是中國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截至2019年底機隊規模達58架,全球通航城市與地區達65個,而聯邦快遞的空中運力是順豐的30多倍,我國航空貨運運力遠遠不夠,倘若外航停航,將對我國航空運輸造成巨大影響,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表示,我國應大力發展航空貨運,構建國際航空物流供應鏈體系,減少戰略性通道的對外依賴程度,拓展機隊規模,提升國內外貨運運力響應水平。

就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遞的信息來看,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及中國區副總裁於佔福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頂層推動。尤其是對於重點貨運樞紐機場的24小時通關以及貨運生態體系內的信息化打通,這是在疫情出現之前就已經被業界期待已久的改革方向,但一直推進緩慢。疫情下來自中央層面的推動,為這些提出已久的問題的解決帶來了一波最強力的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費成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