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開欄的話: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面對磨難,我省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在省委堅強領導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充分展現了不畏艱險、愈挫愈勇的精神和力量。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欄目,集中報道這樣一批人物和企業典型。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從零開始,僅1個多月就成立泰國辦事處且數個項目進入商務報價階段,這是最近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開闢海外市場的又一進展。

作為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的領跑者之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家僑企一方面開拓新的市場增長點,另一方面發動員工全力支援抗疫一線——為建設中的武漢雷神山醫院連夜調度1萬平方米裝飾材料,通宵達旦搶工西安“小湯山”醫院——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近4000平方米隔離病房的裝飾施工,如期完工紹興防疫隔離安置區近700套整體衛浴裝飾……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工人搶工西安“小湯山”項目

種種行動,不離“主動”二字。作為我省僑聯青年總會副會長、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常委,亞廈裝飾董事長丁澤成帶領著年輕團隊,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對於發展有了新的感悟:“只有主動出擊才能更好地握緊機遇、展現擔當。”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如果是往常,接下武漢雷神山醫院這個項目,亞廈五工管一區負責人崔白瑞是違反公司項目審批規定的。

1月31日20時,他接到中建鋼構的求助電話:雷神山醫院建設急需輕鋼龍骨石膏板、輕鋼龍骨、龍骨配件等1萬平方米的隔斷裝飾材料,沒有請示,也沒有猶豫,他一口答應,還當場告知對方:“捐贈,不要錢。”

崔白瑞的職位等級有這個權限?“當然不是,別說這批材料總價值高達300多萬元,平常就算是一分錢的項目也是要審批的。”崔白瑞說,給他底氣的,是丁澤成1月23日作出的一個決定:只要是支援抗擊疫情的項目,無需彙報,先幹了再說。當時,和這個決定一同傳達的,還有一份鼓勵大家主動請戰的動員令。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於是,在得知合作伙伴中建鋼構是雷神山醫院的承建方之一後,他立刻聯繫對方,表示亞廈將全力支持參與相關項目建設。而這種“有需要隨時吩咐”的承諾,也發生在亞廈各地的員工之間。

“我在武漢,我去找!”身在湖北宜昌、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崔白瑞,剛將需求情況發在工作群,立刻就有4名採購經理回應。那個夜晚,他們給熟悉的供應商一家一家地打電話,僅耗時3小時就將材料全部落實,還主動押貨送往施工現場。

他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快一點、再快一點,“早一點送到,就能早一點助力醫院整體建設進度的推進。”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一個又一個如期完成的任務,看似輕描淡寫的背後,都有無數看不見的努力。

早在疫情初期,亞廈就提前研究出一套快速裝飾方案,可在15天內完成1000個病房的裝飾施工,並提前做好了人員、設計等應急方案。而這,也讓公司在接到10天內完成紹興隔離安置區700套整體衛浴裝飾施工任務時,充滿自信。

正因為有備無患,當其他地區施工人員無法前往紹興時,亞廈能在短短兩小時內就組織120名紹興市範圍內的施工員及50名備用工人;在隔離安置區衛生間馬桶和水池各需要一個下水系統時,能快速反應重新研究設計……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紹興隔離安置區施工現場,工人連夜趕工。

亞廈的信心,還來自於從2012年就開始研發的工業化內裝體系建設。和傳統的裝修方法不同,這種裝配全部採用幹法作業,不需要水泥砂漿,牆面、地面、廚衛系統、櫥櫃等,都是在工廠製造完成後現場直接插接。

“採用工業化裝配,兩名工人僅用兩天就能完成一套整體衛浴的裝修,而使用傳統方法至少需要15天。”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張聖光告訴記者。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施工人員一將難求、因供應商休假材料緊缺、物資籌集好了卻又運不出、已經簽好的項目開不了工……疫情期間,困難重重。但丁澤成說:“攻克這些因特殊情況產生的困難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困難中挖掘出新的機遇。”

從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到開闢東南亞新市場 亞廈裝飾出擊握緊機遇

丁澤成(左二)攜公司領導班子慰問抗疫一線工地。

這種思維,讓亞廈走出了一條“另類”復工路。看著各地因疫情影響幾乎停滯的工程項目,公司的管理層一直在線商討戰略方案,除了繼續優化競標方案、尋求潛在客戶等,一句“國內暫時開不了工,要不就去國外開拓市場吧”的“玩笑”,讓公司的市場版圖上又多了一顆新星。

作為提議者之一,亞廈幕牆公司副總裁孫華豐沒想到的是,出發的通知會來得那麼快。

2月1日上午,他剛在群裡提議去泰國,晚上10時就接到了丁澤成的電話,說是第二天中午的飛機票已經訂好,再加上一個研發總監,一行3人“出征”泰國市場。

基礎是零,又是特殊時期,困難可想而知。一開始,他們連工程管理方、業主的面都見不上,只能一邊24小時守著手機等待對方迴音,一邊跑到市場上了解泰國的裝修特點。

“也是那時才知道,泰國的裝修方式和國內大不相同,較為簡單,我們當即就據此改了慣常報價。”丁澤成告訴記者,隨著一遍一遍地推銷、改進,市場一點一點被打開了,設計師、營銷人員、技術人員、法律顧問等各類員工也越“聚”越多,“如今留在泰國的20多人,已基本是一個公司的架構了。”

“身為浙商二代,我始終認為不僅要傳承和發揚父輩的創新精神和奮鬥精神,而且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於擔當、不怕困難的毅力,去贏得更為廣闊的市場。”丁澤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