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為什麼會讓一些實體商家倒閉?

山哈蘭家


目前人員流動小,基本上少出門少聚集,而實體商家每個月的房租還是要付,比如酒店,ktv等場所目前去消費的人少之又少而房租照付入不付出乾脆關門了


會吃貓的魚兒


新冠肺炎肆虐,對經濟會造成很大沖擊。有些公司和商家已經撐不住倒閉了,有些則還在苦苦掙扎。舉一些典型行業的例子吧:

第一,首當其衝是餐飲業。尤其是大型連鎖餐館。

大型餐館由於主要靠堂食生意,而新冠肺炎等我高傳染性導致不能堂食。所以他們一關門就接近兩個月。這兩個月沒什麼進項,但成本基本一樣都不少。現在有些陸續開業,但大家都還沒從恐懼中恢復過來,所以生意也很慘淡。現金流差的就撐不住倒閉了。

第二,製造業

舉個典型例子,一個湖北老闆工廠開在廣東,大部分員工是湖北人。那麼基本上從一月中旬放假開始,一直到四月還不一定能開工。員工早跑完了。客戶也等不及了。等他復工時,基本都清零了。要麼宣告倒閉,要麼基本是從零開始

第三,旅客運輸業

你們懂得,大家關在家裡,誰還敢坐客車。兩個月下來,手頭沒餘錢的老闆就差不多關門了。而今年上半年都別想做什麼生意了

第四,養殖業

抗疫期間,到處封路,導致飼料奇缺而有雞鴨魚豬餓死情況。養殖戶為了大局只能做出犧牲了

第五,旅遊業

開始是外國人不敢來中國,現在是中國人不敢讓外國人來。景區都關閉了。連攜程這種大財團都宣佈裁員減薪了,那些線下旅行社,景區做生意的,還有景區本身,會倒閉一大片

第六,線下各種培訓業務

第七,美容美髮健身等等

第八,酒吧KTV娛樂業

第九,批發市場商戶...

等等,不勝枚舉

所以瘟疫肆虐時,對經濟殺傷相當大。你也別因為現在暫時沒受影響而沾沾自喜。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經濟衰退有傳導作用,很快會波及到各行業。今年大家準備過苦日子吧,如果你在中小企業上班,請體恤一下你老闆,他們太難了!

不過國家也非坐視不理,而是在積極想辦法。最近各地陸續推出的25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應該對提振經濟走出蕭條有很大幫助。更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才能重新走向繁榮!


Simon叔的商業觀察


我個人經歷說下吧,二月三月商場租金減

免一些,但是還是要交的,然後就是這兩

天才開始陸續開門,但是由於疫情還沒

有完全過去,沒有客人出來逛,那就沒

零售自用的因為這個時期沒有太多的收

入就先不買了,批發的他們當地的店也沒

開或是開了也沒客人買那就也不補單了,

還有的就是,國外的客戶,開始的客人

補單的貨由於國內的船運公司還沒上班

無法運出去,後來的客人補單又說當地疫

情嚴重貨不要了,各種原因下來,導致

我們年前備好春季賣的庫存積壓,這都是

錢,資金壓在貨上,但是每天每月的成本

是一直在流的,所以有些公司工廠個體

店就會短缺流動資金,就向銀行貸款,

國家也有政策扶持,利率還是有比之前

低些也容易貸出款,感謝國家的。

但是也有很多無法再繼續貸的,或是想

暫時關閉一段時間,轉行或是等行情好

了再來做。


小妹姑姑


我是從事餐飲互聯網行業的;從餐飲的角度來描述:
疫情發生時間:
1月開始到現在3月,時間週期3個月
商戶經營情況:
政府規定每桌一個人,原來一桌3-4個人,算少一點3個,店鋪生意減少至3層;外賣線上目前恢復50%左右生
普通快餐店

【先看收入】

商戶收入=線下收入+線上收入
非疫情期間日交易額大概5000左右外賣線上佔比20%,堂食佔比80%;我們參考5000;堂食4000元,外賣1000元;
估算當下交易額=堂食流水*恢復程度+外賣流水*恢復程度=4000*0.3+1000*0.5=1700元,一個月51000流


【再看支出部分】
支出=員工支出+門面租金+食材成本
員工部分:

這類餐廳一般最少需要1個廚師,一個打荷,1個傳菜,一個打包,四個人廚師7000,其他平均算5000不包吃住合計22000元;租金:這個看地段一般是非疫情期間的10%以內:也就是15000元;食材成本餐飲的毛利40%,食材成本35%左右差不多17850元以上成本合計:54850元利潤=收入-支出=51000-54850=-3500元這個還不算給員工買五險一金,以及一些其他開支;

這還算恢復到3月的,前面兩個月基本沒有恢復意味著直接虧損就是人工➕租金7萬多;這個對於一般小餐飲老闆來講,差不多是半年的利潤了,所以倒閉是最好的選擇了;否則需要揹負巨大的虧損經營!


互聯網科技小生


作為一名實體商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新冠肺炎肆虐四個月了,經過大家的努力,中國的疫情算是穩定住了。不過可悲的是,國外的疫情卻開始惡化,不出意外的話,國外疫情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控制住,畢竟國外很難做到像中國人一樣自律!

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大部分的產業都停擺,特別是一些商業店鋪,基本處於關門歇業的狀態。要知道,這些商鋪每天都會有各種成本,房租、水電暖、貨物保管等費用。可以說,一個店鋪每天都有成本,如果沒有收入來源,商鋪只能倒閉。

對於普通的商鋪,這是最基本的承擔。對於大型的工廠,這個問題就更大了。工廠每天開支更大,貸款每天都有利息,工人工資也是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工廠和店鋪不得不關門倒閉。


電力工程學


突然發生的新冠肺炎一下打亂了社會運轉的節奏,全國除了必要的部門在運行,其它企業及人員均按下了暫停鍵。兩個多月下來,許多企業撐不住了,因為,作為一個企業,我們就以餐飲業為例,他不開業,除了老闆們原計劃的收益打了水漂(這些收益老闆們原本也指望在生活中消費的),還須預交半年乃至一年的房租和押金,不僅如此,還須付員工的工資和因過年期間食材本就緊張而比平常多采購半個月的食材成本,而小型餐飲,本是小本經營,利潤微薄,幾個月不開業,這幾項壓力相加,實力一般的老闆們就頂不住了,尤其房東上門催房租,工人討要工資,老闆本身養家活口和還房貸須要收入,疫情至今無望,老闆壓力山大,最後一根稻草,將老闆壓垮,只好倒閉,躲到角落,舔著傷口,為了生存,思考著其它的生路。


汪克平3


疫情期間很多實體店倒閉,租客面臨店面租金房貸車貸的巨大壓力,同時還要維持日常生活!

請各位實體店老闆思考,就算沒有這次疫情,你認為你的店鋪就不倒閉了嗎?你認為你的生意就會很好嗎?

其實很多老闆自己心裡最清楚,如果不願意改變,不願意轉變思路,門店早晚要關門,只是一直在死撐而已!而恰恰剛好遇到了疫情,加速了店鋪的關門倒閉!

所以你的店鋪倒閉其實跟疫情沒關係,跟你的經營方式有關係!跟你的思維方式有問題!

未來所有實體店都必須利用互聯網,利用天網地網人網,全方位打通銷路!如果單單只是靠線下,那就太侷限了,只能想辦法依靠互聯網才能把門店生意做到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生意,不要只是等客上門,那你會死的很慘!

總之,必須主動出擊,尋求改變,思路決定出路!



健哥聊商業


個人認為有幾點因素:

1,疫情之前國內市場欣欣向榮,實體經濟大部分是在擴張階段,疫情的突如其來讓實體經濟措手不及,沒有充足的應對措施!

2,國內的實體經濟缺乏資金儲備,大部分實體經濟賺了錢要麼股東分了,要麼投資擴大,很少有實體企業做危機現金儲備,疫情一來,不能生產銷售現金流立馬斷裂。

3,大環境,整個世界經濟形勢比較疲軟,潛藏的危機日益突出,例如美國股市泡沫危機等等危機在疫情到來前就積累了很久!

4,疫情讓大家都不能出門,消費節奏停歇,實體經濟收到直接的衝擊!



泥路前方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至今已經有3個月的時間,傳染性之強遠遠超過了其他傳染疾病,一時間人心惶惶,不得終日。

自鍾南山院士發佈人傳人的消息之後,全國上下統一按照國家規定自行居家隔離,不聚會、不扎堆,出行必須戴口罩,全國人民相互監督,封存、封城,道路一夜之間空無一人,在這人心惶惶的時期,自然影響了全國各行各業的發展。

這也就直接加速了線上服務,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的傳遞,滿足日常所需,這樣即高效又不給便捷,還不回影響個人健康,更不會給別人健康帶來麻煩。

而實體店由於長時間無法營業,無論是從房租還是從人員開支方面都是不小的成本,由於沒有過多的資金流動,中小型的實體店迫於形式的改變,把生意逐漸轉移到線上,有的直接面臨倒閉!

時代在改變,實體店也要緊隨這時代把改變去變遷。



聆聽Ta的天籟之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