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

如果你最近經常聽到或不自覺跟唱這首《Last Dance》,那麼歡迎你入了這個春季最值得入的坑《想見你》。豆瓣開分8.2,一路飆升到9.2,40多萬人評價,許多直男都在全網安利下“真香”。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一個男影評人柔情評價:這套劇告訴我們愛一個人真的就是愛TA的靈魂。

照顧一下沒有看劇的盆友們,說下劇情提要。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時代的女孩,一個是生活在1998年性格內向孤僻陰鬱、存在感為零的高中女生陳韻如,暗戀陽光帥氣的同學李子維,當然,她也有一位暗戀者叫莫俊傑。

另一個生活在2019年大都市的女強人黃雨萱,因意外過世的男友沉浸在傷痛中不可自拔,然後有一天她聽著聽著一盤磁帶,嘭一下,她竟然就魂穿到1998年陳韻如身上,發現李子維和去世的男友一模一樣,從此每個人的命運都開始改變了......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這不是一個爛俗的三角戀,是一部探討青少年自我身份認同的深度偶像劇。

今天並不是想來安利這部劇,而是想說說是什麼樣讓陳韻如永遠也無法被愛,結局之前,陳韻如能硬生生被罵上了熱搜。討厭她的人罵她“心機、自私、個性陰鬱不討喜”、另一頭為她辯護的人“她那麼可憐,被佔用身體明明是受害者”。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網友被氣到的點是恢復自己身體的陳韻如假裝還是黃雨萱與李子維談戀愛。

但是我想說我理解陳韻如的做法。

我想, 能真正看到陳韻如的人,或許是在童年、青春期裡沒有被善待過的一群人,他們也經歷過被排擠、討厭自己、感覺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羨慕“啦啦隊長”式的女生,甚至想要變成另一個人。

她們也或許到現在還沒有走出原生家庭的痛和童年青少年留下的陰影,有社交恐懼症、不知道如何與人如何建立親密關係、對外界沒有興趣,生活得暮氣沉沉。

而令人豔羨的黃雨萱,這位外向型女生,卻從沒有人說她搶走了陳韻如的人生不妥,為何同樣的善良的女生,人人討厭陳韻如,但人人卻都喜愛黃雨萱?像陳韻如這樣的女生就不配得到愛麼?只有外向的女孩才能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麼?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陳韻如之殤,原生家庭與錯誤認知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長得一模一樣,但化身為陳韻如和黃雨萱時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是神情,下面兩張都是面目沒有大表情的一個人,左邊的黃雨萱即使是沉浸在思念中,也還是很有力量,讓人不敢小瞧的;而右邊的陳韻如眼睛無神、雙唇緊閉、面露苦澀、整個人就是低氣壓。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在此想多說一句,親愛的姑娘,無論生活多麼不如意,還是記得笑一笑啊,“愛笑的女孩命運不會太差”雖然是玄學但是確實能讓人比較容易接近,靠近的人多了假笑也自然變真笑了。

其次,原生家庭成長模式影響與人相處的方式。

小孩在童年的際遇,由於過於弱小而留下的心理陰影可能會伴隨她們很長時間,甚至一輩子,在他們長大後遇到困難、不如意,會不由自主回到小孩子時的熟悉的應對方式來保護自己,比如:消極,迴避、放棄。

很不幸,陳韻如條條都中,她的原生家庭一團糟:父親欠一屁股債,長期不在家,還重男輕女。母親做陪酒工作,朝五晚九,沒有時間照顧陳韻如,17歲的她只能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弟弟。

缺少原生家庭愛的滋養,習得的自卑、消極、壓抑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又被同學忽視、嘲笑。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每天早上還要扶宿醉的媽媽上床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每天負責叫醒弟弟,買早餐,燙洗衣服

即使陳韻如如此顧家,爸媽還是偏愛廢柴弟弟,父母離婚爭著要弟弟,陳韻如成了可要可不要,中國社會里最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是女孩自卑的根源,僅僅因為你是女孩你就不值得愛,簡直是生而有罪的代名詞,這樣的女孩自我存在感就會很低。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她把一切藏在心裡,不敢質問爸媽,也不輕易向人傾訴。

陳韻如生長的歷史其實和孤兒無異,如同海上的一塊飄蕩的浮木,無人看見,無依無靠。從來沒有人告訴她愛是什麼,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可嘆的是家庭明明應該是如同避風港的存在,但對於陳韻如這樣的女孩而言,最劇烈的風雨都是家庭給帶來的。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在家裡被忽視,在學校是小透明。

女孩的童年如果有父愛的滋養,能和父親正常相處,她就會學到如何與男人相處,以及如何吸引男人。反之,就對整個男人世界產生了疏離感和不信任感,也難以表現出她作為女性的真正魅力。

和父親的關係複製了長大後對異性的關係,陳韻如肢體僵硬,對身體觸碰敏感甚至產生拒絕,也不知道要如何和男性聊天。陳韻和在坐上莫俊傑的車上時,緊緊抓住車後尾,哪怕莫俊傑善意提醒可以抓住他衣服,她依然拘謹。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而黃雨萱一上車就自然摟住李子維的腰,弄得李子維也小詫異一下。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父母之愛的缺失,導致陳韻如一點也不愛自己,雖然她有很多優點,但這些優點不被自己接納和喜歡,所以她想變成大眾接受的另外一個人,陳韻如打一開始的方式就是希望變成李子維喜歡的女孩,試問做別人的影子,她會長久開心嗎?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陳韻如連李子維的愛也不敢直接索取,只想著讓自己怎麼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當陳韻如恢復自己的身份,終於能和李子維談場甜甜的戀愛,她也是笨拙的,我要怎麼對他說第一句話?我要和他聊什麼?我要以什麼樣的微笑面對他?這些都是戀愛經驗比較空白且不習慣異性相處的女生真實獨白。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其實,舒服的戀愛不需要刻意做什麼,不說話或說廢話也很自在,陳韻如的一切根源就是想太多。

最後是因為缺愛而導致她們缺乏穩定的內在世界。

當一個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感受不到愛,她的內心世界就是一間容易崩漏的木屋子,一遇到風雨,就會垮掉。

比如陳韻如有一天她回到家發現家被翻箱倒櫃,媽媽和弟弟都不見了,習慣性的悲觀思維讓她第一反應就是要離婚的爸媽都不要她了,帶著弟弟跑了。

我想她的內心獨白是:我哪裡不夠好?我哪裡還做得不夠?為什麼你們要拋棄我?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在學校就更悲慘了,遭受到校園冷暴力,女同學當面說她濫交,捕風捉影說她被搞大了肚子。男同學說她是表面清純實際上卻誰都能上的臭婊子,這讓內向的她更難開口表達,這隻會讓她在學校越發走向邊緣化。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女同學造謠,是一種典型校園冷暴力。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男同學說得更難聽,但諷刺的是陳韻如變成黃雨萱之後,成為了男同學眼中的正妹。

沒有穩定內在的人,對自己缺乏客觀的認識,對外在也缺乏客觀的認識,極度缺乏自信,也極度缺乏安全感,這會導致她們遇事非常膽小,容易崩潰,為了避免傷害,她們極容易走向自閉的道路。

此時就算有對她好的人,她也覺得不是真心。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陳韻如討厭獨自活在這個世界的自己。

然而黃雨萱的到來,輕而易舉地扭轉了陳韻如的人際關係。一切求之不得的東西:同學、家人、李子維……黃雨萱輕而易舉就拿到了手。不同的人生劈開了她小心翼翼捧著的自尊心。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當親耳聽到身邊的人都說自己很討厭那種感覺很難受吧

當黃雨萱鼓勵陳韻如“我懂你,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只要你再努力一點,事情就會不一樣,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的。”這無異對一個憂鬱症的人說“出去走走,喝一杯,就忘記煩惱的事了。”

所有她身邊的人都在潛在地刺激她。

最後她也認同了這個事實:“我跟你一樣,也不喜歡以前的自己。”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真實的自己不被喜歡,扮演別人扮不像,進退維谷,沒有人告訴她怎麼活下來。

那種被全世界拋棄的絕望感重新吞噬了她。以前的不快樂是“不被愛”,現在的絕望是“不被接受”,她的自我感被摧毀了。這時候談愛與拯救,對她來說已經太晚了。

最後她在天台欲自盡的話,道出了一個弱勢邊緣人的掙扎跟絕望。

這時,作為觀眾的我,好想衝進熒幕抱抱她:你很努力了,你不必成為黃雨萱,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就好了。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船在大海中一旦失去了方向,只能漫無目的地漂流。

除了原生家庭的問題,陳韻如,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她不敢進入這個世界

很多人都有原生家庭的問題,但很多人在與原生家庭的鬥爭裡活出了一個新的自我,可見,人是可以改變自我的。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阿德勒說: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

因為我們要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認清這個因果關係對我們很重要,它決定你怎麼對世界,世界就怎麼對你。你是把“人際關係之卡”交到別人手裡,還是自己把握。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陳韻如其實比任何人都需要朋友、理解、關注,但她止於“羨慕”而已。

如果你抱有“原因論”,那麼你不被喜歡不被重視,人生的種種不如意都是因為“別人不喜歡我”、“家人都不想要我才有了失敗的人生”,那這樣只能對生活束手無措,因為過去無法改變。

但如果抱有“目的論”,你就會覺得要把“人際關係之卡”和命運牢牢攥在自己手上,決定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怎麼看待這些經歷及怎麼賦予它的意義。當下我們的想法和行動會對未來形成“蝴蝶效應”。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過於關注自己內在而忽略客觀世界是把雙刃劍,可能會屏蔽、不珍惜一些美好的事物。

起碼,在劇中,我沒有看到陳韻如主動參與這個世界,連想法都沒有,她沒有朋友,沒有朋友你就很難界定自己,只有在集體事務中才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和肯定。

高中三年,她拒絕每一次班級活動,沒有主動釋放出“我能為你做什麼”的善意,沉溺在自憐自傷中,對他人豎起一道深深的牆——反正你們都不會理解我。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她誤會媽媽不喜歡她,也是不夠同理心或沒有成熟到理解大人之苦。

換成是她同學視角,就如同面對一塊鐵板,油鹽不進,漸漸遠離不是很正常嗎?

如果陳韻如能完全出世還好,那樣她會覺得自己性格很酷很特別,不受歡迎——去他X的世界,反正我也不喜歡你。

但她並非山間的一株空谷幽蘭,她也渴望融入集體。這樣內心的衝突讓她成為一個“彆扭人”,彆扭人比內向的人更不受歡迎。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英劇《去他X的世界》厭世反叛少女和反社會性冷淡少男用另一種方法對抗世界。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黃雨萱之痛:練習放下是每個人的功課

黃雨萱就是陳韻如的反面,樂觀、積極、開朗,大大咧咧。劇中雖然沒有提到她的家庭,但從小就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小小年紀就會撩大哥哥,也是很會了。

她和同事、朋友相處模式,和男友王詮勝戀愛的表現來看,她相信愛,能給予愛也能接受愛。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大學時期的黃雨萱就和同學相處融洽,工作上也能贏得同事的喜愛和上司的肯定。

雖然黃雨萱沒有家庭之殤,但她也並不是完全無憂的,劇集前幾集都在講述她思念男友的悲傷,好幾年都無法走出來。

人的痛苦當然是不能比較的,我只是想說,人來一世,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陳韻如是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黃雨萱是學會放手。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黃雨萱每天坐的公車不是離公司最近的,而是王詮勝追求她時陪她搭的去上學的車。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每天中午吃飯她都拿著手機的舊視頻,彷彿這樣王詮勝在陪她吃飯。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陳韻如和黃雨萱都是。

但因為生活在有愛的父母翼下,正是這份愛,讓她撐下來失去男友的痛苦。因為她的父母曾經陪著孩子一道經受痛苦和折磨。孩子會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媽媽願意陪著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見得那麼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壞的事。我也應該承擔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陳韻如的痛苦是內斂的,黃雨萱的痛苦是外放的,她也會求助也嘗試自救,比如找出王詮勝不那麼愛她的證據,這樣她才可以move on,陳韻如沒辦法move on。

開朗、正義、有主見、不在意別人評價是受到別人歡迎的基礎分,加分點是黃雨萱從頭到尾都不迴避眼前的問題,融入這個陌生的世界,小到修補和弟弟媽媽的關係、為了不破壞陳韻如的人生高齡惡補課業。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假扮大姐頭教訓欺負弟弟的流氓。

大到保護自己在意的人、困在陳韻如身體裡看著她和李子維卿卿我我卻不嫉妒,而是一直想辦法改變每個人的命運。

當她為了大家,銷燬了能魂穿的磁帶,同時也意味這一切包括她愛的李子維、王詮勝都會消失,看到這裡,忽然也有了安慰:她的大愛讓她成長,她最終放下了。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黃雨萱和李子維甜蜜又痛苦的告別之吻。

在心理學上,並不是說內向者就毫無存在價值,而外向者就所向披靡,其實無論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都有自己生存之道,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找準自己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情緒價值”:

第一種,你外向,我內向,但沒關係,我可以做個很好的聆聽者;

第二種,我不喜歡你,你也不喜歡我,但當我們同做一件事,你搭把手我搬塊磚,融入到共同體找到共振的成就感;

黃雨萱有足夠的情緒價值給予別人,陳韻如沒有,這是她們最大的區別。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我們都向往黃雨萱,卻常常做了陳韻如

看完劇後,我倒吸一口涼氣,像陳韻如那樣飽受原生家庭之苦習得的不討喜個性,就永遠不配得到愛嗎?

我覺得不應該也不一定。

像陳韻如這樣的女孩子們最應該做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真實的自已。

找一張紙,誠實地寫下自己的優點,比如陳韻如她本身就長得不錯、善良、學習成績好、沒有因為家庭的原因淪落成放棄自我的女孩,這已經比一般人贏在起跑線了(簡直就是可以拿到《命中註定我愛你》便利貼女孩的劇本)。

她的文字像詩一樣優美、能欣賞靈性之美,內心世界豐富,沒有恨過佔據她身體的黃雨萱,當她微笑著自我陶醉地哼著歌的女孩,陽光正好鋪灑在眼前,這是一幅多動人的畫面。她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發現過,她自己或許也是別人羨慕的人。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沉浸在音樂世界中的陳韻如是一種文藝之美。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在球場投三分球的黃雨萱是一種健康之美。

童年缺失的愛,可以有機會在別處獲得。這種愛來自朋友、戀人,最大來源於自己——自己對自己的愛,就是全盤接納自己。

其次,把一切交給時間。

暫時沒有男人愛你,就是毫無價值麼,這太扯了,你還有朋友愛你,你還有家人愛你,你當然有價值,只不過你需要一點時間給別人,也給自己。

就像陳韻如喜歡的李子維畢竟也只是一個17歲的小屁孩,發現不了陳韻如的閃光點,或許到了27歲,經歷了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陳韻如會更明白這點。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莫俊傑明知道陳韻如不喜歡自己但還是默默關心她,只要她轉身,他就會在。

第三:不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勇敢與現實世界相撞

黃雨萱有一句勸解很打動人“你會那麼想要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這才是真正照見了陳韻如的內心。

我們對於別人的期望,是因為內心之空缺沒有辦法縫合滿足自己,才會寄希望給別人,而別人做不到,我們就會陷入失望。同樣的,社會對你的期望就一定是對的嗎?

本劇的編劇說過:“在我們人格養成的過程中,會有一個社會認可的無形樣本形象。好像你必須成為大家希望中的自己。”外界總是試圖用一個標準告訴你,這樣才是最好的。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莫俊傑和李子維都不懂她,最後黃雨萱瞭解了她,黃雨萱和陳韻如就像我們的AB面。

其實自卑就完全不好嗎?

適當的自卑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陷,讓自己保持不滿足要更好的狀態。

不合群不好嗎?對於一個天生內向的人來說,小時候孤僻、不合群,其實就一種心理保護,免於因為合群合到自己怎麼也不舒服、甚至是走入歧途的群,甚至因為不合群,你有大量的時間做自己的事,實踐“一萬個小時”論,成為某方面專業的達人,就像亦舒說的,人真的要自己爭氣,一做出成績來,全世界和顏悅色。

亦舒本人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她自戀,她刻薄,她神經質,她不好打交道,但她聰明,勤奮,每天早上四點鐘起來寫稿,六十歲筆耕不綴,成了誰也不能忽視的華語女作家,雖然她依然自閉,不見人,不好打交道,可是誰也不會不尊敬她。

我不CARE你們這個世界,但是我自己可以創造出一個世界,牛吧!

就像本劇演繹兩個不同角色的女主角柯佳嬿,為什麼她演得這麼好,就是因為現在她雖然看上去是很開朗活潑的女孩,但青少年時她也是屬於“陳韻如”一類的人,她在學校遭到了霸凌。

玩個盪鞦韆,同學都會故意把鞦韆推很高,不讓她下來。還有人故意把別人的蠟筆塞到柯佳嬿抽屜裡,誣賴她是小偷。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柯佳嬿自訴學生時代也是陳韻如,也是在一定年紀後,才慢慢學會擁抱自己的全部

原因非常無解,竟然就因為她漂亮,看起來很難相處、很高傲,還不理人。她也嘗試過改變,想要努力變成開朗的樣子,但勉強之後還是放棄了,覺得自在最重要:“你原本是向日葵的話,你何必要拼命開成玫瑰的樣子?”

扯白-是什麼讓陳韻如們永遠無法被愛?

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好似一句陳腔濫調,我知道對一些人也很難,我就是很難愛自己,很難接受自己怎麼辦?

沒問題,但是意識到這個問題,想要去改變就很好。

就像我很欣賞一個心理諮詢師說的:“只要心裡埋下一顆種子,這個種子就會發芽,然後生根,或早或晚,只要有種子就是好事。

所以,如果你是陳韻如,你就把自己想象成種子吧,想象自己一天天發芽,疲憊了就決定今天不淋水了,高興了就給這顆種子更多陽光。

看有一天,我將會長出什麼花。

PS:這兩個多月的疫情,我們都被隔離在家中,看似隔離,但沒有人是孤島,每個人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一個求助微博的轉發就能真的救助到掙扎在生死線的人,定的一份外賣就能讓疲憊的醫護人員感受到我們的尊敬和愛意,甚至老人路邊用手風琴演奏的《喀秋莎》也不知讓多少人重燃見到明媚春光的希望......

當我們被困在自己世界大聲吶喊無人聽到的時候,我們要大聲呼救,我們也要儘量去關心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是共同體,今天的我或許就是明天的你。

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最感動:如果你覺得現在是地獄,那麼,唯一的辦法就走快些。

去做事吧,去改變吧,去戰鬥吧,只有投入地活,你才能真正地愛。

聲明:文章源自 大牌小事、藍小姐和黃小姐,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