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教师“主播”炼成记

阜阳教师“主播”炼成记

阜阳市清河路一小教师张伶在网上辅导学生。


  “为啥发群语音的时候老有回音?” “用全能扫描王拍作业批改不伤眼睛”“课件字号大小能决定学生学习质量”……安徽省的空中课堂已运行三周了,按照省教育厅安排,线上开课实行“双师教学”,全省中小学生线上同上一节课,各地各校各班任课教师同步辅导。颍州区各校各班教师在配合全省线上教学的同时,主动寻找平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辅导。教师纷纷变身“主播”,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帮助。

  

  备课时提前预演

  

  阜阳市清河路一小的张伶老师从教生涯中获奖无数,对各种传统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唯独直播网课从没有接触过。接到线上直播教学任务后,她先写教案备课,有了脚本后,再学习连麦,调试声音,穿插课件,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确保没有费解、多余的话。

  

  直播教学的最大考验除了网速以外,还在于学生和教师能否实现良性交互,必须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提前感知授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授课环节,用各种方式和学生互动。用谁来做实验,怎么提前预演课堂教学?学生不行,正式课堂不行。张伶的家人成了她的临时学生、一时间,家庭聊天群变成了她的教学内测平台,预习指导、课堂提问、作业点评等每个教学环节她都在群中提前预演。家人们听完课还要反馈自己的听课感受,张伶则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随时调整授课过程中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直到儿子在听完妈妈第九遍试讲,告诉她可以闪亮出道了,张伶那颗悬着的心才得以放下。

  

  视频辅导直播

  

  3月2日上午10:30,颍州区王店中心校的班级钉钉群开始进行同步辅导直播,所有校级领导全部沉入各班级群中,力求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很多老师还是第一次直播授课,共享屏幕、插入视频动画,设置互动问题等一系列操作对他们来说挺陌生的。”校长王成标说,在安徽省“空中课堂”全面开课后,王店中心校一周之内就召开了四次教研视频会,为老师进行全面系统的操作培训,从刚开始共同探究网络教学的日常应对和操作的基础性培训,到总结分享网络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短短两周时间,王店中心校的老师已经可以从容应对在线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

  

  “每次可以设置一到两个活动环节,让学生连麦。既能检查学生的出勤率和听讲情况,又能增加课堂互动。”

  

  “在上课前给学生放首英文歌,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帮助学生练听力。”

  

  “教师做好听课笔记再共享到班级群,督促学生也养成认真记笔记的好习惯。”

  

  每天超过两个小时在各班微信群“潜水”的校长王成标原来的担心早已慢慢放下,看着老师们从第一天上课时的状况百出,到如今娴熟流畅的直播教学,他对“线上教育”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越来越有信心。

  

  从零基础到娴熟运用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听得清,颍州区三十里铺中心学校的物理老师张亚男在直播课中特意放慢了语速。下课后,她第一时间在学校教研群里反馈:建议直播中最好设置4-6次互动提问,还得预设下学生会怎样回答。

  

  网络教学给教龄22年的阜阳市十七中语文老师李国侠带来了极大挑战,以前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完全不管用,40分钟的直播课需要巨大备课量。在线课程也不只是把讲台换到摄像头前这么简单,钉钉、腾讯课堂、云课堂……一周之内,她愣是从零开始变成了“直播达人”,开始了人生中又一段求索之旅。

  

  “现在随机点名,请第六组的同学在弹幕里回复666”“抢到红包的同学别忙着笑,先来回答个问题吧!”王店中心校赵阳奎老师的直播课被学生们戏称为“王店第一网红”,他一边讲一边关注学生的刷屏提问,时不时挑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线互动一次,五分钟就轻松讲透了一个小知识点。作为教研组的技术达人,赵阳奎每天网课结束后还要在教研群里和老师分享授课得失,传授直播技巧,探讨技术攻关。

  

  “好的课堂需要师生互动,而今老师‘独霸’屏幕,如何做到生动有趣?”“如何让课程丰富充实,却不让学生感觉负担过重?”颍州区教育局局长白莽介绍,延迟开学期间,颍州区教育局除了多举措保障“线上教学全员不掉队”外,在教学质量方面,安排全区4000多名教师做好“备”“听”“导”“批”“检”五大功课,要求所有教师提前备课,线上教学同步听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利用现代通讯设备和网络平台对学生开展同步辅导,课后线上批改学生作业,每半个月还进行线上检测。集全区之力,多措并举,全方位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在这场战“疫”大考中,“云教学”、“云教研”、“云上课”成了阜城师生们口中的热词,颍州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带领学生们一起共享、共学、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