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傳奇女子詩歌——《樂府詩》賞析

歷代傳奇女子詩歌——《樂府詩》賞析

樂府,中國古代民歌音樂。樂府是古代音樂機關,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於西漢漢武帝時期,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漢魏六朝以樂府民歌聞名。"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構,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採集歌詞,其中採集了大量民歌,後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今保存的漢樂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實地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如《戰城南》、《東門行》、《十五從軍徵》、《陌上桑》等,其文體較《詩經》,《楚辭》更為活潑自由,發展了五言體、七言體及長短句等,並多以敘事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木蘭辭》是漢魏以來樂府中敘事民歌的優秀代表作,稱為樂府雙璧。


歷代傳奇女子詩歌——《樂府詩》賞析

歷代傳奇女子樂府詩

《鳳簫引》

〖秦穆公有女名弄玉,美而豔,好吹簫。時秦人有簫史者,亦善吹簫,穆公遂以玉妻之。因教玉吹簫作鳳鳴,乃作鳳凰臺以居之。一夕互為吹簫,雙鳳忽集,二人遂乘之仙去。〗

洞簫一聲皓月圓。秦樓縹緲起雲煙。

弱水清淺落雙影,蓬萊突兀登其巔。

亦美人,亦貴主,亦神仙。

他日祖龍,遍求海上之三山。

何不攜簫跨鳳,偕簫史以飛還。


《白紵歌》

〖西施生於越之苧蘿村,姓施氏,家居村之西,名因稱焉,有國色。越方圖沼吳之計,遂居之為奇貨。飾以羅縠,教以歌舞,令范蠡進於吳,夫差果大悅,乃釋越。於是建姑蘇之臺,創館娃之宮。步響屟廊,棹錦帆涇,歌舞吳宮,追歡日夜,以底於亡。吳亡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或曰:“沉之江以謝鴟夷”。未詳孰是。〗

苧蘿村裡柳絮飛,幾家女兒制羅衣。

怪底西家有之子,亂頭粗服浣紗溪。

亂頭粗服天姿絕,何物老媼生國色。

向人含顰默無言,揹人揮淚嬌難匿。

一朝應詔入吳宮,珠衫汗溼怯曉風。

歌舞追歡樂未央,運籌衽席建奇功。

奇功就,伯圖覆。畫漿芙蕖瘦,胥臺麋鹿走。

響屟廊空館娃秋,遺香殘月昏黃候。


《採桑行》

〖邯鄲秦氏女羅敷,嫁邑人王仁。仁為趙王家令,敷出採桑於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欲奪焉。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之歌以明其志,趙王乃止。〗

採桑復採桑,採桑陌上陽。

有美人兮執懿筐,綠葉叢中映明光。

桑葉嫩,桑條直,使君貴人寧不識。

妾自採桑蠶有食,蠶能吐絲妾能織。

使君一何愚,豈曰桑中禮可逾。

獨不念,使君有婦妾有夫。

何況夫婿本風流,人言儘可配羅敷。


《垓下歌》

〖項王籍有美人名虞,常從幸。及軍敗垓下,漢兵圍之數重。夜聞四面皆楚歌聲,乃悲歌慷慨,虞亦從而和之。項王泣數行下,謂虞曰:“善事漢王。”虞曰:“妾聞忠臣不二君,貞婦不二夫,請為君死。”王拔劍背而授之,姬遂自刎死。葬處生草能舞,人呼之為“虞美人草”。〗

喑啞叱吒萬夫闢,垓下天亡拔山力。

八千子弟起江東,沛上亭長烏足敵。

惜哉氣盡楚歌聲,慷慨虞兮一劍橫。

賤妾請先君前死,羞學劉家之婦甘偷生。

嗚呼!

香消玉碎鐵骨錚,重瞳目中自有睛。

美人真不枉鍾情。灑將碧血化舞草,

楚宮漢殿墓木繞,虞兮虞兮千秋表。


《金屋貯》

〖漢武幼時,長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答曰:“欲得。”乃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曰“不用”。復指其女阿嬌,問:“好否?”答曰:“好。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尤物早移人,藍田田有種。

為問儲若歡,好色亦天縱。

兒家欲得婦,阿嬌可好否?

椒房桂殿常相守,瑤臺璇室供箕帚,莫使長門嘆白首。

一言訂,紅絲定。金屋貯,玉人稱。


《懷夢草》

〖漢武帝所幸李夫人病劇,帝臨視。夫人蒙被謝,帝必欲見之,夫人轉側向內,不言。既死,帝追悼不已,使齊人李少翁為追魂之術。一曰:鐘山有香草,東方朔採獻,帝懷之,即夢李夫人,因名“懷夢草”。〗

六宮誰第一,天子負情痴。

耽花豈獨癖,為看不多時。

臥而思,影何翩翩而垂垂。

立而望,步何姍姍而遲遲。

真耶幻,是耶非。瑟瑟兮帷風吹。

盻彼美兮魂歸,細認還疑不是伊。


《當壚曲》

〖司馬相如家貧,遊臨邛。邛富人卓王孫聞為令貴客招之飲。酒酣,請相如鼓琴。卓女文君寡而好音,竊聽之。相如聞其美,以琴心挑之,文君悅而奔焉。相與馳歸,家徒四壁。無以為業,乃賣其車騎,酤酒於臨邛之肆。文君親為當壚。相如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滌器於市中,氣豪甚。〗

君挑琴,妾知音。君提壺,妾當壚。

君脫鷫鸘勸妾醉,妾暈芙蓉報君媚。

夫作酒家傭,妾作酒家婦。

噫嘻,吁嗟乎丈夫!

何不高車駟馬臨帝都?

而乃著褌滌器仰鼻息於臨邛之酒徒,吁嗟乎!


《出塞曲》

〖昭君,齊國王穰女,獻於元帝。時宮人既多,帝不能別房帷,乃令畫工圖之,披圖召幸。於是宮人爭賂畫工。昭君自恃其貌,志不苟求工,工遂毀其狀。會單于入朝,求美人為閼氏,帝敕以宮女賜焉。昭君抑鬱,自請掖庭令求行。單于臨辭,帝召女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射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悔欲留之,重失信於異域,遂與匈奴。昭君即戎服乘馬,提一琵琶,出塞而去。〗

颯颯寒風和觱築,紫臺青冢吞聲泣。

廟堂戰勝仗蛾眉,詎曰佳人傾城國。

肉食者鄙謀帷幄,畫工之賤操黜陟。

長抱琵琶鎮玉門,嗚呼佳人難再得。

黃沙攪地翼天飛,不改冢草青青色。

嗚呼佳人難再得,徒殺畫工亦何益。


《紈扇歌》

〖班婕妤少負才名,成帝選為婕妤,有寵。上嘗遊後庭,欲與同輦。婕妤辭,上賢之。及飛燕姊妹用事,譖其咒詛。考問之,對曰:“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必不受不臣之訴。如其無知,雖訴何益。”上直其對,置不問。婕妤恐久見危,乃求養太后於長信宮。作《紈扇歌》以自傷其遇。〗

扇擎於前,月圓於天。今夕何夕,與子流連。

扇藏於篋,月圓復缺。樂不可再,悲曷其極。

光映碧空,皎潔誰同。長信月冷,其奈秋風。

嗟嗟紈素,合歡見妒。避熱趨涼,毋逢薄怒。


《赤鳳來》

〖趙宜主身輕腰細,若人手執花枝顫顫然。因善踽步行,號為“飛燕”。流寓長安,日習歌舞。後藉陽阿主力得入幸,拜為皇后,寵冠六宮。肉肌盈實,其初承恩時語也。帝嘗與後共泛太液池,令所愛侍郎馮無方吹笙。中流風起,後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帝曰:“無方為我持後裾。”無方舍笙持後履。久之風霽。後泣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泣數行下,帝愈愛焉。又嘗通於宮奴燕赤鳳,宮中為作《赤鳳來》曲。〗

火德衰,赤鳳來,肉肌盈實齒痕在,仙乎飛去寧忘懷。

豐有餘,柔無骨,六宮環視都無色。

浴蘭室,避風臺,燕啄皇孫最可哀。


《姊妒我》

〖合德,宜主妹。宜主既貴,樊嬺為言於帝,帝遣舍人呂延福以百寶鳳毛步輦迎合德,合德謝曰:“非貴人姊召不敢行,願斬首以報。”延福還奏,嬺為帝取後五采組文以召合德。遂因後以進,帝大悅,號為“溫柔鄉”。謂嬺曰:“我老是鄉矣。”時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后,唾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後封昭儀。昭儀見後,好為兒拜。又嘗與後爭通燕赤鳳,後怒,以杯抵昭儀曰:“鼠子敢齧人乎?”昭儀曰:“穿其衣,見其私足矣,安在齧人乎?”樊嬺扶昭儀為拜後,昭儀拜且泣曰:“姊寧忘長夜苦寒,使合德擁姊背耶。今忍自相搏耶?”後亦泣而罷。帝聞其事,畏後不敢問,以問昭儀。昭儀曰:“姊妒我耳,以漢家火德,故以帝為赤鳳。”事隱,後以媚藥進帝。帝崩,太后使理其事,遂嘔血而死焉。〗

鸞誥驚聞下九重,鳳輦百寶宮車從。

不夜珠照玉人兩,金霞帳擁雙芙蓉。

五采組文姐召妹,姊作貴人妹兒拜。

夫富貴易驕人,何況區區女子輩。

願相憐,毋相傾。

姊妹本是同根生,穿衣見私何必爭。

石華廣袖留姊吐,點點滴滴成花朵。

可畏人言水滅火,非妹不知姊死所。

奈何姊妒我。


歷代傳奇女子詩歌——《樂府詩》賞析


《十八拍》

〖蔡文姬,名炎,中郎女也。幼慧,工文詞,中郎絕愛之。漢末遭亂,為匈奴左賢王掠去。陷其中數年,生二子,常鬱郁不得志,作《胡笳十八拍》。悽怨哀咽,聞者流涕。後曹操念中郎舊誼,遺金贖歸,以嫁董祀。《胡笳十八拍》遂流傳中國焉。〗

寂寂江山如故,渺渺家園何處?

夢魂仍逐塞雲飛,依稀尚記來時路。

死為漢鬼生胡婦,縱有離愁誰訴?

何如紅淚滴黃沙,灑作秋風秋雨。


《江東秀》

〖漢末,喬公有二女,皆國色,流寓江東。孫氏兵起,伯符納大喬,以小喬妻周瑜。未幾伯符卒,瑜佐其弟權,破曹軍於赤壁,後瑜亦早夭。〗

東吳萃俊物,妙選得孫郎。

辛苦參帷幄,戎服助紅妝。

江以南,鼓鼙震。江以北,風雷迅。

大兒伯符小公瑾,可憐銅雀漏春光。

長江水,赤壁火。

八十萬曹軍,為猿鶴,為蟲沙,為灰燼。

幸哉兵一交,伯圖定。

惜哉鼎三分,將星殞。

生瑜生亮扼英雄,錯恨佳人多薄命。


《玉人兩》

〖蜀甘後,沛人也。玉質柔肌,姿態光豔。先主召入,致白紗帳中。於戶外望者,如月下聚雪。時河南獻玉人,高三尺,乃取置後側。曰:“不意我玉人乃有兩也。”於是嬖寵者,非惟嫉於後,亦且妒於玉人也。〗

懷璧者奚罪,抱璧者奚泣?

品而重之,抵兼金之萬鎰,比佳人兮二而一。

謂玉為人,溫潤而身。謂人如玉,不雕不琢。

何以失之吳魏得之蜀?

君不見,枕戈待旦兮,消壯士之髀肉。

玩物喪志兮,亂英雄之心曲。

彼美人兮,安臥帳中兮,何不鋤而去之,曰非吾族。


凌波曲

〖甄后,本袁熙婦,魏武破湖北,中郎將世子丕獲之,見其美,遂納焉。魏武聞之,情不懌,曰:“今年殺賊為此奴”,蓋亦有意於甄也。後文帝即位,立為後。陳留王子建作《感甄賦》。復以其名不雅,改為《洛神賦》,亦寓意甄雲。〗

燃豆萁,釜中泣。乘飛鳧,波中立。

有心得,無心失,殺賊今年為此奴。

洛水神交夢有無,父兄子弟爭一偶。

獨不念,彼亦袁家之新婦。


《墜樓哀》

〖綠珠姓梁,白州博白縣人也。生雙羊角山下,美而豔。時石崇為交趾採訪使,以真珠三斛致之。珠善吹笛歌舞,崇嘗作《懊儂曲》贈焉。趙王倫黨孫秀,使人求之,崇不聽,秀怒,乃譖崇於倫,族之。兵至,崇顧珠而泣曰:“我今為爾獲罪矣。”珠號慟曰:“願效死於君前。”遽墜樓而死。崇棄東市,時人名其樓曰“綠珠樓”。〗

生珠江,死金谷。

珠沉珠碎季倫族,值得真珠聘三斛。

黛蛾綠,顏色不隨人反覆。

掌上珠,貴重不共絮飄逐。

燕啄香泥葬落紅,片片桃花鬼夜哭。


《錦迴文》

〖蘇若蘭,名蕙,扶風竇滔妻也。年十六,歸於竇滔,滔甚敬之。後滔納寵姬趙陽臺,置之別所。蘇求而獲焉,苦加捶辱,滔甚恨之。及滔鎮襄陽,邀陽臺同往。蘇往不與偕行,音問遂隔,於是悔恨自傷,織“錦迴文”,五采相宣,瑩心耀目。其錦縱橫八寸,題詩三十餘首,計八百餘言。顛倒反覆,皆成文章,名曰《璇璣圖》,一時讀者不能盡通。蘇笑謂人曰:“徘徊宛轉,自成文章,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發蒼頭齎送襄陽。滔覽錦字,感其情,迎蘇至漢南,恩好如初。〗

良人天涯去不返,雲山翹首千重巘。

迴腸百結織迴文,文成不覺玉容減。

一寸絲,絲絲不斷皆愁思。

一行字,字字端詳皆血淚。

郎留意,顛倒縱橫須記。

須記取,糟糠莫使輕相棄。

新人想必勝如花,故園春色多憔悴。

願郎留意,新故須同視。


《西陵歌》

〖蘇小小,錢塘名妓也。有《西陵歌》,情致移人,膾炙人口。〗

郎乘青驄馬,妾乘油壁車。

邂逅西陵路,迴風送落霞。

郎情無厚薄,妾情無淺深。

有如西湖水,松柏結同心。


《步步蓮》

〖潘妃名玉兒,齊東昏侯拜為貴妃。嘗鑿地為金蓮花,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後梁武入建康,見妃色美,欲納之。將軍王茂諫曰:“亡齊者此物也,不可留。”遂殺之。〗

一步東昏傾,再步梁師入,三步建康失。

為蓮花,為禾黍,為荊棘,千秋難辨蹈荒色。

噫籲嘻!

齊庭有鬼不廟食,先見禁門相喋血。

非關蓮步美人跡,試問亡梁又何物?


《女從徵》

〖木蘭姓花氏,北魏人也。時發卒戍邊,木蘭憫父年老無子,代之行。在邊十二年,始得歸。同戍之人,竟莫有知其為女子者。〗

軍有令,弗可違。

堂有親,弗可委,健兒生女請勿悲。

為王前驅,代父荷戈,君看女卻是門楣。

我聞在昔拓拔擾宇宙,旁午軍書風雨驟。

花家有女貌如花,彎弓抽矢停織繡。

金印大如鬥,奏凱慰白首。

一身許國全親兩無負,

嗟!彼株守戶,老死牖。

生生死死不出婦人手,腐草累累骨已朽。

世無奇男子,雌木蘭,誰其偶?

《無愁曲》

馮小憐,穆黃花從婢也。因愛衰,以五月五日進之,號為“續命”。慧黠,善彈琵琶,後主愛之,立為淑妃。帝嘗與共獵,晉州告急,帝將還,淑妃請更殺一圍,帝從其言。及至晉州,城己沒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餘步,將士乘勢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觀。妃妝點不獲時至,周人以木塞城,遂不下。又與並騎觀戰,陳稍卻,妃悕曰:“軍敗矣。”帝與並奔,師遂潰。時號“無愁天子”。後齊亡,入長安,後主向周武帝乞妃,周武仍賜焉。

春宮傳試馬,烽火遍郊野。

內人罷回獵,新妝傾城國。

山河百二棄敝屣,琵琶一曲愁亡矣。

籲!

金蓮生步南齊蹶,黃花留蒂北齊滅。

不願長封歸命侯,願乞小憐老溫柔。

家亡國破亦何柔?

《赤樹謠》

〖陳張貴妃名麗華,髮長七尺,光可鑑人。瞻視盼睞,照映左右。後主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以居之。妃常於閣內靚妝憑檻,宮中望之飄飄若神仙焉。與諸狎客共賦詩,互相贈答,採其尤豔麗者,被以新聲,名其曲曰《玉樹後庭花》。後隋滅陳,後主與妃共入景陽宮井,因號“胭脂井”。相傳後主與妃淚染所致雲。〗

漢有陰麗華,文叔思娶妻。

陳有張麗華,後主為選妃。

一終後,一作俘,胭脂井上血模糊。

玉樹流光不可誣,得婦不當如是乎?

嗚呼!

阿嬤空有好頭顱,叔寶心肝未全無。

《破鏡詞》

〖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妹,封樂昌公主。陳將亡,德言知不保,謂曰:“以君之才色,國亡,必入權貴之家,斯永絕矣。倘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信物。”乃破一鏡,各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可以相訪。”及陳亡,其妻果為越公楊素所得,寵嬖殊甚。德言流離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市。有蒼頭賣照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言其故,出半照合之,題詩以寄。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遣之,遂偕歸江南以終老焉。〗

七尺菱花八寶妝,美人相對生輝光。

美人一去明月冷,青鸞無復嫦娥影。

最憐奩匣滿塵封,猶染當年點淚紅。

人生不幸遭離亂,致使圓光剖作半。

鏡兮鏡兮縱復完,鏡中人非昔日顏。

《青目鑑》

〖楊素守西京日,李靖以布衣獻策。素踞胡床而見,靖責之,素改容謝焉。時妓妾羅列,內有執紅拂者,負殊色,獨目靖。靖既去,而執紅拂者臨軒問姓名居止,靖具以對。妓誦而去,靖歸逆旅。其夜五更,急聞叩門而聲低者。靖啟視,則紫衣紗帽人杖一囊。問為誰,曰:“楊家紅拂妓也。”延入,脫衣去帽再拜,靖驚答之。叩來意,曰:“妾侍楊司空久,閱人多矣,無如君者,來相就耳。”靖曰:“如司空何?”曰:“彼尸居餘氣,不足畏也。計之詳矣,幸無疑焉。”問其姓名,曰:“張。”問其伯仲之次,曰:“最長。”觀其肌膚形狀,言詞氣息,真天人也。於是偕與雄服,策馬排闥而去。〗

長安古今一棋局,朝奔夜趨多碌碌。

重天富貴倚冰山,龍蛇不辨群無目。

屍居氣,楊司空,出群雄,李衛公。

中原鹿,共馳逐。

此也雄飛,彼也雄伏。

海上豪定局,猶待東南角。

王者師執拂,凝眸早已卜。


《長門怨》

〖隋煬帝建迷樓,後宮無數,多不得進御。有侯夫人者,忽自縊於棟下,臂懸錦囊。左右取進,得《自感詩》三首、《妝成詩》一首、《自傷詩》一首,皆情至之語,不忍竟讀。帝反覆傷感,親往視其屍,猶色如桃花,乃厚葬之。選女中使賜自盡。〗

國色難邀寵,幽宮只自憐。

君恩誠已遍,妾命奈無緣。

貌不因人妒,情能任棄捐。

淚盡羞鸞鏡,血枯啼杜鵑。

悲莫悲於恩波相承不及泉。

《秀色餐》

〖隋煬帝幸江都。一日憑龍舟檻注視,見殿腳女吳絳仙,長黛柔肌,回異群輩,召幸焉。將拜婕妤,又因絳仙已嫁玉工萬群,故已之,擢為龍舟首楫,號曰“崆峒夫人”。由是殿腳女爭效為長黛。司官吏日給螺子黛五斛,內人尚多不給。帝常吟《持楫篇》賜絳仙,謂左右曰:“古人云‘秀色可餐’,若絳仙真可療飢矣!”〗

持短掉,持短掉,三千殿腳羞花貌。

描長黛,描長黛,三千殿腳摹嬌態。

玉工有婦真玉人,秀可療飢色可餐。

誰將十斛波斯螺,勾出廣陵新月痕。

千載尚銷魂,無怪當年看煞隋家風流之至尊。

《司花女》

〖隋煬帝遊廣陵,長安貢御車女袁寶兒,年十五,纖腰憨態,寵愛特厚。適洛陽進合蒂花,雲“得之嵩山,塢中人不知名,採者異而貢之”。帝因賜名曰“迎輦花”。花香濃芬馥,惹袖移日不散,嗅之令人減睡醒酒。帝即以賜寶兒,號曰“司花女”。〗

君王愛花花傍輦,美人司花花貌靦。

十分春色滿隋堤,第一迎鑾一枝選。

旭日臨花花態憨,宿雨潤花花半酣。

司花軃袖花影移,司花垂肩花魂語。

十里紅摟曉風吹,風香憐護司花女。

《來夢兒》

〖煬帝荒淫,沉酣失度。每睡須侍兒韓俊娥搖動振聳,方得美睡,因呼俊娥為“來夢兒”。〗

夢揚州,花月愁。

夢巫峰,雨露濃。

阿嬤夢蝴蝶,俊娥傳羽翼。

阿嬤夢蕉鹿,俊娥爭角逐。

嗚呼!

迷樓月觀胭脂冷,秋草雷塘夢未醒。

淚零淒雨咽悲風,夜臺無復姮娥影。

《女主昌》

〖武氏初為太宗才人,賜號“武媚”。貞觀末年,太史佔曰:“女主昌民間”。後高宗欲立為後,褚遂良諫,帝不聽。許敬宗曰:“田舍翁歲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乎?”帝遂決。後既立,與帝垂簾並聽政,帝不能制。及高宗崩,後廢廬陵王而自立,改國號為周。恣為淫穢,大興殺戮。然見事明決,用人盡才,故雖女主當陽,不及於亂。時亦有負名望若狄仁傑輩鹹翼戴之,恬不為恥。中宗返政,後人猶許以為返周為唐雲。〗

金輪御世仙根覆,陽消陰亢果殺戮。

一時鬚眉變婦人,彈冠傳粉真膏沐。

咄哉武媚,若將男子擬爾匹。

性殘刻,前孟德。

性狡淫,後海陵。

爾立七廟,誰為爾添羽翼?

爾設五刑,誰為爾興羅織?

朝聞告密反舌鳥,夕聞援救叩頭蟲。

咄哉武媚,千古絕,一世雄。

立後功,許敬宗。作帝力,狄仁傑。

《玉尺評》

〖婉兒,上官儀之女也,母夢人授玉杵而生。幼慧多才華,武后時沒入掖庭。中宗反政,立為昭儀。駕幸昆明池,令諸詞臣賦詩,婉兒登玉尺樓,評其次第。時沈佺期、宋之問各自負一時冠,未分甲乙,私語曰:“今日我二人次第定矣,毋得爭。”是時眾人詩之不佳者,盡隨風飄落,盈覆玉階,獨沈、宋兩人詩未下,各屏息以待。頃之,一幣飛落,二人愕然,拾而視之,則沈句也。評曰:“二人詩實相頡頏,但沈詩收聯怯,不及宋餘勇可賈。”二人服其敏,各無辭而退。〗

夫人負鬚眉,巾幗作座主。

昆池誇量才,沈宋建旗鼓。

盧耶駱耶羞同伍,臨天下者韋與武。

太平家,安樂府,紛紛鷹犬爭門戶。

筆如龍,文如虎,有才無行無足數。

嗟彼蛾眉玉尺亦輕取。

《樓東怨》

〖梅妃,姓江氏。年九歲,能誦二南,謂父曰:“我雖女子,期以此為志。”父奇之,因名之曰“採蘋”。高力士使閩越,見其美,選歸侍上,大見寵幸。妃性愛梅,所居悉植梅,遂號“梅妃”。及太真入宮,寵愛漸移。太真忌而智,妃性仁慈,柔無以勝,竟為太真譖,遷於上陽東宮。妃抑鬱無聊,作《樓東賦》獻上,倍極淒涼哀感。上覽之,情動,懼拂太真意,不果復召。遣中使封珍珠一斛密賜妃,妃不受,題句返封。中有“何必珍珠慰寂寥”句,令使者進上。上命樂府以新聲度之,號“一斛珠”。〗

名花初入上陽宮,晴日含芳弄曉風。

亭北沉香春爛漫,風風雨雨妒樓東。

海棠開,江梅落。解語香,冰心薄。

肥綠成陰瘦枝弱,空留月影伴樓東。

吁嗟乎!寂寥難把珍珠卻。


歷代傳奇女子詩歌——《樂府詩》賞析

《馬嵬坡》

〖楊妃,小字玉環,弘農華陰人。開元二十二年冊為壽王妃。武惠妃薨,後宮鮮當意者,或言壽王妃之美。二十八年,使高力士取妃幹壽邸,度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載,冊為貴妃。進御之日,奏《霓裳羽衣曲》。是夕,授金釵鈿合為定情焉。後通於安祿山,祿山出入禁中無忌。嘗為洗兒戲,上知之,付之一笑。及祿山出鎮范陽,舉兵反,思至長安日,取貴妃為後。上幸蜀,駕至馬嵬,六軍不發,殺貴妃兄國忠,並索貴妃。上不得已,賜妃自盡。後至劍門,作《雨零鈴》曲,皆悼貴妃也。〗

君不見,五侯七貴聯雲騎,丞相門楣杖女弟。

又不見,蛾眉淡掃風流姨,金門走馬朝天帝。

誰知樂極卻生悲,半夜漁陽鼙鼓催。

六軍不發馬嵬驛,始悔卵翼大腹兒。

霓裳歇,羽衣裂,天子不能庇家室。

倉皇割愛謀生拙,絕代紅顏化黃土。

行人莫嘆馬嵬路,前車試讀《樓東賦》。

《朝天詞》

〖太真第三姊虢國夫人者,在諸姨中尤為美豔。得幸於上,月給錢十萬為脂粉資。虢國自矜豔麗,每出入禁中,常素面朝天,故杜甫有詩詠其事,志實也。賜第在宮之東南,與國忠、秦、韓相對。雕樑畫棟,窮極奢侈。入朝恆與國忠並轡,人皆笑之。後因馬嵬之難,死於亂兵焉。〗

有女有女乘玉驄,揚鞭顧盼鳳闕東。

新妝墮馬映旭日,內家導節上陽宮。

上陽花放春如錦,一枝穠豔難與並。

錦奩間道走奇兵,淡掃遠山開新境。

貴妃姊,天子姨。披香殿,進昭儀。

漢家故事傳軼史,九重雨露古無私。

君不見朝天素面天顏喜,蛾眉妒煞玉環姊。

《西廂月》

〖鶯鶯姓崔,名徽,小字鶯鶯,號雙文,博陵人也。偕母護喪歸長安,及蒲東,適有叛兵掠蒲,因寓普救寺之西廂。同寓有張生者,與蒲將善,請兵護之,不及於難。其母甚德之,設饌宴張,令子女出拜。鶯垂鬟接黛,雙頰斷紅,光彩射人,張一見而惑焉。乃倩鶯婢紅娘,私通衷曲。紅初難之,既因生情迫切,乃為持生所綴《春詞》二首以投鶯。久之,復攜彩箋以示生曰:“鶯所命也。”中有“待月西廂”之約。及期,生赴之,鶯以禮責生,不及於亂,生悵然而出。逾數夕,生方獨寢無聊,紅忽捧鶯而至,授生,綢繆永夕無一言。雞鳴,紅復促鶯去,如是者幾一月。生因賦《會真記》及詩三十韻以貽之。後生赴長安,文戰不利,復貽書於鶯鶯。緘報之書累千言,情辭婉轉,言與淚俱,無非怨生始亂終棄也。生每持緘以示友,故同時楊巨源為賦《崔娘行》。或曰《會真記》,乃元微之所作,蓋託名於張雲。〗

西廂月,皎皎潔潔誰圓缺。

三三五五千古懸,玉人綰就相思結。

憶昔嬌姿初束髮,庭院深深阿母挈。

十三學畫眉,描取新勾月。

十四學彈琴,斜抱雲和月。

十五學弄簫,吹徹碧天涼夜月。

整待十七賦三星,鍾冷無如夜氣沉。

光落牆東花動影,薄衫不禁露華侵。

彩雲散,香塵滅。

人去西廂寂,阿誰問取舊時月。

《妾薄命》

〖霍小玉,故霍王女也。王沒後,偕其母出居長安之勝業坊。時隴西李益負才名,以少年試天官,玉慕其風調而委身焉。定情之夕,若瓊林玉樹,互相激射。益此時,幾疑身之入仙境矣。中宵玉忽流涕,恐後色衰見棄。益命侍兒牽帷執燭,援筆而書盟詞,詞甚懇切。及後益得官返鄉,約之任迎玉,歸家竟別娶盧氏女,逾年不通音問。玉抱恨成疾,懨懨將至不起。益復至長安,路過玉門,每迂道而避焉。忽一日,有豪士衣黃衫,策駿騎,挾益直達玉所。玉已徵夢,梳洗而候,含眸視益不能出言,坐皆欷歔。頃之,豪士致酒餚,玉舉杯酹地,謂益曰:“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飲恨黃泉,皆君所致。”擲杯長慟而絕。後益寢處,輒見玉焉。豈玉尚不能忘情於李乎?〗

君丈夫,妾女子。

薄命之薄至於是,負心之負何若此?

中道棄捐巳可傷,鬱郁奈何令人死。

死者今已矣,生者恐難為情耳。

十郎十郎須記取,憐取新人莫作故人視。

天長地久從今始,妾薄命,君休已。

《燕子樓》

〖盼盼關氏,徐州張建封愛姬也。尚書沒後,盼盼念舊不嫁,十餘年獨居一小樓,名曰“燕子”,因作詩以寓意焉。時白樂天見其詩,愛之,遂和其韻,又贈句以相諷。盼盼得詩讀之,泣然下淚曰:“自我公逝,妾非不能死。恐千載以下,以我公重色,有從死之妾,傷公盛德也。”於是乃作詩答白。遂不食死。〗

紅樓飛燕子,九十逗春光。

明霞方啟戶,美人正曉妝。

蹁躚銜泥塗金屋,營窟不辭勞,朝夕雙飛逐。

春色去,樓外落花知何許,歸燕啾啾猶戀主。

樓中人,樓中燕,送熱迎涼雨風楚。

孤影單棲吾與汝,非吾與汝誰共語。

嗟乎哉!

他日空梁落燕泥,殘脂剩粉同埋處。

《惜黃花》

〖李易安,名清照,宋濟南李格非之女。適趙明誠,明誠雅好書卷,夫婦相得。日事鉛槧,堆積書史,以決勝負。及靖康中,金人南侵,奔走不定,所蓄殆盡,明誠亦病死。易安誄之極哀,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多悔恨之詞,有《漱玉集》三卷行世。“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漱玉詞》中語也。〗

嗟汝黃花,何不凌霜暴日,披風躡月。

而乃墮乃金,滅乃色,弱乃骨。

爾何弗如梅耐彼寒威?

抑爾何弗如蘭傲彼眾香國?

爾何弗勵爾晚節。

夭嬌卓立,為松為柏?

嗟汝黃花,惜哉空灑西風泣。

《斷腸吟》

〖朱淑真,錢塘人也,幼警慧,早失父母。適夫村陋,淑真抑抑不得志,自傷非偶。作詩多幽怨之音,宛陵魏瑞輯其所遺詩,名之曰《斷腸集》。〗

我欲留春春不住,我欲送春春不去。

可知不忍睹春光,為睹春光易斷腸。

楊柳絲絲系恨,梨花片片銷魂。

掩重門,怕黃昏。

冷流蘇,溼淚痕。

夜雨霖鈴聲聲滴,愁人兩耳聽不得。

曉風苔砌滿落紅,斷腸百結啼鵑血。

《女黃冠》

〖伯顏破臨安,六宮盡北轅。昭儀王清蕙題《滿江紅》詞於驛壁,音調激昂。結曰“原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文。文山見之,為之惋惜曰:“夫人於此少商量矣。”亦作二詞以和之。於是膾炙人口,和者林立。後入北,乞為女道士黃冠以返故鄉。〗

南渡衣冠凌夷也,鬚眉若個男兒者。

君不見,補天正氣,燕市血灑。

撼天怒濤,崖山骨舍。

烈十殺身甘殉名,美人出世真耶假?

塞上烽煙塞上塵,碧天難問姮娥寡。

哀哉箬笠雲鬟返故鄉,大江南北無宗社。


歷代傳奇女子詩歌——《樂府詩》賞析

《十香詞》

〖遼懿德皇后蕭氏,母夢明月入懷,復升中天,為天狗所食。驚寤而生,後姿容絕世,兼擅詩詞琵琶。“觀音”,其小字也。清寧元年冊為後。是日,後方出閣升坐,忽有白練一段,自空吹落,上有“三十六”三字。後問何意,左右對曰:“此天書敕後領三十六宮也”。“玉飾首,金飾足,觀音為後”,皆宮中頌後語。後嘗作《迴心院》詞以望幸,伶官趙惟一演為曲。耶律乙辛欲傾後,使宮婢單登作證,誣後與惟一私通。更使人作《十香》淫詞,令登始後手書,及後所題《懷古詞》為據,密奏上聞。上大怒,命參知政事張孝傑與乙辛窮治其獄,酷刑煅煉,皆為誣服。獄具,上猶未決。孝傑指後《懷古詞》文致之,上意乃決。族誅惟一,敕後自盡,遂符白練之徵。〗

古人亦有言,“無才便是德”。

三複《十香詞》,椒房增嘆息。

玉飾首,金飾足,觀音為後千古絕,三十六宮人第一。

底事叛家奴,流香授彩筆。

點與染,因妒嫉。

風與波,起羅織。

黠哉乙辛,明月入懷飛而食。

忍哉孝傑,法吏下石蔽天日。

哀哉懿德,惜未聞婦人無才便是德。

《迴心院》,生荊棘。《十香詞》,悲何極。

《月下笛》

〖元順帝龍妃程一寧,未得幸時,嘗於月下登翠鸞樓,倚闌弄玉龍笛。情極悲愴,帝聞而召幸焉。謂寧曰:“玉笛,卿之三弄也,可封為圓聚侯。”自是寵愛日隆,改其樓名為“奉御樓”。〗

天子方耽天魔舞,宮人自弄月下笛。

月下笛,花枝泣。

羊車未知何所適,銀河倒瀉銅壺滴。

一聲吹徹翠鸞樓,萬里關山聞裂石。

按玉龍,心如搗。

君王若不惜蛾眉,賤妾何辭長門老。

韻悠揚,聲杳渺。

倩風吹落餘音願向君前繞。

《薄皇后》

〖徐妙錦,中山王達第三女也。長兄輝祖,殉難時抗節繫獄,次兄增壽圖出降,為建文帝所手戮,姊即仁孝皇后。後薨,帝欲聘之,妙錦矢志不從,遂守貞不嫁。至宣德中,入宮朝張太后,自稱徐達“第三女”。宮人竊私語曰:“此薄皇后而弗為者。”〗

有所思,自古有讓天子無讓皇后,有之自中山王達第三女始。

父居開國功,姊亦侍宸宮。

妃後尋常耳,名節垂青史。

有所思,賤妾生無富貴骨,願稱故臣徐達女。

不樂與高皇帝子匹,至尊委禽敢請辭。

有所思,長兄魏國抗節且釋囚,次兄定國乞降身亦死。

思何起,思何止。

思之思之,電火光華,妙錦悟之早久矣。

《負明山》

〖臨淄妓王翠翹,能新聲,善琵琶,徙居海上。倭入寇,掠之去,為塞王越人徐海號明山和尚者所得。海故嘗與翹善,絕愛幸之,寵為專房。會中丞胡梅林巢寇無策,遣華老人誘海降。海怒,欲殺之,翹為救得釋歸。於是中丞更遣華賚金珠賄翹,且陰許海以富貴。令海屠其黨以自拔,翹力贊海,海勉從之。及事成,胡負約,以重兵出不意擊海,海倉卒赴水而死。凱旋,大享軍士於幕府,令翠翹行酒。酒酣與亂,醒後悔之。仍以翹功高,乃賜所調永順酋長。翹與渡錢塘,泣而嘆曰:“明山遇我厚,我以國事故,誤誘殺之。不意戮一酋更屬二酋,何面目復生世間乎?”竟投江而死。後胡亦以非罪斃獄,人鹹以為負心之報雲。〗

飄以忽,海水立。猖與狂,海波揚。

吏胥誅索居無所,徒手水濱走絕土。

為良命如草,作賊名如虎。

可憐沿海民,日怕東南風。

豪哉海上雄,舊歡擁帳中。

汪洋大海,盤踞出沒,難與爭鋒。

中丞將,紅顏仗。誘殺降,奇功上。

噫,異矣!首功不錄何可辱。

宗憲歡,翠翹哭。

一身為國殉錢塘,死見明山何面目。

寄語中丞善保富貴毋反覆,不然且為明山續。

《廣陵花》

〖小青姓喬氏,家廣陵,生而夙慧,丰神逸豔。年十六,歸武林馮生。生性蠢,俗婦又奇妒,遷青於孤山別業以幽之。青悵抑無聊,作詩多哀婉之音,令人酸鼻。惟婦之戚屬,有楊夫人者,常憐而顧焉。居久之,鬱郁成病,倩畫工圖其真,設梨漿以為奠,一慟而絕。妒婦索其遺詩盡焚之。所存於世者,惟《寄楊夫人書》一,古詩一,七絕十餘首,詞一闋而已。戔戔居士乃為之作傳,好事者每以詩為憑弔雲。〗

是廣陵花,何以吹折於武陵之妒風雨耶。

貌而才,薄命固無足。

嗟吁嗟乎!

瘦影憐秋波,無命奈若何。

孤燈吟夜雨,有恨向誰語。

維貌而才,有一於此,其能免於妒風雨之殘摧?

何況並臻其絕佳,死矣哀哉!

阿青阿青,尚何須顧影而徘徊。

《紅橋曲》

〖張紅橋,閩縣人,居於紅橋之西,因以自號。豪右爭欲聘之,悉不從,曰:“必得才如李青蓮者事之耳。”於是操觚之士,鹹託五字為媒,張第置之無所答。永泰王偁尤所鍾念,至稅其鄰以居,竊窺張睡起,投以絕豔佳詞。張怒其輕薄,終不許。福清林鴻道過偁居,留宿,亦託鄰嫗投句。張捧詩啟齒,援筆而和。鄰嫗返命,為通殷勤,乃委禽焉。鴻遂舍其家以外室處之。定情之夕,各以其字,箋詩互韻,為瓊瑤之報。唱和香奩,情好日篤。將一年,鴻有金陵之遊,乃作《大江東》詞,以為留別。張亦依韻賦答,其後往來詞札甚多,皆各踵其前韻。張因念鴻成疾。未幾鴻歸,已鬱郁而卒。後鴻每過紅橋,輒為之神痴終日。〗

美人自古生南國,相思子綴板橋側。

遙天巧喙一飛鴻,長棄雙蛾添黛色。

大江東去鴻書稀,午夜紅橋燈火微。

寄語玉人消減樣,願郎記取帶腰圍。

自分紅顏甘薄命,可憐黃土埋青鏡。

瘦骨輕軀病避風,嬌花耐得幾回病。

步橋東,盼歸鴻。

歸鴻無信月華空,倚遍闌杆染淚紅。

《返生香》

〖我邑葉工部幼女名小鸞,宇瓊章,別字瑤期。少稟夙慧,一門皆負麗藻,而瑤期才色尤獨絕,惜未笄而卒。卒後復有《審戒詞》一卷,託乩以呈。無葉堂,其神寄跡處也。其他愁言麗句,俱流傳於《午夢堂集·返生香》中。〗

汾湖諸葉,葉葉爭輝。

連枝競豔,幼最蛾眉。

香流午夢,粉泣子規。

夕秀凝妝兮飄玉屑,曉霞入戶兮落珠璣。

那知仙夢難留,好花不再。

奩鏡捐黃土,粉盒埋紅淚。

無葉堂中落葉聲,返魂不響三山佩。

《石柱悲》

〖秦良玉者,石柱土司女官也。秦氏世忠貞,其父兄皆以徵調歿於王事,故良玉得以女襲爵。能馭下,善將兵,數與流冠戰皆捷。思陵有御製詩褒美之。後流冠犯蜀,蜀撫邵捷春束手無策,棄險不守。良玉亟見邵曰:“蜀之險在邊,若賊進險,則大事去矣。今盡調我溪洞卒,可二萬人足制賊,不必他兵助,乞中丞移鎮發餉。”邵不能從,辭以督師借蜀為壑,寧撤險待死。良玉扼腕而出。及蜀破,良玉以帚召其下。蓋土司遇至急事以箸調兵,謂能食者即赴,以帚則掃境內無遺矣。於是與賊苦戰,一軍盡沒。同時總兵左良玉擁重兵,避寇打糧。百姓苦於賊。“寇如梳、兵如篦。”明末謠言官軍殃民,甚於賊也。〗

明季丁陽九,一時兩良玉。

男觀望中原,女馳驅西蜀。

惜哉同名不同志,倚官作賊男兒事。

天生石柱女將軍,為國赴難請長纓。

嗚呼!寇如梳,兵如篦。

寧南軍過靡孑遺,不然何以皇圖墮。

寇如麻,兵如帚,掃我境內除小丑。

闖乎獻乎幾授首,天子聞之錫優詔。

剪逆還師跋扈討,凌煙閣寫美人貌。

毋奈將星墜西南,沙場先塗紅顏腦。

噫嘻!

男為賊導女國殤,左軍未散鼓聲死。

秦軍既潰氣飛揚,良玉良玉孰可羞,孰可傷。

《河東君》

〖柳如是,本姓楊,名愛,柳其寓姓也。逸麗工詩,年二十餘,歸虞山錢宗伯。時錢已黝顏鮐背,雙鬢斑白。柳則盛鬋堆鴉,凝脂竟體。燕婉之夕,錢曰:“我甚愛卿如雲之黑、如玉之白也。”柳亦曰:“我亦甚愛君發如妾之膚、膚如妾之發也。”相顧大笑,傳為美談。宗伯為作“我聞室”以居之,戲稱之為“柳儒士”。謂人曰:“此我高弟,亦良記室也。”與之聯句於絳雲樓,更討論於古今文翰。良辰勝節,攜之放舟湖山佳處,留連唱和,望者疑為神仙。後宗伯捐館,其族聚眾交訌於其室,索資無厭。柳軟語款留之,闔戶自經,令家人急馳報官,於是盡縛兇黨置之法。時人頌其節者,謂牧齋實有愧於柳雲。〗

如是本佛言,何來入我聞。

昔日窺青眼,今日拂絳雲。

絳樓高勢接天,章臺過客願執鞭。

海之東,江之南。

名花無數爭鮮妍,長條獨有故人憐。

膚如玉,發如漆,相憐相愛紅絲結。

膚如發,發如膚,憐卿愛卿本丈夫。

君領東林袖,妾居北里首。

縱不富貴亦風流,壓倒江南花社詩壇齊卻走。

君虧晚節妾完貞,妾命薄,君顏厚。

嗚呼,夫沾泥絮婦喬松,白髮夭死紅顏壽。

《司畫奴》

〖睞娘者,姓易氏,世居松陵之舜水鎮。父好蓄古畫,令睞掌之,呼為“畫奴”。復因其星眸流盼,更名為“睞娘”。甲申歲,海內鼎沸,睞偕父母避兵於午溪姑家,故居悉為灰燼。亂稍定,父母返家葺故廬,睞留故處。姑孀居不謹,通於中表潘生。生因其姑而以情詞逗睞,睞嚴拒之,怒辭歸家。匿不以故告父母,恐累於姑之行也。潘固已婚某氏,離其婚,倩其姑求婚於睞之父母。尚未許,姑又附耳密語於睞母,誣睞與生有他故。父母不得己,遂許焉。議婚之事,睞不知也。及入贅,揭帳見良人,即佻生也。乃大慟曰:“姑誤我。”伉儷之際,非其本懷,後生挈之歸家。因無行,為人所黜,怒睞不為禮,日加叱詈鞭楚。睞中夜作書遺父母,遂自縊。及晨,父母得書,長慟而至,生巳舉室潛蹤矣。乃殮睞,挾其婢聞香以歸。後數日,忽有豪士躍馬提劍,從碧眼奴,排門突入睞柩前,大呼曰:“負心人巳殺之矣。”解囊疾馳而去。視之,中有生頭髑髏,其姑未幾亦為盜掠去。人鹹以為睞冤所雪雲。〗

松陵之僻,舜水之濱。

天生佳麗,仙貌盈盈。

幼掌芸籤,長司畫城。

為憐慧性,爰錫芳名。

嗟呼,烽煙四起兮鳳凰飛,殘枝誤集兮狐鼠窺。

長舌工讒兮肆萋菲,委身瑣類兮惟一死。

噫嘻!縱然天下誠多美,庸奴何福能消此。

我欲使恨筆描黛,淚墨摹態,寫出佳人嫣然睞。

是耶非耶,昨夢花間美人在。

《七歌哀》

〖魏於雲者,原傳失其字,浙之嘉善人也,家本富。於雲少負夙慧,姿態明秀。其父延師教之,與松陵袁華同學。華與雲乃中表兄妹,故得唱和無間。居久之,二人遂私有紅絲之訂。雲日促華求婚於父母,且曰:“我母愛子,求之事必獲濟,白首之盟,可指日而定也。”華每託辭以緩其期。既而云年及笄,華亦歸家。二三年不通音問,雲屢以書招之。華性寡恩,情竟中衰。雲書盈篋,悉置之若無聞。求姻之事寂如也。父母以雲年長,將字同邑他姓。雲情急,復致書於華,並附《絕命》七歌,誓以身殉。華始情動,求媒於雲父之密友。華有異母兄某者,性最殘刻,聞其事,潛往魏門辱詈,意欲挾此以居奇。於是雲父母竟許他姓所求。不日而納聘焉,至是而云死志遂決,乃焚其平日所作。中夜,醉其婢,復修數柬,多訣別之語,遂投繯而逝。晨起父母見之,血漬手書宛然。哀而不忍違其志,乃招華付以遺詞,聞者皆為流涕。後袁華亦不知其所終。〗

七歌哀,哀哉狂且負微才。

薄命之薄薄於紙,吹落彩雲作飛灰。

可憐魏女目無珠,汙泥浪擲無瑕軀。

可憐袁子胸無血,甘作傷心人情滅。

我讀七歌絕命語,愁言未竟淚如雨。

紅顏薄命一何多,於雲惜遇非其侶。

王魁李益得君三,負心公案可同參。

七歌哀,哀何似。

自誤早拼一死耳,九轉回腸猶如此。

我恨袁華不足誅,於雲鳴咽泉臺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