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打贏這場 “沒有硝煙的戰役”

今年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公眾的心。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江蘇省寶應縣迅速行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在疫情面前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在打好、打贏這場 “沒有硝煙的戰役”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

疫 情 不 結 不 停 歇

戰疫就是戰場,疫情就是命令。2月中旬,在接到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徵用該院新院區開設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預令後,新二院的投資人——江蘇四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慧國第一時間與8家承建商電話商議復工方案和亟需解決的問題,與6家設備合作方、5家藥品耗材供應公司、4家物資保障單位分別進行對接洽談,半天下來聲嘶力竭的他顧不上吃一口飯,又馬不停蹄到新院區工地摸底數、做規劃,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協調的事項逐一梳理了一遍,並與醫院院長何海燕等班子成員逐項逐條進行落實。兩天後,縣疫情防控工指揮部領導到新二院考察,在全面瞭解建設現狀後,要求醫院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一切困難,用一週時間建好發熱門診,改造好住院部9層、10層共60餘間醫療及隔離用房。

與時間賽跑,和疫情較勁。二院負責人向縣領導立下軍令狀:不講條件,不惜代價,保證如期完成任務。為加快速度高質量推動建設,二院特招聘了兩名退役退休的醫療管理骨幹投入一線戰疫工作。主任醫師殷全紅,在得知縣人民醫院接管新設立的發熱門診面臨醫護人員、設備物資不足等問題時,二院立即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緊急抽調18名醫務人員、16名後勤保障人員,與縣人民醫院共同組建抗疫“兄弟連”,於3月2日正式走上戰鬥崗位,規範工作流程、分類處置病人、強化院感防控,目前發熱門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為全縣打贏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略貢獻出了民辦醫院的“硬核”力量。二院人許下抗疫“最強音”:疫情不終結,戰鬥不停歇!不取得全面勝利,我們決不撤退!

衝 在“疫”線 村 書 記

疫情發生以來,每天堅守崗位,帶領村班子幹部和黨員群眾參與抗疫阻擊戰,部署全村圍閉管理,制定村幹部片區責任區域和夜晚輪值制,組織黨群先鋒隊堅守卡口,帶領網格員深入摸查由疫情重點地區返鄉人員,堅持到企業實地檢查復工復產……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發揮了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主心骨”作用和“帶頭人”作用,他就是我縣廣洋湖鎮鶴灣村黨支部書記夏群。

近一個多月來,夏群走遍村內每個出入口,查找漏洞,部署圍閉管理,對取消的出入口封嚴封實,為後續防控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鶴灣村在外經商辦企業人員較多,為摸清疫情重點地區返村過節人員,他組織黨員幹部和網格員通過多種渠道摸清底數,如實上報鎮防控指揮部;對列入居家隔離的人員,嚴格按照“五個一”機制實施管理。

鶴灣村有6家民辦企業,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後,管理壓力劇增,為實時掌握企業實際情況,夏群帶領村檢查組與蹲點鎮幹部一起深入各個企業檢查,指導做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村各企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安全生產已逐步走上正軌。

在疫情防控日常工作中,夏群積極思考,結合本村實際情況佈置工作,在推進辦理居民出行卡時,他在村委會設置了5個特別窗口和一個專區,抽調工作人員按片區、分時段分別為村民辦卡,既提高效率,方便群眾,也減少了人員聚集。村裡的困難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保障問題,也是夏群始終放在心上的重點問題。

疫 情 不 退 我 不 退

自正月初一接到上級全員返崗通知開始,我縣涇河派出所所有的民警嚴陣以待,堅守全縣北大門與外市連接的三個防疫卡點,至今已經50多天,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副所長周廷相的妻子家在泰州,當接到返崗通知時,周廷相就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一個多月來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副所長郭榮奇,主要分管社區。他老家在吉林,同時也是雙警家庭。今年過年,準備回老家陪父母一起過一個團圓年,可接到返崗的通知,他訂好的車票都沒來得及退,便一頭扎進了疫情數據核查與卡口執勤的防疫一線中。

同樣家在外地的民警趙晨,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已經兩三年沒有回家了。然而疫情的突如其來,使得他只能收起對父母的依戀和不捨,抱著深深的愧疚和擔憂給父母打去電話,盼望孩子回家的父母雖然很失望,但是仍十分支持兒子,“沒事,以後會有時間的。”民警黃優越,是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一名新警,初二一大早,她就請父母驅車三個多小時從老家常州將她送到所裡。疫情數據核查、配合社區網格員入戶走訪、企業復工二維碼張貼、市民出行碼登記註冊……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為了企業復工安全,她跑遍轄區五十幾家企業,與負責人一一見面,累的嗓音也變得沙啞,但她從未說需要休息。26歲的李啟賢,是一名辦案民警,年前剛結完婚的他,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去南方旅遊的計劃,李啟賢立即與妻子商量,妻子表示支持和理解,除了支持,還是支持。

織 密 戰 疫 “平 安 網”

“這樣的網格員真仔細,連扔掉的口罩也撿回處理了。”村民老苗提起顏廷芸逢人便誇。在我縣柳堡鎮王通河村一網格里,每天都能見到顏廷芸走訪巡查的身影,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她不怕感染、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斷腿,堅守在網格,為網格阻戰疫情編織一張嚴密的“平安網”。50歲的顏廷芸繼任網格員後,她一家一戶地跑、一廠一企地排查,防疫社情記滿一大本。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她一日三次上門督查。據統計防疫期間,她宣教人員30000多人次。顏廷芸上門服務1000餘次,行程累計4000多公里,該鎮網格中心負責人說,顏廷芸在一線防疫工作中,表現突出,錄入網格通事件一月100多件,手機內網形成的“蜘蛛狀”工作軌跡也最規範。

近日,隨著部分路段和卡口的解封,一些業主放鬆了警惕,一時間,開門營業的商家明顯增多。負責白田路、葉挺東路和安宜東路的梁紅松、葉進壓力陡增,但是“老編外”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們採取多次“回馬槍”式檢查與勸導,並拍照取證,大大震懾了違規營業現象。

軍 人 戰 “疫 ”顯 本 色

今年40歲的蔡秀勇,曾在部隊服役12年,多次被部隊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優秀共產黨員”。他來望直港市場監管分局工作時間不長,是一名編外人員,但全縣疫情防控應急響應一啟動,他立即主動請纓,申請到疫情防控一線。

從農曆新年後,人們幾乎每天都能在防控一線看到蔡秀勇堅毅的身影,他從早到晚、不辭辛苦,始終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每天4次巡查連軸轉。集鎮沿街商戶多、類型雜,蔡秀勇一戶一戶發放《通告》、張貼相關告示。面對不同的對象,他有針對性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疫情防控家喻戶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退役不退志、退役不退色”的軍人擔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參與疫情防控退役軍人達1635人,捐款16.5萬元。捐獻口罩近萬隻、酒精48箱、消毒液20公斤、護目鏡360副和其它生活物資393箱。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路上有我們太多熟悉的身影,感謝那些可愛的人,感謝那些堅守崗位的人,感謝那些無私奉獻的人,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