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尤为关注的,从今天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来看,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都希望推动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但是教育需要好的引导,孩子是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进步的,谁都是在这世界上第一次走,前路还是需要有人扶持。

“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对于家长们来说,教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虽然现在的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大学生的人数每年都在成比例增加,但总体来说,国民的受教育水平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出现,这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大事,帮助每一位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而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一所好的大学,让他们能够增强和别人的竞争力。但是这个世界存在了太多的问题,努力并非是唯一的途径。

很多人一提起名校,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清华、北大,作为国内两所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应该很少有人不知道了。尤其根据现在来看,清华的整体实力已经有了国内高校一哥的趋势,但是相较于每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清华依旧是不少学生的梦想吧,每年求学的人那么多,真正走进清华的又有几个。

“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1949年后更名“清华大学”。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清华大学有着许多位国内著名的学者和教授,让人们所瞩目。悠久的历史加上闻名的学者,清华成了这天下学子心中的神话。

“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但是,真正能够走进清华的却没有多少人,因为作为国内的顶尖高校,清华有着严格的招生标准以及十分高的分数,每年大多数省份的高考状元基本上都会被清华北大所包揽,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凭着高考分数走进清华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高的比例,有的作为提前招生在未高考前就已经确定了清华的录取名额,还有的因为自己在国内国际上的竞赛获奖而获得降分录取的特权,真正靠着裸分进入清华的并不是一个显著的比例。

“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就依照浙江省的录取情况来看,2017年,清北在浙江录取共350人,其中裸分录取27人,占总人数的7.71%,如果延伸到全国,这样的比例也差不多,而近几年,清华已经选择不公布录取比例,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可能更严重,裸分录取的比率会更低,对于孩子综合培养的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

去年在诗词大会上大放光彩的才女武亦姝,除了自己深厚大的文学功底之外,还在理科上有极高的天分,最终获得了清华的降分录取,这也只是所有招生中的一个例子,但这样的例子在清华里面十分常见,在清华里面的学生几乎都是曾经校园里面的风云人物,几乎都有过自己的惊人之举,所以如果普通的孩子们要和他们争取紧张的名额,如果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是很难让人注意到的。

“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这些降分录取的孩子,有奥数竞赛的金奖,有化学、生物、物理等各方面的天分者,他们让清华的招生老师们注意到,才有了给他们更多机会的存在。但是,其实孩子之间的差距从小并不是十分大,只是在不断的成长中会发现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身上投资更大,时间精力更多,让他们可以看到学到更多。对于很多地方的家长来说,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很少还会有家长去选择投资一些额外的金钱与时间。

“裸分”上清华连总数的10%都不到,新时代下家长们需要转变思维

当然,这个世界上有诸多的不公平,除了地区录取分数的差异之外,还包括一个家庭重视教育以及家长素质和地方教育实力的问题,相较于北京地区的孩子,其他地方的孩子很难有更好接受教育的条件,他们能靠的也就只有他们自己,但是他们仅仅靠着努力和别人竞争,并不是十分占优,这些孩子在招生老师的眼中,只是一个知道学习的机器。但是相较于那些综合方面优秀的学生来说,在高考这场博弈中,所有的命运充满了未知,努力并不能带给他们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