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 你還會幹啥?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少年你風華正茂,可曾識文斷字,落筆驚風雨,寫一篇驚世駭俗的文章?

大浪淘沙,歲月崢嶸,恰同學激揚文字,可曾窺探自然,毛血撒平蕪,畫一副躍然紙上的美畫?

海闊魚月,天高鳥飛,畢業曲餘音繚繞,可曾隨聲伴唱,繞三日屋樑,記一首翩翩起舞的讚歌?

寫文章,訓練個人語言組織能力,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小編不才,花很久把文章開頭生搬硬套,才湊成寥寥數語)。

語言組織能力,比如主謂賓,定狀補。語句流暢不時還夾雜幾句,成語,詩句。那這時候別人一看,或者一聽,心裡不禁讚歎一聲,人才呀!比如:有人問我你在哪裡工作?有人回,我在城南貼膜。有人回,我從事智能高端數字通訊設備表面高分子化合物平面處理。會吹牛逼,也是一種能力,至少讓原本枯燥的生活變得有趣。

邏輯能力,就是在自然而然,讓別人聽得懂,想得通。比如,白居易《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歌聲陣陣,說盡了心中無限事,怎麼不會幽愁暗恨生,慢慢的安靜才是最感人的環境,不免讓人心生悲涼。邏輯通順,但是也有產生歧義的,比如,陶淵明《飲酒·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少人說陶淵明是正兒八經的斜眼,在東籬下采菊,卻看著南邊的山,哈哈,所以有人說陶淵明像螃蟹一樣,這件事估計讓很多老師頭疼不已,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心教人,朽木不可雕呀!其實這裡是說陶淵明淡然的心情,你想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樣的人,一個這麼早出晚歸的人,竟然草盛豆苗稀,不難知道老陶心情是大,我玩的是一個閒情雅緻,超脫世俗。這件事就由邏輯能力問題,或者說這是邏輯和雅志的碰撞,重點突出作者志大遠高。邏輯輸給了志氣,或者這就是類似於說你懂的。當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和人的閱歷難捨難分,所以不少人感嘆,"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沒有經歷,很難體會當時作者的心痠痛苦,喜不自勝,所以才有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千古事跡。

思維能力,指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裡的“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和聽覺相互交替,突破語言的侷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把愁和重量鏈接在一起,可見李清照的憂愁之深,一船載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